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目前分類:諮商實戰經驗 (48)
- Mar 15 Fri 2024 13:15
【專業督導】《概念化》分析流程
- Feb 01 Thu 2024 14:46
【諮商實務】「評估」--區分類別的意義。以亞斯、過動、邊緣、複雜創傷為例
- Nov 15 Wed 2023 14:34
【諮商實務】替其解釋:整理、回應與引導
- Nov 06 Mon 2023 15:28
【督導】給心理師/助人者的前進方向
在親子教養領域,父母到哪裡孩子才會到哪裡,在諮商領域也是的,如果現在是不足的,就跟案主一起繼續學習。
底下是針對長期案,給心理師/助人者的建議
- Oct 12 Thu 2023 14:34
【諮商實戰錄】心理師如何以「己身」做為工具(2023)
- Aug 24 Thu 2023 11:18
【談憂鬱】憂鬱症療癒的衛教方向
- May 29 Mon 2023 14:03
【諮商實戰經驗】情緒的「辨識」與「詮釋」
情緒辨識:感覺、確認、指出。讓案主專注、強化「他的感受」使其突顯。最終有個命名與位置,並討論情緒背後的意義
- Jan 18 Wed 2023 00:19
【案例輔導】學校籃球隊的受挫女學生
- Sep 04 Sun 2022 07:21
【諮商信念】再談「移情」--簡述諮商關係的過程
- Jun 12 Sun 2022 21:50
【諮商實戰經驗】先克服過去,還是先投入現在?
- May 17 Tue 2022 15:39
【諮商實務】親職視訊會面前,賦權案主父親角色的自信
孩子的部分,由另一位心理師輔導,他幫孩子出了問答題,屆時要他問爸爸喜歡吃什麼、晚餐後睡覺前在做什麼...等等的聊天題。我雖然也可以出,但基於對案主的了解,到時候一定是照唸而已。
- Jan 14 Fri 2022 12:30
【諮商實戰錄】情緒/情感的涵容與回映─案主的開竅不是對真相的理解
事情與問題其實很簡單,但有些人他們隱藏的是未曾處理的情緒,我們不是去抓犯人,說「你怎麼不這麼做就好了?」,而是去探求「他們為何看不見它的原因?」是什麼情緒隱身其中,主動涵容、回映解說。
案主的開竅不是對真相的理解,而是情緒上被人理解的的紓解。看不見的、不在第一現場的,那些才是重要,助人者需要特別留意。
「為什麼你看不見問題就是這個?」
「為什麼你不知道離開家裡就好了?」
- Dec 30 Thu 2021 15:29
【諮商實戰錄】如果小時候沒有得到「無條件的愛」的人,該怎麼做呢?
從來沒有「三歲定終身」這種話,人類是社會性動物,群體生活的意思代表在你的一生中還會遇見許許多多的人,也許沒有夠好的父母,但只要持續生活下去,總還是會遇到相知相惜的伙伴。人不會永遠孤單,最怕的是過去經驗限制了自己。
受傷的人需要他人幫忙,但也很現實地,求助的第一哩路必須要自己走,「自己也要幫自己」,開啟那個門,爾後別人的幫忙也才進得來。關係是互相的,如果過去受傷有個洞,我們依然需要關係彌補,而不是推開關係。先談「自己如何幫自己」吧,將它具體一點化為知識與行動,大約是以下幾點:
前情提要:「無條件的愛」VS「無條件的關懷」
「無條件的愛」是父母對子女的愛,此愛源於父母自嬰兒誕生那一刻。新生兒什麼都不會,只會哭,照顧者必須同理與解讀他的需要,餵他吃喝、擦屁股,甚至在未發聲前即滿足他。孩子逐漸長大,一切都在學習,父母繼續照顧與引導,接納孩子情感與想法,包容他所有行為,無怨無悔付出。即使嬰幼兒無能,照顧者也不會嫌棄,就是喜歡他接受他原本的樣子。
- May 06 Thu 2021 12:31
【諮商實戰錄】同理心:2種類型,4種層次(2021.5增加同理心句型練習)
同理心,empathy,又譯為「神入」,意指進入案主的位置,同理思想邏輯,共情並理解他情緒的由來,感同身受。我則稱「起於情,同此理」,對於某些失控或不自知的行為能理解為「這麼做一定有對方的理由及情緒」。目前已知的同理心2類型為「認知的同理心」和「情感的同理心」。
產生真正同理心的前提是案主願意敘說,敘說時對方會釋出情緒與對事件的理解,我們才能從故事裡聽出隱身的情感與對他的意義,然後才能與哀傷的人同哀哭,但又不至於一同陷入泥沼出不來。換個文化的語言來說,就好像具備「上身」又能「退駕」的能力。
同理,必須在關係裡,「你想聽,他會說」,讓案主知道我們願意理解他,讓案主知道我們不會被拖累,願意承接這些隱身的情感,願意和他一起面對未知的未知。
同理心,empathy,又譯為「神入」,意指進入案主的位置,同理思想邏輯,共情並理解他情緒的由來,感同身受。我則稱「起於情,同此理」,對於某些失控或不自知的行為能理解為「這麼做一定有對方的理由及情緒」。
- Feb 25 Thu 2021 15:57
【諮商實戰經驗】助人者能否「給建議」?
