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目前分類:諮商故事反思 (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你像個征服百岳的登山客,沿路撿拾彷彿有用的東西放進你的大背包,它越來越重,你的身體越來越累、越垮…

可你的眼睛盯著前面百岳說「還沒,我還不夠…」繼續鞭策自己,無視已受傷的身心

1682471552072.jpg

你在工作上做好被交付的每件事,盡心盡力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童話《哭泣的赤鬼》
計謀是,青鬼去人類的村莊作惡,而赤鬼則裝作好鬼把他趕走,於是人類就會同赤鬼做朋友。計畫成功了,人類肯跟赤鬼做朋友,但他卻發現自此之後青鬼沒再來過。青鬼家門口放著一封信,上面寫著「赤鬼君,你要和人類好好相處,快樂活下去。如果我再找你,人們就會以為你是壞鬼。所以我決定出行,但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再見,請保重身體,我去到哪裡也是你的朋友。」赤鬼默默讀了兩三遍,不覺淚眼汪汪。

avatar.jpg

有學生臨時來談,情緒似乎很滿
因為醫療疏失,造成他身體不可逆的損傷,功能是還好,是影響美觀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徒生童話《紅舞鞋》
小女孩發現紅鞋居然有意志般地控制了她,她一直跳一直跳,停不下來。就這麼跳過了街道、田野、墳墓,不分晴雨,不分晝夜。
小女孩想盡辦法都脫不下紅鞋。當她跳進樹林,大天使出現予以斥責,說這是她的懲罰,她必須一直跳舞到死為止。
當跳過劊子手家門前時,小女孩沒辦法,只好央求劊子手幫助她雙腳砍掉,這才終於擺脫了紅鞋。

1663728161379.png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癲平/克癇平(Clonazepam)屬精神科用藥,常用於抗小型癲癇發作,也用於抗焦慮、鎮靜及安眠作用。一開始我也害怕服這類藥物,但那時生活節奏快,事情似乎永遠做不完,連睡覺都在規劃明天要做什麼,緊張、焦慮導致我心跳過快、常感心悸。平常我們感覺不到心跳,但當我們意識到跳動時,便是心悸了。這種生活持續兩週,身心常處耗竭狀態,即使工作量減輕或放假在家也是會心悸,稍緊張就心悸,變成習慣,停不下來,於是我就診尋求幫助。

服藥後待30分鐘藥效才發揮,我開始頭昏、站不住,昏睡是這類藥物常見的副作用,我不以為意,還撐了一小時去做其他事。期間幼稚園兒子因事惹我生氣,本來要發火,我卻感覺到「那個生氣」像從深海上升的氣泡,到達海面就微不足道了,生氣仍在,但沒有能量發動,懶得反應,索性直接上床睡,不到九點就昏去直到凌晨五點,中間無夢,沒有記憶,好像時間被切掉了。

隔天不會心悸了,可能是藥效持續,身體反應淡然,直至第三天才再出現少量緊張感,好像斷電重開機一樣。趁能控制的時候我趕緊調整生活習慣,整理思緒,逐步恢復常態,還好拉回來了。

 01.jpg  

上述經歷是我第一次服用精神科藥物的紀錄,我覺得藥物確實有效,把身體的「慣性」斷電重開機,讓我有空間做調整,重新思量熟為輕重,以照顧自己為優先,面對引發焦慮的壓力源。可如果把藥物也當「逃避」的一種,繼續壓抑,在壓力源不變下,一方面焦慮要找出口,一方面又被藥物壓抑,很容易變成藥量及生存本能的互相對抗,兩方爭執的結果,自己的身體一定是輸家,而沒有面對與處置的壓力,最終將啟動心理防衛機轉。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那一天,天還沒亮我就醒了,但身體很重無法起床,屢睡睡醒醒,越逼近上班時間越感到害怕。那一小時我逼自己下床,「要去上班吧,至少要開完會吧,不能延誤大家,而且也沒人會代替你主持啊,」我心裡這麼想,然每一個動作卻無比沈重,光盥洗就比平常多花兩倍時間,像上了手鐐腳銬,需要特別壓著才能完成每個動作。

