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目前分類:書籍閱讀語錄 (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套關於興趣/熱情/投入,啟蒙及實踐的學生故事。

【書籍心得】山口飛翔《藍色時期》

一套關於興趣/熱情/投入,啟蒙及實踐的學生故事。
 
一個很聰明卻無所事事的高中男生,在偶然的機會下,在美術社團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然,REBT不能完全解釋或應付人性全部,有時情緒是本能的、有時情緒大到認知就是當機、有時沒有陪伴關係說什麼都沒用,那還是要看案主的議題與個人程度而言。不過整體而言,認知行為學派有架構清楚好學、案主容易有成就、可以解決多數問題,還是建議初學者優先學習此理論。

368116.jpg

REBT理情行為療法的全貌—享受省思與採取行動的過程吧
 
J太太的非理性信念:「因為我過去曾遭遇痛苦,現在人們必須加倍對我好。」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把本書重點簡化為三個大步驟:1.覺察「羞恥感」的影響  2.培育「心像」來幫忙  3.有意識的修復它

305228.jpg

最近蠻多書在談過去創傷,甚至是多重、複雜性的創傷—也就是童年時遭遇的虐待、忽視和家庭失能帶來的有毒壓力,會徹底改變大腦結構,談那些創傷來自何處(根本不是孩子的錯),但會對成人的現在造成各種潛意識的影響。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她只是個孩子》是本童話,符合大家心中的美好預期。
《又見席拉》則是紀錄片,作者忠實呈現席拉6歲的那五個月,以及重遇後13歲到18歲的兩人關係,這次沒有糖衣,而是人性、現實、療傷、掙扎與重新開始的糾葛

301293.jpg

《她只是個孩子》談一個六歲的小女孩,童年被母親拋棄,然後在吸毒的父親身邊生活,被漠視、被父友人猥褻性侵…她的憤怒向外破壞,綁了五歲男孩,嫉妒他如此美好而差點燒死他,轉社福制度最後送到桃莉的特殊兒童班。
桃莉沒有放棄,她嘗試打開席拉心扉,並發現席拉有高智商更覺疼惜,但沒多久桃莉被告知政府不打算繼續開班,再五個月就收班,她也要重新找工作。桃莉沒有中斷她要做的事,繼續讓孩子感受愛,並預備好之後讓孩子銜接到好友學校繼續好的教育環境。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點1:CPTSD的原因與影響
重點2:從哀悼(憤怒、自我憐憫)中去完整感受情緒,從怪罪中開始保護自己 
重點3:不再恨自己,原諒自己的重新撫育
 

8759.jpg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先給結論:神書!
建議大家都該買來看,尤其已經進入伴侶關係者
232649.jpg
本書1992年出版,作者蓋瑞巧門博士研究人類學,並為當時的教會輔導。
為了回答眾多人提問:「為何對方結婚後就變了樣?」,他使用了語言學的比喻,即「人們說著不同的愛之語」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讀後心得

我們都該找人聊聊,真的!因為人類從不能單獨存在,在關係連結裡才有成長動力

1582.jpg

這本書的作者,從明星編劇轉讀醫學院,出來開業當新手心理師,她那時已35歲,有8歲兒子。因為交往兩年的男友無預警分手,個案又棘手,所以她同時也找了另一位心理師為自己諮商。
事後她獲得靈感,覺得該把一切記錄下來,於是雙重對照的故事環繞著主題:『無論是誰,即使是心理師,都該找人聊聊,因為我們都是在與他人的連結中才能成長』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偷內衣、聞內衣』的人是心理病態嗎?

/tmp/php1a1LpQ

『偷內衣、聞內衣』的人是心理病態嗎?

我先把「病態/變態」放在一起用,畢竟它們的定義很像。
病態,會讓人想到什麼呢?殘忍、無情的殺人犯?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不管是在心理發展或身體節奏上都是關鍵,萬物皆有時,揠苗助長不得,然另一方面,不能強迫卻可以「訓練」,時間允許我們利用意識調整節奏,讓身心處於更舒適的生長環境。
本書是繞著「時間」兩字來寫所有的養生概念。以下是我所做的重點摘要,並用自己的話串起來,與大家分享。

/tmp/phphK1qB4  

分析一個人,簡單說,分為「生理」、「心理」及「身體」三部分。心理發展上,我個人則簡略分為「認知」、「情緒」及「依附關係」等三系統。
「身體」是生理與心理的中間媒介,也是表現的場所,幾乎是溝通時人與人之間連結的工具,如肢體語言。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本以三種項度來形容情緒在「非口語的溝通元素」的書。底下分為三類指標:身體外部反應(肢體語言和動作)、內部感受(深藏體內的反應)、心理反應(思緒)。

