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目前分類:社會心理觀察 (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職涯】《職涯諮詢技巧與應用》的後續:談中年轉業

心理師可以中年轉業嗎?接下來怎麼辦?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今資訊管道多到爆,大家都在放話,資訊不少,但「正確性有問題」。
資訊爆多會癱瘓大腦對資訊的處理,民眾不可能全部檢視、思考比對後再挑選,加上基本知識不足也無法判斷正確性…大腦終究會選擇捷思(懶惰的),變成跟風向走、看懶人包、相信意見領袖、相信政黨,不再有思考的習慣。

【社會心理】現代資訊過量,你應該知道的認知操弄

人們判斷是非與如何生活時,需依賴「正確資訊」,如「正確用火」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出社會或體驗極少(包括旅行、志工)的人,缺乏過去經驗就會沒有素材可以比擬。
我們用的方式是「尋求未來願景」。

【職涯/生涯諮詢】對於社會新鮮人,讓「願景」引導你

關於職涯選擇,如果是在校學生、還沒有出社會工作過的人
他對什麼職業其實都是想像的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排擠」是通俗用語,是在社交關係上被拒絕、被嘲諷、故意無視(冷暴力的一種),讓個人與群體之間產生隔閡及孤立感。對個人而言也許沒有實際傷害,然人類是社會動物,在互動上被拒絕、當空氣,長久下來就會有心理甚至生理上的健康問題。

記得,被排擠不一定是自己的問題,不要太快檢討自己。

【社會心理】「你被排擠了?」的內容分析與心理應對

#你曾被排擠嗎?
春嬌近一個月來心裡悶悶的,她不知道自己怎了,缺乏工作動力。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情緒勒索」呢?
就像「強盜擄人勒索」那樣——拿你重要的,去換他想要的,具不成比例、威脅性的交換,不做就毀壞你重要的。
情緒勒索也是這樣,當他被拒絕而易怒、被否定而崩潰,便利用無形的情緒(心理層次),如「你在乎的關係」、「你擔心對方會難過或生氣」來要求你。
他把「自已情緒」、「跟你的關係」當成工具勒索,要求你滿足他的需要。若不從,威脅關係斷裂或讓你承受他情緒爆開的後果(大發雷霆的破壞、自我傷害),導致你不得不以恐懼屈服的心情答應。
有關「情緒勒索」的問答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物質水準快速成長,人們的需求逐漸從外在轉向內在,如果說社會已經發展成「吃到飽的餐廳」,那麼我們要學習的,是在不擔心沒得吃的前提下,開始吃的健康、吃的享受,是細嚼慢嚥地體驗、描述與紀錄美好的經驗,而不是囫圇吞棗,吃壞肚子,只為了不被別人搶先、不吃虧。
學習心理能力,便是幫助我們讓心靈發展,穩扎穩打地成長,讓生命得到滿足,好好享受這趟旅途。

futuristic-smart-city-with-5g-global-network-technology_s.jpg
photo created by rawpixel.com - www.freepik.com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歉不該是三個字,不該是短句:「對不起,我知道了」。
這種「你知道」不等於「我知道」的誠意,「誰知道」到底「知道誰會做什麼」,這等於沒有溝通,聽道歉的人一點安全感也沒有,下次還是挫咧等。
道歉,是給對方安全感,告訴對方自己會盡力不再犯這個錯或疏忽,要「以對方為焦點」來表達。
當然,這是還沒兌現的承諾,所以「具體承諾」很重要,越具體的方式表示自己想的很多,是認知要來修補的。
1647832177932.png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地來看,分離焦慮是「害怕孤單一個人,無依無靠」

「分離焦慮」一樣是種訊號,提醒我們該如何照顧自己,不要再強迫或忽視與人連結的需求,接納它吧。就像我們常說的如何減輕恐懼呢?其實也就是去面對恐懼、認識恐懼,自然地就會有好方法消除恐懼。

omoide010.jpg

故事

小姍是行政職員,部門有十幾位同事,她很少單獨行動,總喜歡跟著某些人,身體貼很近,不太敢表達意見。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實」控制對方,繼而操控情感,就被命名為「煤氣燈操縱法」(gaslighting)。《煤氣燈效應》的操控在關係中十分常見,或許操作者並非蓄意籌劃,但依然造成受害者強大損傷,對受害者傷害最大的是:「本來你是相信自己的,後來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要防範或脫離煤氣燈的影響,都需要與「關係外的其他人」接觸,如果對方不願意讓你接觸,或限縮你的支持網路,那就是快逃的第一步了。要記得「操縱是能夠被打破的」,先求助找回支持網路,並練習從小事開始,相信自己有做決定的能力。

1512547382_90b11683923daf470fe21a4b54702705.jpg

什麼是《煤氣燈效應》? 