我保持鎮定進會議室,靜靜地聽組員工作報告。輪到我報告時,感覺自己在發抖,但又渾身僵硬一個字也說不出。我發覺整個身體都在壓抑,最好的結果是像塊石頭坐在那,嘴巴緊閉,說話會把什麼放出似的。報告第一項,嘴巴微微打開,「情緒」竄先在預備要講的「話」前,一同湧上、爆出,我一邊照著稿說,一邊就開始哽咽,覺得自己委屈但無法解釋,解釋了也不會有人聽。三個內在同時在運轉,一邊在報告紙上的文字,一邊則委屈流淚,中間那個還在掩飾,負責壓下哽咽鎮定報告。「大家…請.將…資料…寄給…」我說的話斷斷續續地,越來越不成行。

然後就哭了。不是大哭的那種,就是一種想哭的衝動必須宣洩,抽動、小聲啜泣、眼淚流不停。

DSCN3244  

突然起不了床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工作十幾年,總有些印象深刻的失誤在我腦中盤旋不去,這些例子發生在2010年之前,但我仍記憶猶新、感到懊悔,常常在思考如果重來可以怎麼做比較好,本篇談的反移情,焦點放在「衝突」,有些真是案主的問題,然而當下若能再多些覺察,也許彼此間能有更多選擇;有些則是我的痛點/地雷/面子,就是被激到了,當下不再是專業,而是充滿情緒的人,那麼就需要事後反思及自我議題再探索,至少在諮商時能更誠實些。

底下將寫出我的諮商失誤,它們是我失敗的懺悔,也希望這些心理歷程能讓讀者知道無論是不是諮商關係,愈誠實面對自己,選擇就會愈多,或許就會有不同結局。

DSCN0943.JPG

諮商失敗是關係的質變,一方面是案主無意識的防衛,另一方面是心理師自身狀態的反移情,又或者兩方互相攪和產生的化學反應。然而心理師是主導的一方,對於場內變化理應較快理解,才能決定如何繼續前進或中止不具生產性的對話。現實上這不容易,當心理師自己也在漩渦中時,也會「失誤」,被無意識的反移情帶著走,通俗點說,「被激到了」。

「反移情」,Paula Heimann1950)的論點是,心理師對案主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緒反應,反移情並非不好,對案主的情緒反應甚至應該是心理師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尤其是治療陷入僵局時。有的學者將反移情分為「主觀反移情」和「客觀反移情」,前者是由心理師的特質、陰影及無法化解的矛盾所導致對個案的非典型反應(意指:只有我被激起這反應);後者是由案主的個性、行為和態度真實觸發的情感反應(意指:所有人都被激起這反應),這兩者怎麼區分或比例包含多寡,端看心理師自我覺察的程度。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那是吵架分手後的夜晚,在外租套房裡,一樣空蕩蕩的,月光入屋,時空再次凝結。一想到未來是孤單的、沒有人在乎,一想到感情失敗、所有努力都不再具意義,我完全不能接受、不想面對…我想壓抑,但沒有用,崩毀的感覺像是從內慢慢擴大,一個洞變成數個洞,最後是黑洞,把理性吸入,把結果想的很糟,然後竄出極大的失落與痛苦,它們在體內撞擊,找不到出口,時衝時爆,心臟負荷不了。

思考受限時,我們會變得沒有選擇,情緒卡關時,我們反會急著下決心。不要獨處,試著與人連結求助。求助的第一步很困難,不過如果都要死了,試著死前來一次厚臉皮吧。先試著擠出這一句:「請幫我。」其餘的會比較容易。

DSCN0571.JPG

想死之一:生命沒有意義

人生第一次想死是在國一,那時放學回家,夏日餘暉入屋,更顯得空蕩蕩,時空凝結的那刻我突感孤單,我不明白自己在世上作什麼,往後的人生是學業、就業、成家立業,但終歸死亡一無所有,物種存續是人人都可作的事也不缺我一個,那麼「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覺得渺小,沒有貢獻不如不要浪費資源,想到這就覺得自己不該存在。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諮商裡生命才能影響生命,卻也容易互相挫敗及傷害,心理師在關係裡被投射、出現反移情,被拒絕的挫折,要負諮商失敗之責,對心理師而言諮商從來都不美好。「失敗」指的是長期關係中的質變,在衝突未處理或未處理好的狀況下,諮商失敗的定義是:「質變。雙方都放棄了改變。」,多源於心理師自身的能力與經驗,也是本篇寫來自我反省之處。