/tmp/phpkKGMFF  

「我很生氣!因為…」這類描述情緒因果的直述句,通常需要刻意去覺察與整理,才有辦法從口語表達。
可是若只靠對白,只是字詞的認知,將無法創造完整的情緒「體驗」。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劇情大略:

離家出走來到東京的女高中生沙優(17歲),未成年又無處可去,她提供做愛與男人交換住宿,直到他人覺得風險大於利益時,沙優就必須再流浪尋找下家。

被稱為大叔的吉田(實際上26歲),在告白失敗後那晚撿到她,帶回家住,展開一連串的普通生活。

原以為是搞男女曖昧的故事,結果是勵志成長類,逼近(心靈上的)寫實。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我的生命作對照,是阿妮瑪的英雄這一段,是替我解釋了那時生命轉折的好詮釋。

/tmp/phpHLh7At  書中螺旋上升(非直線)概念的生命階段

#看書心得,用我自己的理解與詞句來寫。

莫瑞以榮格的深層心理學(往內探究)觀點,提出「男性自性追尋的五個階段」
要瞭解這個概念,我覺得大家可用『艾力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八階段』作為對照與呼應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亞斯人來到地球:與兒童、青少年、成人亞斯溝通的心理書》110/03/05(五)上市囉!🎊🎊🎊

本書推廣對象:全人類

即使不是亞斯或非亞斯家庭,裡面也有社交世界的生涯對照,迫使我們觀看習以為的日常,不能說人際互動「本來就是這樣」。

本書特別適合給照顧亞斯的家庭及亞斯人,以系統觀來介紹:身體感官、認知、情緒系統,以及當亞斯特質擋住「情緒系統」(本書稱為「情盲」)時,亞斯對於自我、人際和社會又會怎麼認知與解釋。瞭解與接納一些無法改變之處,就必須繞道,不要強行,另一些可以改變之處,則需搭配神經系統的訓練使之習慣化,而非「心領神會」自己頓悟。

%2Ftmp%2FphpZAkSS6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年1月17日下午2點金石堂信義店,林仁廷心理諮商師新書分享會

洽詢電話:(02)23925338分機16或網路報名:https://forms.gle/mmXWWrnpsv81CCkt6

/tmp/phpnBVJDx/tmp/phpsXmdIC/tmp/php4PS4dY

分享會內容:

《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是書中文章句子,也是我人生經歷的發想。既然不是明星,一舉一動自然不會有人注意,與其空想別人怎麼看,不如認清事實「其實根本沒人看」。沒人看就不用在乎,放心「做自己」,取回對自己正確的評價。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測驗怎麼來的?從這工具的歷史發展來看,它是應付當時什麼社會需要,又如何演變,有無政治、管理或規訓立場…多認識工具本身,就能判斷我們需不需要,又為什麼需要,讓它為己所用,而不是被它框定。
張老師月刊2020.7專題「是人格還是標籤?重新認識心理測驗」,對心理測驗的概念寫得清楚易懂,稍有心理學背景的會很有收穫,一般大眾則能打開對心理測驗的神秘面紗。

/tmp/phpdQPX4H
我自己閱讀四篇專欄文章後,用自己的話組出下列重點:
1.心理測驗在施測時有四個不同類型,以不同方式收集不同資料。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嫉妒情緒」是比較來的,表示我們「狀態比別人差」,所以向上嫉妒,要承認此事很難,會同時感到自卑、挫折、低人一等的難堪,且陷入否認、壓抑、排除的負面行為化。
嫉妒不會莫名其妙發動,我們不會對無所謂的人事物產生嫉妒。因為羨慕、想要、擔心失去,「嫉妒」才會出現,它是人類必備的情緒,能轉化為「幹勁」、「不服輸」、「我也想要」的動機與行動力,讓自己也能變成所羨慕的那樣,若放在愛情裡,嫉妒也是種自我覺察,讓吃醋來改善愛情關係。 

