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宗教、家庭、個人成長背景導引我們對經驗做理解,加上互動驗證,將其結果歸類為屬己的價值判斷與決定行為,這些已建檔、儲存的經驗資料庫(個人基模)讓我們下次遇到新經驗時可依表徵快速決斷,不必重新定位、確認意思,否則會太慢也太累人。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lEWuXW-pfk4

201906.jpg  

前同事來辦公室拜訪,當他從門口進來,對著我和另位同事寒暄,他「眼眉彎月狀,嘴角上揚擠出笑意」。這些資料到了腦中,被翻譯成「微笑」,不過當我進一步去找經驗辭典中這個資料的相關印象時,發現前同事總是在麻煩別人前先微笑,所以一定「不懷好意」「無事不登三寶殿!」,而另同事則沒此煩惱,他們共事經驗少,他對笑的解釋和我不同,他認為對方是善意的。
同要事情每個人的理解不盡相同,那是怎麼來的?
文化、宗教、家庭、個人成長背景導引我們對經驗做理解,加上互動驗證,將其結果歸類為屬己的價值判斷與決定行為,這些已建檔、儲存的經驗資料庫(個人基模)讓我們下次遇到新經驗時可依表徵快速決斷,不必重新定位、確認意思,否則會太慢也太累人。
基模中的印象讓我冷漠地對前同事說:「怎麼了?有什麼事嗎?」,是防衛姿態。
但事實一定是這樣嗎?結果前同事只是帶結婚喜餅來分送,跌破我的眼鏡,也好生尷尬。既定經驗需要彈性更新,否則就是「定見/固執」。
基模影響判斷,然不是所有相似表徵的事件都是一樣意涵,尤其人際情境變化多端,單憑過去經驗可能會錯判,繼而做出錯誤反應。挑戰既定印象,我們可以多問自己一句:「我是怎麼確定的?」,打開心胸接受新資料與經驗,就能當一個有彈性的人。

TIP:基模(Schema)
人腦內有一套複雜的組織系統,由個體習得的各種經驗構成,累積而成的資料庫稱為「基模」,個體再用此模式去理解外在世界的概念、概念屬性,以及屬性間的關係。「刻板印象」便是基模的應用,例如提到「政治人物」,會出現一組相關概念以利理解他們是誰,然不一定是實際的樣子,常引起偏見與錯誤決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