DSCN5253.JPG

諮商從來都不美好

對心理師而言,諮商從來都不美好。

雖然心理師會傾聽、會同理、會正向鼓勵,然而也肩負一個不被喜愛的責任:「即是碰觸案主所不願、想逃避的陰影面,而那是改變必經之路」。諮商並不美好,面臨此刻常有衝突,而諮商關係的信任與品質是緩和衝突的軟墊,才能吸收衝擊力。(PS1:催眠似乎會繞過此衝突直碰核心。)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慢慢我理解「我們之間互動的模式與關係」比起問題解決更會是核心,他渴望解除長久孤單、生活無意義的魔咒。他很努力對抗這些魔咒,因此我想幫忙,但關係要有前提,我需要他對心理師「有所求、有所期待」。諮商關係該是這樣 : 案主前來,是因為他有所求,而不是他來接受心理師的「神關心」,即使心理師類似心理上的成熟大人角色。案主必須意識到需要幫助的第一哩路,知道自己其實有所期盼,並且負責將期盼表達,如此,往後的路我們才有關係基礎。

silhouette-handsome-asian-man-praying_1150-861.jpg
photo:freepik

 

沉默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說他以前是橄欖球校隊,被罵同時下意識偷看他緊握的雙拳,不,我擔心的不是這個,而是這面薄牆根本擋不住吼聲及內容,別人會聽見我被他辱罵。

怎麼反抗?只能一片空白,放空保護自己,等他氣消。好像有一些什麼情緒產生,但我不敢多想,繼續放空,不敢擺臭臉,是有點嚇到,他那發怒起來極不對稱的嘴臉。我記不住他訓話細節,反正要我尊重他,我擔心的是別人以後怎麼看我。啊,似乎快結束了,好像得啟動有禮貌的反應,顯示我剛有認真反省。我鞠躬道了歉(電視好像都是這樣演的),也問他待會是否願意繼續參加聚會,他說不用了,我說謝謝。只能這樣,假裝沒受傷,繼續日常

這段經驗像是孵化了幾隻白蟻,緩慢地啃食我對權威的關係,也緩慢地崩壞某些我尚未覺察的內在,諸如感受、信任、表達、冒險等。被罵時眼睛不能移開,我一直記著畫面情節,倔強地不意識自己有錯,又好像有錯,不去碰矛盾只能放空保護自己。放空讓整段遭遇沒有真實感,好像在看別人的戲。挫敗如鬼魅如影隨行,隨著類似經驗每每出現,我總是盡量逃避。它是一種創傷,雖然似乎微不足道。

DSCN2571-2.jpg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面者(妖)心裡想著:「為什麼我生於黑暗,為什麼我屬於黑暗?」

「當這個世界還是一團混沌之氣時,那些澄澈而清靜的氣上昇為人,而剩下污濁的邪惡的氣卻下降,慢慢匯集成我。」他看著上方的亮光,嫉妒著,「好美啊,為什麼我如此醜陋,為什麼,我如此陰暗…」

阿虎(主角1)說:「有一個叫秋葉流的人,他一直覺得小潮(主角2)是個非常耀眼的人…他很羨慕小潮,很想跟他一樣…但是他知道他永遠不可能成為小潮…所以他就投靠敵方,與小潮為敵…因為不那樣做他就會失去自我…」,他指著白面者,「因為憧憬,繼而憎恨,繼而害怕。你跟一樣,見不得耀眼的東西,現在你所害怕的東西來了。就是人類光明的力量。」

《潮與虎》第33卷,小學館。

DSCN8991.JPG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師在學校工作,學生也泛稱我們為「老師」,他們多數不想與老師有關係,不想被記住,他們認為自己不夠特別,老師不可能讚美,被記住了大概都沒好事…其實老師的影響極大,是父母以外長期接觸的第二類成人,我曾有這樣的事,不是什麼動容的師生之情,只是生活小事,但幾次互動、幾句肯定的話就能給我莫大的鼓勵及啟蒙。因此諮商對象若是學生,我都盡量提醒自己:「努力看見學生並記住、肯定他的作為。」

