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格蘭(Milgram)的電擊實驗~你順從的是他人眼光

實驗所要探討的不只是奉命行事,最大的隱憂來自電視節目的包裝,社會不是「順從某個人」,而是「順從收視率」,活動越走越極端,並在娛樂之名下同意高風險、意外頻傳的活動

廣播單元音檔:13分

202011.jpg  

你來參加「極限地帶」節目試錄,形式是問答實境秀,你的回饋會用來改善遊戲,因此沒有獎品,只有車馬費。試玩的兩人一組,和你搭檔的另一人林先生,在聽完解說後抽中壞籤擔任受電擊者,你則是助理主持,他答錯你就執行處罰。
錄製開始,現場有100人觀眾,主持人說明遊戲規則:答對沒事,答錯受電擊處罰,越後面電壓越高也越痛,最高是460V,但無論對錯,只要堅持到最後就會贏大獎,有一百萬獎金。你心想,「這是排練,哪有真的獎金」。於是林先生進入不透明的封閉球體,雙手雙腳被固定在椅子上,電流從椅後連結輸出,你看不見人,只能聽到他答題。
遊戲起初還好,但隨著伏特升高,林先生答錯機率也變高,你每次都要執行電擊,聽他的哀嚎,然後…
「讓我出去!我不玩了」、「我後悔了,救救我!」林先生說。
你猶豫了,不想執行,你眼神示意主持人是否該暫停了。
「別受影響,你要繼續!」主持人面無表情。
「可是…他好像很痛苦…」你說。
「那麼,觀眾怎麼說!」主持人看向觀眾,那100人同時吶喊「一百萬、一百萬」、「贏大獎、贏大獎」,如雷貫耳。
「好吧…」你繼續電擊林先生,他痛不欲生。
在倒數前三題,林先生不再求饒,毫無動靜,你不知道他怎麼了。
「你要繼續,我們負責。」主持人堅定地說,同時觀眾激動起來「最後三關了!贏大獎!」
你好掙扎,到底要怎麼辦?
沒有人想要傷害他人,但是卻這麼做了,一切只是奉命行事。

你順從的是誰?是權威和他人眼光
上述為2009年法國紀錄片《電椅大風吹》The Game of Death的紀實,是研究團隊設計的大型情境實驗,節目結束後,受試者被帶到辦公室解釋一切,這是實驗,林先生(演員)也沒事,並訪問當時繼續執行或不執行的心路歷程。全部共80位受試者,實驗結果:有8成受試者繼續電擊到遊戲結束,只有2成中途堅持喊停。
這個現代實驗結合社會心理學與電視節目,乃以60年代米爾格蘭Milgram)的電擊實驗為原型,當時是在實驗室的特殊情境,受試者同樣看不見演員,但聽得到被電的受苦聲,也暗示最終被電昏了,那麼受試者還會依實驗者的要求繼續執行嗎?實驗結果有65%的人執行到底。

到底怎麼回事,讓人們無視他人痛苦而順從做出「非我願」的行為?
想想看,如果你自己在那個大型實驗下,孤身無援,即使覺察事情不太對勁,但敢不敢「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說「不」呢?〈社會影響〉指的便是「環境」如何影響人,包括(1)團體的決定--觀眾一致在期待(2)資訊封閉—不斷被指示「跟著做」,沒有「拒絕的選項」(3)角色權威—主持人說他會負責。情境引導人們選擇「順從」,即使心理不一定同意,但行為跟著做了,你會「從眾」--跟著團體走,順從他人眼光,你會「服從」--順從權威,他說的算。若你事後發現做錯了,你可能會說「我只是奉命行事,其實心裡千百個不願意」然傷害已造成,心裡很懊悔。

順從收視率—高風險的娛樂節目
實驗所要探討的不只是奉命行事,最大的隱憂來自電視節目的包裝,社會不是「順從某個人」,而是「順從收視率」,活動越走越極端,並在娛樂之名下同意高風險、意外頻傳的活動,沒人喊暫停。2019年11月,藝人高以翔錄製大陸電視真人實境節目《追我吧》,他錄製跑步時突然昏倒、心臟暫停,在暈倒前一刻高喊「我不行了」,送醫急救不治,才 35 歲。探其原因,是他們從早上八點半錄製節目到凌晨一點多,工時長17小時,是高強度運動加上過勞導致「心因性猝死」。為了娛樂,我們順從了無形的某個偏差價值。
要保持警醒不被社會影響,首要堅持自己的信念與態度,要有絕對不能怎樣的底線,另外如果「先知道情境是什麼」、如果「有人示範過抵抗的方法」也都能增加中途喊停的堅持。要穩定自己的界線,就能減少盲目順從。

 202011張老師月刊.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