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Bandura)毆打波波人偶實驗~~身教大於言教

很多父母只會告誡孩子不要這麼做,然身教大於言教,好的行為展現勝過大道理,壞的行為示範也強過禁止令,最好的方式是以身作則、親自示範,別再說一套做一套了

廣播單元音檔:9分

202010.jpg  

志明與春嬌婚後常吵架,大事吵小事也吵,春嬌會罵志明「沒有用、廢人」,志明氣不過則吼叫、摔東西、踹門。夫妻吵架時,讀幼稚園的女兒常被嚇哭,他們就想「好吧,不要讓她看到壞榜樣」,因此再爭執時他們躲進房間吵,還把門鎖上不讓女兒看,結果女兒聽到吵架聲還是嚇哭,她在房門外邊敲門邊大哭。

波波人偶實驗:學習與模仿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關係親密且近距離觀察的大人,他們相信父母就是全世界,而模仿父母言行不但是對的又能取悅大人歡心。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們通過觀察他人然後模仿行為以學習社會生活,他在1961年設計了波波玩偶實驗,以它研究暴力行為的學習與模仿。
波波玩偶是跟兒童體形大小差不多的一種充氣玩具,像不倒翁那樣搖晃的保齡球身型。實驗以托兒所內平均4歲的72名小男生小女生進行,每個孩子單獨測試。實驗分3大組,一組大人對玩偶打罵,一組大人不理玩偶,以及一組沒有大人陪同。展現暴力的那組,實驗者會邀請大人一起參加活動,起初是玩其他玩具,後來的十多分鐘,那位大人跟波波玩「猛烈攻擊」。
「大人將波波壓倒,坐在它身上,反覆捶打它鼻子;他拿槌子敲打波波頭部;他多次將波波扔上去並踢向牆角…這一連串物理上的攻擊行為重複了三次。大人也使用口頭攻擊性的短語:「踢他」和「打他」,以及兩個非攻擊性的短語「他真是一個強硬的傢伙」、「他不斷彈回來」。
看過大人展演後,孩子被帶到第二個充滿誘人玩具的房間,但不讓他玩給他挫折感,最後帶到第三個房間,裡頭放有「攻擊性」玩具,包括木槌、飛鏢槍及波波玩偶,另外也有「非攻擊性」玩具,包括蠟筆、紙、布偶、玩具動物和卡車。實驗者從單面鏡背後觀察孩子20分鐘內出現哪些行為,判斷是否有攻擊模仿。

實驗啟示:身教大於言教
實驗結果是:看過大人示範的打波波行為,模仿率大幅增加,如果該行為搭配獎勵其頻率更高;攻擊有性別差異,男孩多模仿暴力行為,而女孩多模仿口頭攻擊,且總量來說,男孩的攻擊行為比女孩多兩倍。波波玩偶實驗支持了社會學習理論,表明孩子如何通過觀察和模仿學習具體行為,孩子可能認為大人對玩偶的暴力是允許的、是常態的,他們覺得模仿大人說不定還會得到讚賞。
現實裡,孩子也如此模仿父母,夫妻關係平常怎麼互動,孩子都看在眼裡,什麼行為被允許、被鼓勵、有效果,他都學習到了並複製貼上。回到志明與春嬌的情境,他們吵架把門關上,孩子看不到就不會學嗎?當然不是,孩子的「觀察」包括三種形式:(1)「第一現場看見」、(2)「緊鄰現場聽見」:在緊鄰房間或黑暗中聽到家人吵架聲或打鬥聲、(3)「事後觀察發現」:事件發生後看見家人身上傷痕、傷心、哭泣表情或家中毀壞物品來推算。孩子很精,他們會知道的,往後也會類推到學校、社會及親密關係上,每個人身上一定都有原生家庭的影子。
很多父母只會告誡孩子不要這麼做,然身教大於言教,好的行為展現勝過大道理,壞的行為示範也強過禁止令,最好的方式是以身作則、親自示範,別再說一套做一套了。

 202010張老師月刊-上.jpg  202010張老師月刊-下.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