DSCN8605.JPG

高二時來了一位年輕的男老師,是畢業校友考進師範再回來當老師的,他是國文老師,也兼上「輔導課」。輔導課一向不被重視,有的人照本宣科,有的放牛吃草,學生都認為輔導是有問題才會出現的字眼,誰也不想被扯上關係。當時我語文科成績頗差,溝通表達也沒自信,周老師教國文時我興趣缺缺,但他上輔導課我倒是印象深刻。

有一回周老師要我們寫母親節感恩文,配合學校輔導活動,全班都要寫。我也跟著同學亂寫,但有根據的亂寫可以比較快寫完,因此我寫真的,不歌功頌德而是把我對母親平日辛勞又管太多,又愛又恨的心情寫上。事後周老師把我叫去,以為是什麼麻煩事,原來短文入選班級代表,要送去張貼,並得到一支嘉獎。

另一次是看電影,視聽室睡成一片,周老師給當時17歲的青少年看〈屋頂上的提琴手〉,講傳統被挑戰的故事我能看懂,但下學期一部法國片〈新橋戀人〉就一頭霧水,女主角瞎眼還跟流浪漢談戀愛,過程有縱火、打人、自殘…完全看不懂跟愛情有什麼關係,難道這就是傳聞中的藝術電影?這未理解的故事懸案,直到研究所影展風潮才又想起,查網路資料補完我的困惑,電影很另類也很真實,讓我看到人類情感的複雜度。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子有她無助的秘密,然後因為她,我也有了一個創傷的秘密。

DSCN8406.JPG

(一)

凌晨兩點手機響起,一個下著綿綿細雨的夜晚。被吵醒的我突然警覺,不曾有人半夜聯絡我,那到底會是誰?

也許是一通緊急電話吧?我雖猶豫,還是接了那陌生號碼。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艾瑞克森(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最後課題是老年時期的「整合VS絕望」。老年退而不休,人對自己一生的成就是否滿意,是否能整合為有意義的故事,是他要面對的議題,否則老態龍鍾,暮年什麼事也不能作,迎接的只有死亡與絕望。

可隨時代改變,老年的閱歷與智慧不再被重視,年輕被強調、年老被貶低,沒有客觀成就、沒有資產遺留的老人,通常會被視為沒有用的人,「養老」一詞即有失能、過時與多餘的隱含,人微言輕,只能乖乖接受子女的安排,甚至是安置。

怎樣讓老年覺得有價值,順利地面對最後課題,一是讓他保有自己的關係圈,二是自主性,他能決定且有行動力,這些原本就是每個人都需要的,老年更要如此。

DSCN2580  ---

中年女兒帶母親來諮詢,她說母親憂鬱、情緒長期低落不想出門,尤其是父親過世後狀況加遽,母親目前在兒女家輪流居住,也看過精神科正在服藥,醫生建議作心理諮商。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台南人,十八歲北上求學後都在北部生活,甫上台北就覺得自己是井底之蛙,我曾以為滿街都是大學生,以為講求知識、藝術、精緻的文青生活才是成年社交的方式。

研究所畢業後服役,在部隊才發現大學生是少數,中輟的、高中以下畢業的才是多數,也還有文盲、不會寫字的,此時,我對社會的觀點又翻轉了。原來,整個部隊眾生相的比例,才算是真正社會的縮影,而在軍隊權力與人際規則的小圈子裡,生命又是如何見縫插針。當兵對性格內向的人真是折磨,最怕想多了撐不住,垮了再也爬不起來。

如今回顧起來,我正是那時候開始寫故事,用幻想滿足、用冷眼批判,把部隊裡受的鳥氣宣洩出來,再過些年,這些故事變成我的資產了。

 DSCN2572  

研究所畢業才去服役,那時軍隊對「心理輔導」這塊業務剛起步,他們嘲諷新兵「不怕死,但怕苦怕難。」不怕死的太多了,有壓力就想死,軍隊怕被告,於是多了心理輔導。不需考試我被派為「政戰科士官」,受訓後分發至高屏某指揮部,擔任政戰處處長的直屬部下。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她聊得很開心,好像找到知音。