總共諮詢兩次,加起來不到90分,在我認為是很普通,也沒特別做什麼的例行裡,是案主臨走前多次道謝,彷彿得到很貴重東西的態度,才讓我覺得應該要記下這一篇。
故事
女性案主,在公司任職7-8年,因為公司社交亂象頻生,壓力很大,焦慮失眠,不知道自己該不該離職。
不該離職的客觀因素包括這份薪水較高,適應下一份工作的擔憂。感覺到壓力的部分則是,公司是人治管理,視老闆心情變化,設好規定卻可以因誰誰誰而破例、說好的自由選擇到頭來又強迫一定要遵從、小團體間愛比較、愛亂傳話(自己也曾是八卦主角,還要一個一個去解釋不是曖昧、不是特權),而最令她看不下去與恐懼的是「灌酒文化」。每逢慶功宴、年節尾牙,明明是依公司規定論功行賞,老闆卻總愛以「灌酒」綁約,不喝醉就不給錢,然後團體起鬨壓力,常常一起喝掛,常常有人去吐、叫救護車來,更扯的是,明明就是公司強迫灌酒,致使同事酒後駕車,出事時公司卻撇得一乾二淨,說那是個人行為,再犯就讓他走人。
- Dec 30 Wed 2020 17:00
【同理心PLUS】:「同理心」的認知技術與情緒共感
「推理的同理心」
是靠推理、邏輯、對照機制而來的同理心,例如:「那個孩子,自幼父母雙亡,餐風露宿,真是可憐。」當我這樣形容時,我們腦中會有相對應的畫面,因而覺得他真的很可憐,並引發情感反應。
而孩子的畫面,資料則由生活經驗累積而呼喚來,比較之下若是衣食無虞、不問世事的人就較難產生。
同理心一定會運用認知面與情緒面,兩者會共用
- Dec 25 Fri 2020 12:27
【諮商實戰理論】被急性創傷的情緒拉走,的處遇
「現在的我」被拉回過去,進入那個「過去的我」,當成第一視角「重新體驗」,舊故事只能重播,無法改變。會重複承受痛苦,就像醒不來的「夢魘」
在對過去做情緒修通之前,我們可以先試著與它保持距離,改成「第三人視角」。把自己當成攝影機,把拍攝距離拉出來,「在回想的畫面裡要看得到過去自己的整個身體」。
把距離拉出來,可以看到「過去的自己在那邊經歷那件事」,也就是「旁觀者角度」,從此角度協助他把事件經歷「從頭到尾」說出來,讓情緒得到釋放。
(圖一:賽車的第一人視角)
「創傷」有很多種,其中一種來自當下發生重大壓力很鎮靜,事後卻迅速地、強迫性的重複激發當事人當時該發生卻來不及反應的情緒。以地震劫後餘生為例,一般人當下的反應,會先逃跑求生存,無暇顧及情緒,於是恐懼及不安會在事情告一段落、行為停下來後迅速升起,但又過於龐大而無法反應,陷入恐慌的回想與當機。嚴重者,就算事情已經年代久遠、現在的環境也夠安全,但心裡的那塊情緒仍無法安穩,仍停留在過去事發時的恐懼,歷歷在目,應該反應卻無法反應,眼睜睜看著當機、嚇到不行,就像一個小小孩哭不停,也無法言語,大人會束手無策什麼方法也不沒有一樣。這就是「被情緒拉走」的意思。
- Nov 09 Mon 2020 15:11
【諮商實務】「心理師的三項替身能力」
第一替身名:諮詢
把魔術方塊轉回同顏色的六面,讓事情井然有序,浮現出主題。
第二替身名:心理分析
魔術方塊是由中央核心連結3*3*3的小方格,核心代表需求和動機,但可能不被案主或社會文化接受,心理分析要抓的便是此深藏內在,能讓真正核心移到意識面。
第三替身名:諮商與治療
- Jun 20 Sat 2020 10:23
【諮商實戰錄】性格觀察01:「太有界線」與「太沒界線」的性格表現分類(2020.6改)
關係界線的成熟,從精神分析觀點來看,與客體關係發展有關。簡單一點地說,在童年期與重要他人(通常是父母)的關係如何,將影響日後的「自我概念」與「人際界線」。這兩項指標又分別與「自戀性人格」及「邊緣性人格」有關。人性本來如此,「接納、調整、整合」都是一輩子要學的事,性格總是能找到與社會共存的方法,因此無所謂對錯,自己喜歡又接受就好,唯有方法不再有效、人際挫敗,再也不能遮掩脆弱時,諮商與治療才能趁虛而入,而無論哪一傾向,性格表現背後都有個人的情感需求,自戀性需要被肯定及讚美,邊緣性則需要安全感與依附,他們也需要行為指導與關係練習,才能逐步確定那脆弱、發散的自我。因此,優先維持在有安全感的關係吧,等待好的時機再做調整。
「人際界線」指的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界線。自我概念要發展完整與清楚,才知道如何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相處,並訂出一關係界線。
關係界線的成熟,從精神分析觀點來看,與成長中的客體關係發展有關。簡單一點地說,在童年期與重要他人(通常是父母)的關係如何,將影響日後的「自我概念」與「人際界線」。這兩項指標又分別與「自戀性人格」及「邊緣性人格」的塑型有關。
邊緣性人格,人格關鍵字是「匱乏」。
- Feb 24 Mon 2020 12:08
【諮商實務】案主不舒服(諮商中的痛苦)
諮商正往諮商目標走,但是案主覺得不舒服,甚至被侵犯,心理師應該是在做對的事,但是案主內心深處未預備好,感覺被心理師強硬觸碰。
更明確的說法,案主本人也不知道到底預備好了沒。事後案主反悔了,其實是口服心不服。
諮商中的痛苦
先來定義「諮商中案主的不舒服」。諮商正往諮商目標走,但是案主覺得不舒服,甚至被侵犯,心理師應該是在做對的事,但是案主內心深處未預備好,感覺被心理師強硬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