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目前分類: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55)
- Apr 04 Fri 2025 23:29
【週六談亞斯】大象在哪裡?
- Apr 02 Wed 2025 23:27
【過動特質】ADHD特質如狗;ADD特質如貓。遛狗、逗貓。
ADHD特質如狗;ADD特質如貓。遛狗、逗貓。
最近晤談時,成人過動案的比例變多了,所以今天來整理過動的建議解方
- Mar 24 Mon 2025 13:33
【思覺失調2】以思覺失調的常見特性「妄想」,設計自處結構
- Mar 24 Mon 2025 10:31
【思覺失調】判斷上並不只是幻聽幻覺
- Mar 01 Sat 2025 18:46
【週六談亞斯】卡珊德拉們持續的小創傷反應,並改變了性格
長期在此情感荒漠的關係裡,會歷經『矛盾--防衛--輕度解離--性格改變(抑鬱或暴躁)』等階段。
- Nov 01 Fri 2024 20:57
【周六談亞斯】『從外而內』收納情緒經驗
- Sep 02 Mon 2024 10:04
【心理物理學與亞斯特質】
- Mar 06 Wed 2024 15:19
【亞斯伴侶】X【卡珊德拉症候群】:說不出的痛苦、無人能理解的孤獨,最終導致自我懷疑和重度憂鬱~~如何自救與相處之道

- Nov 02 Thu 2023 19:46
【亞斯特質】何謂「自我中心」的對話
- Sep 09 Sat 2023 10:38
【亞斯伯格ASD】與男亞斯伴侶的相處模式:當關係裡的領隊
- Aug 30 Wed 2023 14:02
【情緒教育,以及亞斯特質】情緒是什麼,亞斯特質下只能瞎子摸象
『辨識情緒』最不容易學,可在孩子身上看出,他必須從與他人互動中(尤其是照顧者),身心同步學習將內在訊號轉成可敘述之語言(表徵化:可以命名經驗並談論之,讓經驗被看見,才能調理與作為。萬一「你不知道空氣存在」,各種跟氣體有關的影響你都無法意識,都直接以為是自己身體虛弱引起)。
「人的情緒」是內在需求的訊號,具本能、很原始,其趨力等同大象
「人的身體」則是大象的形體,將需求具體執行
「人的理性」是決策何謂最佳方案,等同騎象人駕馭方向到達目的
- Jul 28 Fri 2023 12:05
【亞斯特質】我不特別擅長特教:研究亞斯的起點
起初的失敗的案例,開啟了我辨識成人亞斯的敏感度
之後面對好幾個隱藏的成人亞斯也修正了我「一定要先承認亞斯身份才能工作」的假設
看一個人就是看一個人,亞斯特質只是他的其中一部分
- Jul 28 Fri 2023 12:02
【亞斯特質】ASD(自閉)與ADHD(過動)兩者都有?該怎麼做?
「核心」很重要,因為「情盲」下類似過動、缺乏注意力的行為,我們要知道他還是不懂情緒與交流
所以要用「認知行為觀點:說之以理」來發展策略,
而不是「強調關係:動之以情」一直要他懂那些看不見的東西。
常有人問我,ASD與ADHD兩者都有的人該怎麼辦?或者,會怎麼表現?
- Jul 19 Wed 2023 17:11
【亞斯特質】亞斯人資訊的處理模式
- Feb 22 Wed 2023 11:13
【過動特質】注意力不足下的心靈運作—多重視窗的譬喻
在成人ADHD的回饋中,發現即使是心理諮商時,他們仍然會「常態性分心」,多少影響對話和學習,會漏聽某些關鍵部分。
- Dec 22 Thu 2022 08:56
【ADHD、ASD、BPD】關鍵區辨比較圖2022.12.
【ADHD、ASD、BPD】關鍵區辨比較圖2022.12.
新的比較圖經驗多了,更能抓出重點區辨
- Nov 07 Mon 2022 10:40
【亞斯伯格ASD】《自閉症譜系障礙》有幫助的事物—娜丁.澤曼的報告書
《自閉症譜系障礙》理解與日常實踐

- Oct 04 Tue 2022 14:45
【成人亞斯議題】協助成人亞斯的概念--先培養自信與找出社會適應模式
特質並不影響成就的表現,但若不去認識特質的特性,會反過來受它的無形限制
而一個人的自信會影響自身對亞斯特質的認識
那麼最初的自信怎麼來?那就需要家人的支持
#成人亞斯依參與社會的表現,可分為三類型
- Mar 04 Fri 2022 12:16
【ADHD】過動兒家庭的協談目標
這是與過動家庭協談時所發展出來方向與策略,條列式與大家分享
孩子與父母都要談,並在心理師的見證下,全體形成「共識」,繼續經營下去
給父母的定位是「幫孩子認識特質、增加自信的小幫手」。
- Dec 10 Fri 2021 16:44
【邊緣性人格思考筆記】邊緣性人格的概念化與依附關係解方
邊緣性人格的人格是一堆碎片。碎片是無法承受的情緒,被主體分離出來,在那裡崩潰。部分崩潰總比整體崩潰的好,這是保護機制。情緒能量過大,防衛機轉只好推出替死鬼。
依附關係要做到有連結、安全依附、身教示範,而且會面臨過度依賴的索求,治療人員願意給多少,界線很重要,坦誠更重要,BPD需要的是真實人類的互動,而非是完美演出但現實中不存在的角色。
邊緣性人格的人格是沒有核心的碎片群
邊緣性人格(BP)一詞指的是「人格未成形」,可以想成「沒有主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