電影《媒氣燈下》(Gaslight)講述一個原本美麗、自信且能夠獨立思考的女主角,在丈夫縝密的心理操縱下變得懷疑現實、質疑自己,最後精神上幾乎被對方控制的故事。男主角則藉此來掩飾自己的罪行,並謀奪妻子財產。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心理成本的運作方式,以「刻板印象」來說,是情緒強於理智,印象強於證據。情緒是天生本能,講求感受、快速反應,勝過理智必須靠學習、從錯誤中嘗試、找出原則,理智要花的過程太久了!因此自私的基因永遠是「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一件事是兩面的,心理學家史金納的酬賞實驗告訴我們,知道心理機制的人類可以反過來利用它,而不是被制約。我們「主動設計」生活結構,利用心理成本的特性讓自己得到新的行動與經驗。

1639110602114.png

什麼是「成本」概念?心理運作也有成本

「成本」概念是:付出多少,預估能回收多少的盤算。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於自己曾是邀請者也是被邀請者,也曾做過邀請上的蠢事,故本篇來分享「如何邀請講師」,希望大家可以不必走冤枉路。

邀請講師首重「誠意邀請」,尤其是學校等公家單位講師費固定就是2000元/時,跟企業一場2萬元比起來,實在是請不動名氣講師,因此「誠意」是我們請講師來的關鍵性。「誠意」很抽象,但在邀請的過程中若有十足的準備,就能被看見,打動講師。

dom-fou-YRMWVcdyhmI-unsplash.jpg

無論電話或信件邀請,請記住以下四步驟:

一、先說明自己是誰,來意為何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志明並非工作能力問題,而是修電腦時的互動,被很多人覺得說話直白、沒有禮節,他不懂社交語言,卻發現大家看見他時都收起笑容或沒有好臉色,於是他「猜」--「是不是電腦修的效率不好,所以才不理他?還是他讓大家覺得很煩,被以為擺爛?」志明這樣想時,因為也改變不了困境,,每天被焦慮纏身,影響原本還不錯的T(工作能力),長期之後就變成「憂鬱」(習慣過度檢視自己是否做錯、心情容易低落),最後什麼事也做不了,從「不適應」變成「不勝任」。

職場上做事與做人是真的很複雜,如果兩者無法兼具的人,先認識自己的狀態,不用自責,把問題與人分開,逐一拆解找辦法。

2021.9.27.刊登於愛心理 你有職場適應不良的情況嗎?「做人、做事」潛規則大解密!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底下為接受訪問的題目,我自己另外以文字作答。

很多人會盡量讓生活維持原狀,以期解除警戒後可以銜接原來生活進度。然而疫情警戒一長,我們要有所認知:必須「選擇什麼是優先,什麼放掉一點沒關係」。

*心理面:「第一原則」--什麼是最重要的?

什麼是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頭。後面要做的事不可抵觸這個原則,自然就會有做事的順序性出來。

pexels-photo-545014.jpeg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適應過程,主要耗費一天半,而且過程一直覺得餓,少量多餐,我認為可能是身體需要熱量燃燒抗毒。我全程沒吃退燒藥,雖然身體不舒服,但不致影響精神與生活,而在發燒時,覺得發昏時就直接去睡覺了。退燒藥及普拿疼都是緩解症狀的藥,覺得不舒服就吃,倒也不必預防性服藥。

大部分副作用的症狀都差不多,也就這樣而已,有機會預約到疫苗就去打,不需害怕。 

2021.6.10.獨立評論@天下 【投書】一個心理師的疫苗接種觀察

/tmp/php9Kc2NO  

隨著各國疫苗逐漸到位,指揮中心也將陸續公布全民免費接種COVID-19公費疫苗順序。現階段開放之公費接種對象,以雙北地區屬於第一類至第三類未曾接種第一劑疫苗之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為優先接種對象;雙北以外之縣市則以未曾接種疫苗之第一類醫事人員為接種對象,並將視疫苗接種進度,逐步開放至第二、三類及機構對象。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有人問,以心理師的專業來看,如何度過疫情期間的恐慌、焦慮呢?

