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目前分類:文化心理議題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直到「第二成人期」,此階段並非是「前成人期」的進階版,而是從第一成人期蛻變出的「蝴蝶」,人們脫離社會舊法及價值束縛開始「做自己」,開創自己的路。用簡單比喻說,你年輕時讀書、學技術,出社會後在大公司就職,你一路升職高官,但你終究還是他人底下的員工而已,直到你發現不能這樣,也不再害怕沒薪水而是更害怕無聊和卡關,為了做更重要及更有趣的事,你賭上之前儲蓄的一切「出來創業」,並非要賺大錢,而是想完成某個信念(舉例:讓好的東西降低售價,讓更多人用到),這便是你的人生意義。

第二成人期.jpg

#什麼是「第二成人期」(Second Adulthood)?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青春期後為「成人期」,接著中、老年期,然各心理學家對此階段還有不同展延分法,如「前成人期」或「壯年期」或「第一成人期」。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all於1904年發表「青少年期」。這個階段被區分出來,是由於禁用童工和強迫義務教育的社會設計後所造成。這個年齡的兒童尚未轉變為成人,身心保持依賴狀態,然而身體和心智都飛快地成熟,也帶來風暴和壓力。

Arnett於2004年發表《成年初顯期》,這群二十世紀晚期已開發富裕國家的年輕成人,並非依照Erikson的發展階段前進,20歲後的他們仍保留青少年特質,還在發展自我認同,同時也有若干成人特質,如積極的性活動,但很晚才進入婚姻,他們不像成年期已確定許多決策與生活選擇,似乎還處在一種過渡狀態。

DSCN4402.JPG

一、「兒童期Child」的誕生

1800年前後,人們才意識到「兒童」是另一個概念,而不是身體縮小版的成人,在此之前並沒有「兒童」一詞與其相對應的認識。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漢語文中的情感文化」是我過去課上研究報告,分(上)(中)(下)刊出。當時寫這題目,是想與諮商實務作結合,希望整理社會文化如何潛移默化、如何集體教育我們表達情感,也試著詮釋如「多做少說」、「報喜不報憂」、「去除雜念」、「不要想太多」等等情感教育諺語是怎麼衍生並傳承的。與諮商的連結是,我們該怎麼表達,或怎麼做,情感才能傳遞到案主那裡,或反過來,案主傳遞了情感,但我們能收到嗎。舉一個簡單常見的例子,「諮商中案主送我們小禮物,我們要如何反應?」禮物是某種情意(感謝?關心?連結?企圖?或都有?),要懂得分辨與對應,才能決定怎麼討論,除了此時此刻、諮商關係的理解要素,漢語文的背景知識也很重要,而收不收則是最後再談。

下篇重點:

1.從清初的反理學、乾嘉樸學、西學東漸及民初的「五四」運動,這些改變了「情」的地位與表達文化。詩作中有明顯的表述對象與抽象形容,而不是借物抒情或寄情於物。徐志摩的作品中已可見大量的西方語文習慣,加上西方翻譯文學的理論、小說影響,產生「西學為體,中學為用」的風氣。「情」在民初已容許個己愛情的存在,但社會情感文化仍在轉變期,混雜了東西方的情感概念。

2.作為一元唯物論,清代戴東原的心理學只有欲望、情緒及心知三大區分,且三者皆來自於「性」,是互相平等的。他的學說裡,「性」是本質、本性及人的價值,性的實體是血氣、心知,是現實裡人的情感欲望與認知理性;「欲」根源於血氣,因此欲也自然是性,「情」是欲,感物而動的產物,是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情欲。最後是「心知」,戴東原闡述孟子的說法:人藉由學習行動,獲取經驗學問,就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與能動性,不會因為欲望是人的本性就放縱自己,知道節制與正確處理情感欲望便是善。而「心」是可以知識思想的器官與工具,透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及篤行就能擴而充之,最後當你自己能體情遂欲,情可以表達,也就能做到心之所同然,不會執著,才能推己及人,才有道德可說(張立文,1991;胡適,1967)。

