過馬路經驗:行人權益
過馬路經驗:行人權益
米爾格蘭(Milgram)的電擊實驗~你順從的是他人眼光
實驗所要探討的不只是奉命行事,最大的隱憂來自電視節目的包裝,社會不是「順從某個人」,而是「順從收視率」,活動越走越極端,並在娛樂之名下同意高風險、意外頻傳的活動
你來參加「極限地帶」節目試錄,形式是問答實境秀,你的回饋會用來改善遊戲,因此沒有獎品,只有車馬費。試玩的兩人一組,和你搭檔的另一人林先生,在聽完解說後抽中壞籤擔任受電擊者,你則是助理主持,他答錯你就執行處罰。
羅森漢恩(Rosenhan)假病人實驗,談標籤化的傷害
標籤化是狹隘與偏見的,精障者大多數受苦於內心強大的衝突而脫離現實,這是他保護自己的方式,並沒有故意傷人的理由。但我們多數人不清楚,也因害怕而不願理解,加上幾則標題聳動的新聞,選擇了驅離他們。
某市精神康復協會擬建立重返社會的社區家園,讓一些復原良好、不需要機構服務的精神障礙者入駐社區,像一般人一樣,學習生活自理及人際關係,白天出門上班、晚上回家園休息,假日則返家陪伴家人。
柯柏(Kohlberg)的道德兩難故事:「道德」的發展與思辯
『如果你有三個孩子,但只有兩顆櫻桃,你要怎麼分?』
這是常見的生活情境題,你或許有以下方式:(1)猜拳決定(2)表現好的孩子吃(3)年長的讓年幼的,然無論哪種都帶有某項準則,且難免有人犧牲,當下沒得吃。
「道德」,便是我們如何產生準則和價值,以決定自己行動的對錯觀。
史金納箱(Skinner Box):執迷不悟是為了想掌握
賭博不理性,可是人們為什麼一直執迷不悟這類遊戲呢?心理上的「間歇性強化」,越是不固定時間、次數才得獎勵的事,越容易為人們所痴迷。
老李在旅遊飯店附設的賭場玩吃角子老虎機。「角子」指錢幣,因賭注中獎率極低,如入虎口有去無回,所以稱「吃角子老虎」。玩法簡單,拉霸(Bar)後3個圖案相同就給不同倍率的獎金。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人不是只為錢而工作
認為人是為了金錢才願意工作的,稱為「經濟人」,然而究竟還要什麼,人們才願意積極工作?
「將月薪除以上班日,我都告訴自己每天來至少可以領多少錢,要不是這樣,我會馬上離職。」蘇姐說。
人生若是一個故事,你會怎麼區分章節呢?試著用「時間軸」、「重大事件」或「深刻情緒」為題來書寫,回憶越細越好,或許你就能說出「我是…」。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slh4q0k5hqk
國一放學回家,窗外魚塭夕陽西照,空蕩蕩的房子炎熱安靜,身處偌大空間讓我感覺渺小,覺得人的一生跟其他生物沒兩樣,傳宗接代、生老病死,我只是眾數之一,沒我也沒差,不如不要浪費地球資源,此時死的意念冒出,令人害怕。我不理解發生怎麼,忍到母親返家才哭,那種虛無感不知道是什麼。
人真的複雜多了。較高等的動物頂多擁有服務本能的情緒,就算是黑猩猩的智商,最多類似五歲小孩,且學不會語言與書寫。然而人類不但擁有生物基礎,還有感覺、意識、學習、記憶、動機、情感、智力、人格、壓力、社會行為及心理異常,是《普通心理學》裡羅列出的人類因素。「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心理學延續哲學繼續回答這些提問。
認知失調不一定是壞事,能面對矛盾、誠實且自省的人,就會進入「自我成長」領域,創造新的平衡與價值。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t_Vtf9kNCFU
我讀碩一時非常痛苦,因為原本相信的價值被顛覆了。所上學長姐多來自心理治療、社會工作及基層教師再回來讀書的資深人士,光是「同志」議題,我們新生就啞口無言,學長口條清晰指認我們性別意識過於淺薄,存在著「異性戀霸權」,像被震撼教育一般,不得不承認自身的無知,我以為研究所能增長知識權力,沒想到卻要先檢討自己。
想像與實際有巨大差異,有些人開始逃避(就是我),有的人開始反抗,在課堂上與學長吵架。「認知失調」是種心理矛盾,當結果不如預期,人們會調整自己態度或扭曲對方意圖,讓原本的信念不致潰散。如:「我向媽媽要糖,她卻不像平常那樣給我」時,人們心想一、「算了,不吃糖比較健康」或二、「媽媽今天一定是心情不好」,讓心裡恢復平衡,用「合理化作」保護自己。嚴重的認知失調則不同,涉及原本相信的道德、信仰、正義等價值,矛盾衝突會動搖人們賴以生活的信念,如果結論是「天啊,原來媽媽偏心,糖只給弟弟」,可能自我形象會破滅。
自我認同並非固定不變,隨著成長、歷練與學習,發揮潛力或重新得到解釋,產生新的自我形象,這是持續變化的。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qJ7RcjvqzbQ