/tmp/phpQdzCSM  

這個其實網路上已經很多心理師提供了,這邊再貼一個常見的『自我安定技巧』:「安、靜、能、繫、望」(連結:https://heho.com.tw/archives/171689)
那麼,心理師自己怕不怕呢?
也是會怕,但更怕與孩子關在家裡好幾天…XD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增:2021年5月版,疫情三級警戒----【相信專業、配合防疫】你可以恐懼,但不要從眾,繼續相信指揮系統

1.『相信唯一訊息來源:「疾管局衛福部」公告』2.『相信專業、配合防疫』3.『目前防疫不是生活的全部』 

/tmp/php3XW6Fp  

我也來寫一波,寫完發現自己不適合寫衛教文。

1.『相信唯一訊息來源:「疾管局衛福部」公告』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大事件 減壓座談】班級輔導PPT

原著:黃龍杰《搶救心理創傷~從危機現場到心靈重建》

因應此次重大事件而做的減壓演講,不是活動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座鈴」和「廣播服務系統」增加了訊息被注意的機率,效果如何還有待考驗,問題來了,其負面效應卻是大大抵觸了「不要干擾他人,也不要引起關注」的社群共識。想想看第三站上車的年輕人,經此系統提醒,全車皆知,讓司機幫他喬位置,在眾目睽睽下走星光大道抵達座位,他驚動全車,既引起關注也干擾了他人,我想他下次不敢再按了。

從心理學角度看友善環境,是讓使用者的心理負擔變輕,讓協助者易於操作,雙方最後從彼此行為裡得到正向回饋,而不是道德壓迫和法律規定,做出合宜卻不情願的行為。

2020.9.30.刊載於關鍵評論網  心理師看「讓座鈴」:讓座是個人決定,但又給道德束縛,結合成「弊大於利」的半吊子制度

志明搭公車,上去後發現一般位置都滿了,他只好坐後門上車的第一排博愛紅椅,此公車路線行經四家大醫院,志明心裡有底,看病的人多,應該坐不了多久,讓坐是一定要的。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和先生是25歲時由公司熟人介紹認識的,對方比她大7歲,兩人相戀後結婚並分別在27歲及30歲時有了兩個孩子。然自此之後,他們本來就很少的性行為,生完孩子就幾乎沒有了。

周遭人都認為W他們是關係很好的夫妻,然無性生活長達兩年,W難過地想「那一定都是我不好,我不夠溫柔…但是再這麼下去的話,我覺得自己不像個女人…」。W閱遍有關夫妻經營及性生活的書,改變對待先生的方式,寫了封感性的信,甚至生氣地說再不做要找牛郎了,結果完全沒用,先生完全沒變。

當W發現先生去賭馬寄來的帳單時,不禁憤怒自己這麼努力忍耐著,憑什麼他就可以隨便揮霍…於是W開始做副業,加入人妻網路聊天頻道,為了和客人持續聊天,有時會接受過激的要求。在此環境下W和客人上床了,享受到魚水之歡,也用了約會網站和其他男性保持性關係。W不認為這是出軌,因為沒有心意相通,彼此只不過是互相滿足慾望、排解性欲的關係而已。 

ask01.jpg
本文圖片擷取日本漫畫《去問一下,日本太太們的不倫理由》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隻小白兔到河邊釣魚,結果整天都沒魚兒上鉤,他喪氣的扛著魚竿回家。

第二天小白兔又到河邊釣魚,結果還是都沒魚兒上鉤,他生氣的扛著魚竿回家。

第三天小白兔再到河邊釣魚,這次浮標猛烈搖動,小白兔驚喜萬分,他正要拉起釣竿,一條大魚跳出水面,對他說:「是怎樣?你要是再拿紅蘿蔔來釣魚,我就扁你。」

上述笑話是說人們常把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套用他人身上,卻沒有考慮他人想要的和我們不一樣,這叫做「自我中心觀點」。

兔子用蘿蔔釣魚.png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