/tmp/phpiPmOGC

童話《北風和太陽》,他們為了比賽誰的本領強大,以脫掉路人外套為證明展開競爭。北風使勁全力吹襲路人,殊不知強風讓人寒冷,反而雙手環抱更緊抓衣服;太陽則相反,它只讓自己發光發熱,路人覺得溫暖,自己脫下衣服坦誠相見。
這則童話放在人際互動裡也有它的隱喻。太陽贏了比賽,北風會不會因此感到嫉妒?其實會,真正心服口服的人很少。「嫉妒情緒」是比較來的,表示我們「狀態比別人差」,所以向上嫉妒,要承認此事很難,會同時感到自卑、挫折、低人一等的難堪,且陷入否認、壓抑、排除的負面行為化。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個人覺得有兩部分與其他書籍不同,並值得讀者細細了解。
1.什麼是「特教觀點」?
社會對於障礙的身份認定(同意他有不是故意的、無法控制的先天困難),其實都憑第一印象,但如果一個人外觀一般、說話一般,但其實他的內在剛經歷一場混亂風暴才輸入輸出呢?
也有DCD(發展性協調障礙)的作者曾言在未調整前坐或站都是問題、常用力過頭、只能綁右腳鞋帶左腳都綁不好、視知覺顫抖(看書只好速讀,因撐不了那麼久)...這就是「特殊教育」的觀點,面對有著特殊障礙的兒童或成人,必須知曉他們內在運作的心理歷程,同樣一組輸入輸出而有的動作「耗能」不同,不能用一般標準等同視之,也不能用一般的教育方式達標。
2.當事人接納障礙身份的心路歷程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起鬨是?
你曾看過情侶當場求婚嗎?女孩露出驚訝的表情,而群眾起鬨鼓譟「嫁給他!嫁給他!」你會跟著說嗎?
/tmp/phplF0scK  

起鬨也是群眾心理行為,發起者鼓動群眾一起推看似善意的事,群眾無須負責,也以為是在做好事,但這可能只符合發起者的利益,以及群眾潛意識裡各自的盤算(看好戲?)。女孩是驚喜還是驚嚇?在當時情境已騎虎難下,有可能出現被迫接受還得感謝大家的心理錯亂。多數人一起做的行為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個人很難脫身。
人類是群體性動物,個人從屬某團體好處多多,生存率提升,心理也有歸屬及安全感,順從群體有好處,可從中參考他人行為,學習未知事物,萬一群體作錯其責任也是分散的,真要追究,就追究為首的吧。群眾心理現象最先由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勒龐(Gustave Le Bon)於1895年提出,他認為多數聚集的群眾都屬「烏合之眾」,是暫時性的團體,是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盤散沙,這群人很容易被驅使盲動。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貓頭鷹診所  一書推薦序

「心理師,我喔,憂鬱症二十多年了。」60多歲婦人在我社區駐點處開頭這樣說,她帶著疲態、神情沮喪,她說是公衛護士邀來的。婦人不懂什麼是諮商,以為來看病,她描述了好幾條憂鬱症狀,期待在典型醫病模式裡得到處方,公衛護士則相反,以為諮商很神奇,把人送來就可以神奇治癒。
心理諮商不是這樣的,心理師不是看病,是看「人」。我對人有個假設,他們出生時並沒有憂鬱症,60多歲婦人在童年期應該也是對世界感到好奇和興奮的吧,那麼,是什麼讓她變成我眼前這位失去動力的人?她的成長過程怎麼了、她的性格本來是什麼、她經歷了什麼又克服了什麼…我都想了解她的生命史「她是怎麼成為她現在的樣子呢?」這個疑惑一出現,充滿好奇與同理的問題就會湧泉而出。所以心理諮商是在「認識她」,而「傾聽她的故事」本身就有療效。
精神病是壓縮的名詞,是人的內在狀態,包含生理面或心理面,被巨大矛盾與衝突掩蓋,又無法解決,最終逃避現實所產生的結果,但絕對不是「瘋子」。精神病人為了生存,會繼續以各種間接方式,跟外來的、內在的負面形象作戰,這顧不了社會常規,旁人才會覺得他怪怪的。沒有人想要生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這狀態,當一段感情讓你又愛又恨卻也離不開時,不正也在瘋狂的線上擺盪,當局者迷。但好險,那時有人拉了一把,因此回到現實。
心理諮商也是那個拉你一把的人,是協同作戰的神隊友,沒症狀來談也可強身,只可惜社會認知不夠,多數人還是以為來心理諮商就是有病。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善良的老鞋匠靠著做鞋子維持生活,可是年紀越來越大,再也做不出那麼多鞋了,家裡越來越窮。

最後,窮到只能夠買做一雙鞋子的皮(原料),他們很擔心未來如何生活,但也沒別的辦法。老鞋匠把剪好的皮放在工作台就上樓睡覺,第二天發現工作台上放著一雙被完成的新鞋,而且手工精美,也賣到了比平時高一倍的好價錢。

扣去生活費,鞋匠拿賺到的錢再去買新材料,連續幾個星期同樣的事一再發生,放幾份材料就出現幾雙精美鞋子,賣到的錢越來越多。老鞋匠夫妻終於脫離貧困,他們決定找出是哪個好心人幫他們做鞋的。

某天夜晚,他們關燈裝睡,悄悄起床查看,發現兩個手掌大小的小精靈在幫忙(一胖一瘦或一高一矮,個性相異),老鞋匠夫妻看到小精靈們衣服又破又舊也沒穿鞋,他們決定報答這兩個精靈。

老鞋匠夫妻做好兩套衣服鞋子放在工作台,當晚兩個小精靈收到禮物好開心,之後便不再出現了。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