3.語文及語文的工具會形塑我們對情感的身心經驗(1)即時性取代書信往返,如E-Mail、FB及LINE,(2)符號表情取代正規漢字;鍵盤取代手寫(3)社群溝通有其專用語言模式(如:社群術語),有社群專屬的譬喻與語境,這些特色都指向溝通經濟化,不講求美感或結構,只講求迅速,缺乏領會的意義。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漢語文中的情感文化」是我過去課上研究報告,分(上)(中)(下)刊出。當時寫這題目,是想與諮商實務作結合,希望整理社會文化如何潛移默化、如何集體教育我們表達情感,也試著詮釋如「多做少說」、「報喜不報憂」、「去除雜念」、「不要想太多」等等情感教育諺語是怎麼衍生並傳承的。與諮商的連結是,我們該怎麼表達,或怎麼做,情感才能傳遞到案主那裡,或反過來,案主傳遞了情感,但我們能收到嗎。舉一個簡單常見的例子,「諮商中案主送我們小禮物,我們要如何反應?」禮物是某種情意(感謝?關心?連結?企圖?或都有?),要懂得分辨與對應,才能決定怎麼討論,除了此時此刻、諮商關係的理解要素,漢語文的背景知識也很重要,而收不收則是最後再談。

中篇重點:

1.「性情」從「心」部,而「心」在說文解字裡為:(1)身體臟器,(2)主思系統。人感於物而後動,身體循環受到變化,因而產生「情」,漢語裡將自己稱為「身」(如「老身」),宋代學者也說「人同此身」,於是身體作為情緒經驗的載具,人本身就是身體,漢語裡獨有的「體會」,並不等同於西方同理心(empathy)概念。

2.情緒即氣。「氣」作為情緒的Modeling(型擬),氣的流動與強弱就等同於情緒的變化,《內經》提到人憤怒時氣會上升、恐懼時氣會下降,哀愁時氣則會流失,這是藉由個人主觀地描述在體內所感覺的感受,因此「氣」是個人感受與生命力的表現(栗山茂久,1999/2001)。

3.漢語文的情感建立在「體」的心理生理上,運用了一種想像去作情緒的轉喻。「切膚之痛」,切膚是具體的想像畫面,搭配上痛的情緒,用以形容情緒的強烈程度,其他還有「面紅耳赤」、「咬牙切齒」及「眉開眼笑」等,身心的察言觀色,是作為情緒的對照與強弱。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漢語文中的情感文化」是我過去課上研究報告,分(上)(中)(下)刊出。當時寫這題目,是想與諮商實務作結合,希望整理社會文化如何潛移默化、如何集體教育我們表達情感,也試著詮釋如「多做少說」、「報喜不報憂」、「去除雜念」、「不要想太多」等等情感教育諺語是怎麼衍生並傳承的。與諮商的連結是,我們該怎麼表達,或怎麼做,情感才能傳遞到案主那裡,或反過來,案主傳遞了情感,但我們能收到嗎。舉一個簡單常見的例子,「諮商中案主送我們小禮物,我們要如何反應?」禮物是某種情意(感謝?關心?連結?企圖?或都有?),要懂得分辨與對應,才能決定怎麼討論,除了此時此刻、諮商關係的理解要素,漢語文的背景知識也很重要,而收不收則是最後再談。

上篇重點:

1.文榮光(2002)對精神科門診病人的內容分析中,病人及其家屬對精神科有文化上的恥辱感與污名化,當不得已前來看診時,他們會將問題焦點放在身體抱怨,讓心理症狀被身體症狀所轉移取代。心理壓抑轉向身體的外化稱為「身體化」,接著我們會求神問卜,請民俗專家來消災解厄,彷彿這些情緒反應不屬於我們自身。