然後她說:「乾脆這樣好了,你當我的朋友就好。」

 DSCN7758  

第一次跟案主諮商永遠都印象深刻。學生是自己預約的,表上寫著人際困擾。當時我正屬兼職實習身份,這是第一個案主。坐定後我請她聊聊怎麼了。

她是大一新生,從南部上來,純樸內向,不知如何與班上新潮的北部人相處,進不去小圈子,也不敢主動參加社團。開學至今,都是自己一個人上課,到學校A餐廳點中飯,放學去學校B餐廳吃晚餐,走回宿舍溫習課本,室友們早成群出去逛街玩樂,她看看書報、聽聽廣播,覺得自己孤單。當時網路未發達,要上網PTT得去電腦教室排隊,流程她也不熟悉。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5分鐘後,我們找張石椅休息,風涼,穿回外套,開始聊聊他在學校與家裡的衝突。

鬥牛賽的時候,我們不同陣線但同位階,盡情比賽;諮商的時候,我們不同位階但同陣線。

【諮商故事】:「先鬥牛再諮商」的青少年諮商(本文同刊登於20

很久沒運動了,避免自己太遜,為此我還私下練習幾次。諮商時是秋分,陽光和煦,我三步上籃,擦板得分,偶爾中程投射,偶爾籃下倒扣。我跟國二青少年先熱身,預備等下鬥牛,友誼賽。

「打球的時候不是心理師,不會放水的。」我這樣說,青少年回「你少自以為是」的眼神,他父親則在場外車子裡等我們。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惡回到書房坐著,我氣著,此刻要離婚呢,還是要怎樣,千頭萬緒,卻遲遲不肯承認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DSCN3286  

來諮商的一對中年情侶,喋喋不休互相責備,認識他們不算短,也知道他們各自經歷,好不容易在一起相陪後半生,卻又被過去創傷影響,以怨懟及傷害希望對方幫自己撫平傷口。

此刻我不是和事佬,更不想是法官。

我請他們聽一段故事,是我的故事。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那個空間裡,我好奇地問男孩:「幹架時如果對方比你又高又壯,你要怎麼辦?」

他不假思索「拿機車鎖跳起來打頭!」,還親手比劃一番,對方倒地後,繼續卯起來打。

他說的真有幾分道理,我很受用。這是社會生存的道理。

20210214-DSC05210-1024x683.jpg

我讀心理所時尚未有實習法規,但自己仍嚮往先接觸助人領域,結合理論與實務,於是上網找機構毛遂自薦,當時年輕自傲,覺得機構內一定有需要我的地方。當時找到「某青少年中心」,他們服務中輟生,以國中生居多,對象被拉回社福系統後,有些人選擇不去學校而來這上課補學分。中心從未接過實習生,也不知道該讓我做些什麼、教些什麼,前兩周我就坐在那看著他們,偶爾幫一點忙。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裡特別澄清,因為有的被害人很不諒解心理師在「幫」加害人做治療,以為心理師竟可同理惡人,站在他們那一邊,不是的,強制治療比較接近是認錯與教育。

DSCN2581

我曾經在監獄兼任[性侵害強制治療師]一年。進監獄是一件謹慎的事,我與學長換證件、包包檢查,再由專人帶領通過好幾道鐵門,徒步到某棟大樓,穿過交誼廳與中庭,在側邊教室有專屬的幾間晤談室,水泥隔間灰色牆面,沒有裝潢,簡配一桌兩椅及寫紀錄的電腦,即使如此,還是像單人囚房。這週有四位心理師駐診,一小時一案,每人共接三案,法院卷宗在桌上,我們等候管理人員帶他們來。

他們都稱這是上課,敬我們是老師,也對,我們握有絕對權力,被賦與教育、評估責以決定他們是否能申請假釋。監獄的做法是這樣,性侵害加害人服滿一定期限,先接受強制心理治療四次,由心理師評估該犯是否有深刻反省、具同理心及降低再犯率的潛能。假釋是很重要的,等於刑期只需服一半。

男人來了,平頭,全身青藍色制服,「老師,我就在門邊,有需要請呼叫我。」管理人員將鐵門緊緊鎖上。男人27歲,入獄3年,本周是第4次談話。男人瘦扁身材,恭敬地對我打招呼,笑的時候露出一口爛牙,感覺弱不禁風又不聰明,與電視上「惡狼」形象相去甚遠。他是強暴犯,強暴了嬸嬸。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