「我體力不好。」自我介紹時我常這樣說。小學時一百公尺我跑了二十七秒,是男生倒數第二,連自告奮勇參加大隊接力賽,班導都直接讓我坐下。體力不好、氣喘如牛,新兵五千公尺長跑,我認真練習,當天還是最後一名,邊跑邊流鼻水,喘得很痛苦,兩位班長緊急來陪跑喊加油,真是夠丟臉。上班後同仁羽球競賽才比一場就呼吸急促、喘吁吁,隊長也叫我下來。我從自己的行為表現,認定了自己是誰,是什麼狀態。
「自我認同」指認為自己是誰的印象和經驗,有部分從「別人認定而來」,有部分從「自我表現」回饋而來,日積月累成為對自己的一組評價。「自我認同」=「我是誰」,正向經驗成為自信,而負向經驗則轉為自卑。自我認同並非固定不變,隨著成長、歷練與學習,發揮潛力或重新得到解釋,產生新的自我形象,這是持續變化的。
人們發展出先對「某個人」觀察一個關鍵特質(第一印象),再依此特質延伸成這個人的整體印象,據此,因此好的特質就會發展出好的形象(月暈效應)。例如:我覺得「他很親切」或「她很漂亮」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TQK07YrRxbc
我有兩位畢業在即的學生都到同家公司面試,她們回來分享的是截然不一樣的結果。學生A是認真負責但少話的苦作實幹型,她自認不會被選上,因為公司主管面試時一副心不在焉,也沒什麼興趣發問,草草面談五分鐘就結束。學生B平常做事需要提醒叮嚀,欠缺耐心,但個性外向愛閒聊,面試當天也精心打扮,她說面試大概三十分鐘,問得很詳細,問她什麼時候能上班。
「認識一個人」到底是什麼狀態,需要的是長時間的相處與了解,然而現實生活緣慳一面,不可能等候此心理歷程。於是人們發展出先對「某個人」觀察一個關鍵特質(第一印象),再依此特質延伸成這個人的整體印象,據此,因此好的特質就會發展出好的形象(月暈效應)。例如:我覺得「他很親切」或「她很漂亮」,就會接著認為「與他合作做事應該很沒壓力」或「她流的汗應該是香的」,就像月亮一樣,中心點一亮就夠知道他/她是誰了。
如何把界線「具體化」?不妨說明「什麼是可以」的行為、時段、頻率…,規則講清楚,對方就有方向遵循。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R9NVgX_Uq_Y
辦公室裡學生總是進進出出,有些學生很喜歡找我聊天,下課就來,來就窩在旁邊,還盯著電腦看,很令人困擾。直接拒絕不太好,但一直讓他這樣也不行,事情做一半被打斷,心情會很浮躁。我曾經婉轉跟學生說「等老師有空再跟你聊」,他回「可是你一直都在忙啊」,好像也沒錯。
界線是一道邊疆,區分這邊與那邊,然人際互動卻沒那麼容易將關係畫線,有時會越一點,有時退一點,波動起伏。若對方誤觸你的雷區,偶爾還可以忍耐,但多次後每碰見他心裡自然呈現防備狀態,關係也逐漸疏離與崩毀。關係界線要怎麼劃?在身體距離、心理空間及獨處時間三項度,個人得肯定自己感受與好惡認知,才能決定在關係裡給出多少,才能在社會互動裡告知別人勿觸底線。
自驗預言就像是種暗示,事前想著失敗多可怕多可憐怎麼辦,態度自然消極被動,而忘了焦點該放在如何補強讓它更成功。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ERO4CKJ1L7g
我高中時打算向一位女性朋友告白,行動前晚焦慮萬分,花了很多時間在想「被拒絕後怎麼辦」,我甚至寫了一封感謝函,表示自己可以灑脫地接受好人卡。告白當天,對方想了一下,然後真的拒絕我。
真是晴天霹靂,根本直接崩潰,我並不想真的灑脫啊,我只是做好受傷的防禦準備,內心深處渴望她答應啊。
文化、宗教、家庭、個人成長背景導引我們對經驗做理解,加上互動驗證,將其結果歸類為屬己的價值判斷與決定行為,這些已建檔、儲存的經驗資料庫(個人基模)讓我們下次遇到新經驗時可依表徵快速決斷,不必重新定位、確認意思,否則會太慢也太累人。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lEWuXW-pfk4
前同事來辦公室拜訪,當他從門口進來,對著我和另位同事寒暄,他「眼眉彎月狀,嘴角上揚擠出笑意」。這些資料到了腦中,被翻譯成「微笑」,不過當我進一步去找經驗辭典中這個資料的相關印象時,發現前同事總是在麻煩別人前先微笑,所以一定「不懷好意」「無事不登三寶殿!」,而另同事則沒此煩惱,他們共事經驗少,他對笑的解釋和我不同,他認為對方是善意的。
同要事情每個人的理解不盡相同,那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