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目前分類:張老師月刊 (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人的基本歸因誤謬,只從「一個人的內在因素」去解釋「他的行為」,而不管所處情境、環境與條件。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CyxWUSd585g

201905.jpg  

不瞞各位說,我有兩副眼鏡,因為老花眼。

起因是兩年多前,看東西開始霧霧的模糊不清楚,即使把鏡片擦乾淨、充分睡眠也沒用。霧霧的影響讀書看字,整天感覺不舒服。終於我去大醫院眼科檢查,醫生說沒有乾眼症,眼球外部也沒痕跡,他知道我是坐辦公室的,於是下診斷:「電腦用太久,加上中年,你有可能是眼球老化提早報到。我建議另配一副老花眼鏡近距離用。」雖然不想承認自己老了,但也沒別的理由好解釋。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似戀物的行為,並不是病,反而是增強內在力量的無意識行為。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tMNAIPUVEFc

201904.jpg

我家小孩出門過夜,他的小行李包一定裝了以下:枕頭、毯子、布偶(通常是恐龍),那是他們心愛之物,沒有的話會睡不著,也無法買新的取代。在卡通【史奴比】的人物裡,有一位奈勒斯(Linus van Pelt),他幾乎隨時隨地都抱著一條毯子,吸著大拇指,感覺享受其中,這種看似戀物的行為,並不是病,反而是增強內在力量的無意識行為。
這些被依戀的物品,稱為過渡性客體,別說是孩子,大人有時也需要,如:從小到大的舊棉被、舊娃娃及機器人、帶有特定氣味的毛巾,這些寶貝雖然陳舊,但有其道理,它們陪伴人們度過關鍵時刻,可穩定情緒、增加控制感和喚起美好回憶,是勾起「自我撫慰」的線索,自然對它戀戀情深。自我撫慰是很重要的心理機制,情緒低落時人們都需要藉由想起過去曾擁有的美好,像充電一樣,得到安心感,再重新出發。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緒的出現正提醒我們什麼才是重要的。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WjwS4i227tw

201903.jpg

你曾經跟對方爭論到快氣炸嗎?當你發現對方講都講不聽,或者對方對你的感受毫無回應,就會有股情緒衝上來,感覺快要失控。我跟太太吵架嚴重時,內容已不是重點,氣勢才是,贏者得理不饒人。是人都有情緒的,情緒是種指標,「怒氣」指的是我們重視的東西受到侵犯,正在吵架的兩方其實都在強調自己所重視的價值與觀念,並要對方臣服。
為怕情緒壞事,社會很強調情緒管理的重要,要人們控制怒氣,好好溝通。不過這其實是倒果為因,情緒的出現正提醒我們什麼才是重要的。只是情緒能量過強時,激動使思考僵化,更不可能溝通。我們應該做的,是調適情緒,讓它有個出口,當能量被釋放,人們就有心理空間回頭審視剛剛情境,怎麼說會更好。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利用注意力可以切換的特性,被碎念時把心思改在「視覺」而不是「聽覺」,保護自己不受影響,遠離有害的嘮叨與碎念。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FtRFCU3TPIc

201902.jpg

以前我當兵時常被主管叫去訓話,他很會講,一開口都要十幾分鐘,他講的內容既貶抑他人又不實用,說白了只是「碎念」。那種碎念即使知道跟自己無關,心情還是會受影響,那又是一對一的情境,無法摀起耳朵。那該怎麼辦?

即使是如此場合,還是有保護自己的方式。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利用它每次只能處理一類訊息的原則,被處理的叫「主題」,其餘則是「背景」--以減弱模糊狀態存在。就像讀書時,專注理解書裡內容是主題,而背景則是環境音樂,彼此不影響。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上台報告或表演時會怯場嗎?我會。

人類習慣關注負面訊息,上台後不自覺地找那些不認同你的人當錨點(基準點),錯誤判斷自己表現很差,便無心專注在原先要做的事了。把錨點刻意選在不會反應的物體或認同你的支持者身上吧,讓其他人成為背景,你就能安心地完成自己在台上的任務了。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ixXWzmxXD3k

201901.jpg  

如何改善「上台恐懼症」?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