2.James(1884)提出,身體情感迴路先行而大腦後行,「不是因為傷心而哭,而是因哭才感到傷心。」;斯辛二氏(Schachter & Singer)的實驗中,生理反應被喚起,區別必須仰賴大腦的認知並參照內、外在環境可能的原因才能作一番解釋定義,此時「情緒經驗」是由生理變化與認知情境兩者並行而成。

3.Sousa(1987/ 2006)認為情感是學來的,跟社會文化及學習有不可分的關係,像語言一樣,有其根本結構、形式與規則,他稱為「範式劇情」(paradigm scenario),是自幼從社會中習得,日後成為情感表現的形式。就如對語言意義的掌握一樣,可應用也可創造,但反過來,劇本的反映方式也限定情感認知的特定路徑,變成一種文化束縛。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常戀情始於「照顧一個人」或「被照顧」。

求婚時我們常聽到「讓我來照顧你一輩子吧」,這不是老派戲劇,而是關係模式的隱喻。不僅是感情,人際關係也是如此,團體裡照顧能力強的敬之大哥、大姊,而我們至少管好自己,最弱的則是那些需要被照顧的。

可以照顧他人的人當然屬於強者,文化鼓勵我們如此:成為強者、照顧他人。

成為強者/照顧者是寂寞的,有苦不能言,不敢分擔壓力,表面上大家都很喜歡你,但私底下你不敢親近任何人。不過文化對此有一定設計,「成為照顧者」是為了應付生活,而照顧者的寂寞則在成家後可以得到歸屬,「他在經濟上照顧她,她在情緒上照顧他」,或者更現實地說「要值得被愛,要先有照顧人的能力」。「照顧」結合兩層含義:「生活上的照顧」及「情感上的愛」,照顧是行為的,愛是內隱的,這一套結構的集體潛意識,是我們的生涯神話。

DSCN4325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戀情的開始是怎麼回事?你記不記得你是如何喜歡上對方的,是個性、態度,還是憑感覺?事實上,我們腦中總會保存一幕故事情節,它引發我們認定要將自己的心交給對方。

有的情節值得紀念與感動,有的卻很簡單,只是問候、讚美你、遞一杯茶或送你回家,沒有轟轟烈烈,但你卻私下決定跟對方一輩子,這又是怎麼了?

 DSCN6385   

一、諮商故事:一見鍾情?

諮商室,20歲女生,她正苦惱學長對性關係的索求,但她們不是男女朋友。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作家布萊恩朵耶(Brian Doyle)一篇散文《飛翔的珠寶》(〈Joyas Voladoras〉)從蜂鳥心跳快與烏龜心跳慢中結論說,我們內在隨時都在劇烈攪動,永恆攪動著。『他說我們的心一生可以容納很多,每日每時每刻可以容納很多。但至終我們的心並不對任何人開放。不對父母配偶情人開放,不對孩子及朋友開放。我們頂多開一扇窗,自己卻仍然孤獨留在屋裡。這是沒法子的事。因為心一旦裸開,就會被耙被掘,而這又如何承受。他說年輕時我們以為可以遇到欣賞且包容我們的人,及長才知道那是幼稚的夢,知道所有的心到頭來都會碰撞得瘀青處處瘢痕累累,然後我們得靠時間或意志綴補它。但它永遠脆弱且一碰就碎,經不起也許是某個女子的一眼回望,也許是嬰兒蘋果香的氣息,一隻背脊受傷蹣跚往深山待死的貓,或者老母親紙張一樣單薄的手撫過你髮際……。』(摘自《魅》序文,陳育虹(2007))

 

我們是不是常說自己做事都可以很強,但唯獨「感情」是弱點?

我們是不是認為感情該從一而終,自己選的自己就要承擔,跟了一個人就會跟到底,尤其是結婚之後。

我們幾乎不表達感情,總是用行為表現來告訴對方心意。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