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目前分類:雜誌、網路專欄發表 (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鬼打牆蠻常發生的,不只是談戀情。

愛與被愛是一體兩面,如果你過去缺乏被愛、感覺孤單,現在可以選擇「先去愛」,從付出與服務他人中學習同理與行動,從對方回饋中感受被愛;如果過去你總是在照顧人,那麼你要練習「被愛」,對關係信任並有所要求,懂得重視自己。如果還是覺得鬼打牆,找不出原因,請找專家幫忙,到學校諮商中心預約晤談。

鬼打牆的戀情是一種訊號,提醒我們此路不通,得停止陷入一直用力的盲目,回頭釐清因過去受傷而有的鬼遮眼,有意識地學習新的方式打通那堵牆。當你心中誕生自己生命的導演,關係模式就不會隨命運擺盪。

TSJ93_punsuka20150208091008_TP_V.jpg
圖/pakutaso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沒人看;何必管座位有限,反正不會坐滿;何必管聖誕節新年,反正沒有伴;何必管購物節折扣,反正沒有錢...

越寫越厭世,差點忘記本書是「激勵人心,做自己」的書,心理師【新書宣傳】--『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

109/12/24 各大網路書局開賣

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jpg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性擇偶困境:社會轉變,女性不用你照顧。男性位置很少變動,他們一方面已沒有經濟上的絕對優勢,一方面在建立關係時仍以照顧文化為準則,因此有些男性繼續遵循傳統,以為用錢可以討好女性;有些男性開始學煮飯、整理打掃等居家技能,轉向在家務上照顧女性。現代男性實際上該學的是「照顧自己的情緒」,以平衡過度追求外在成就,不過目前的學習模式男性不太買單,例如「有情緒就哭出來」,的確哭出來會舒坦許多,然哭完後男性易有罪惡感(對自己的軟弱感到羞愧),也害怕被社會嫌棄,這是潛意識枷鎖

想戀愛要有人生勝利組的條件,「進入關係」與「高經濟水準」掛鉤,否則自己就是個沒人愛的魯蛇。男性在這樣的處境中,該如何是好呢? 

/tmp/php2U22vm

      志明和春嬌在公司認識,春嬌是外聘的兼職人員,志明則是她們的小主管。志明和春嬌私下曖昧,感情未定局是因春嬌這半年要準備三種考試,某天,春嬌開心地說這些考試她都通過了,考到專業證照、之後要讀碩士班,而考上的公務人員資格則先保留,待學校畢業後再分發。
  志明替春嬌高興,同時也感到隱憂,因為不久的將來春嬌在專業上和他同級、學歷比他高,畢業後當公務員穩定升遷、收入也比他高,那麼,他要「憑什麼」照顧她呢?志明感覺自己配不上春嬌,對愛情退縮,為了春嬌的未來,他主動提分開,這讓春嬌百思不得其解,她覺得可以互相照顧,條件不是問題。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好的政見吸引選票?民眾會理性衡量各方案,挑出政見最符合他們利益的候選人?不,實際競選時並非理性決策,而是走「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民眾會根據自己認定的某些特性,將自己歸到特定團體中,並據此分成自己所在的團體(我們、自己人)及非我族的團體(他們、不理性的人)。競選談政見只是其次,多是靠撩撥民眾情緒,打造與他們的連結,形成團體,造勢的關鍵是「情緒認同」。

本文同步刊登:2019.12.18.【臺北市圖終身學習刊物18】政治上的群眾心理

20191013_232454  

一、造勢場

選舉的造勢夜,志明在熱烈掌聲下出場。志明是A政黨所推的候選人,為了親民,他穿便裝,捲起袖子,發表簡單演說。如果單聽政見,會發現那是模糊、廣泛且空洞的口號,但志明不在乎,他遵循著政治演說的劇本『三種順序』,一說「你們」,表達看見、肯定、體恤台下民眾的感受,替他們講幾句生活艱苦的心聲;二講「我們」,強調自己與團隊的特殊性,描繪未來願景,可是現在對手黨總在抹黑;三是總結「攜手同行」,重複表示台上台下一條心,就能一起突破僵局。演講結束,主持人喊:「讓我們一起用選票把志明送上政治殿堂好不好?」,除了「好」,還有人說「凍蒜!」,群眾激動起來,不由自主地「凍蒜!凍蒜!」。志明深受感動,再次拿起麥克風,手勢向前:「為了鄉親,我絕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群眾更歡呼激昂了,彷彿全世界只有他們是清醒的。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瞭解路徑後就會知道,真正要關心當事人的方法,並非抹掉路徑的尾端,也就是「想自殺的種種思緒」。畢竟,那些感覺對他而言確實是真實的,就好比過去累積了太多情緒與無助,又在最近加了一根剛好超過容量的羽毛,就引爆了。

捷思路徑是單行道,當人的情緒太滿時,腦袋就沒空間想其他可能性,我們必須將「自殺、憂鬱、習得無助」視為當事人的「既定事實」,而我們能做的是:

1. 接受:接受此時此刻,接納並允許他釋放情緒(把他說的「死」視為「痛苦情緒」的代言)。

2. 與他對話:詢問對方「那些(想法)是怎麼來的?」並且回應、整理,他才有機會聽進「天無絕人之路」這句話。

自殺是最後的結果.png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一詞帶有失能、過時與多餘的隱含,不僅是社會看待,當事人自己可能也這樣認為,人微言輕,孤單寂寞沒有功能,常忿忿不平或憂鬱無望,索性就一直躲在家裡。
.
然老年不一定需要被照顧,多數長輩其實生活可自理,關鍵則必須是處在他自己熟悉的空間,例如祖厝、長年居住房子及周遭環境。熟悉的空間可以彌補身體老化所帶來的不安,增加自主感,建議子女協助時以改善居家條件,增加自立空間為優先。
.
本篇算是投稿風傳媒最熱門文章,兩天內就遠遠超過過去投稿的文章總和閱讀數...不知原因為何,是需求的原因嗎?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恭喜你要畢業了。畢業後就是新的里程碑,離開別人幫你設計好的生活,準備進入社會。畢業後人生就要自己規劃了,沒有人會幫你安排課表,你想好要怎麼生活了嗎?

社會教育的設計青黃不接,學生身份時把你當成不會思考不懂決定的孩子,諸多學習都是填鴨式,當你離開學校後,又瞬間把你視為成年人,覺得你應該什麼都懂什麼都要想得周全,彷彿果實落地一聲突然成熟,而不是漸進成長的。因此「從畢業」如何銜接「出社會」,絕不是只有「找一份穩定工作」而已,認真來說要面對的議題應該是「生涯規劃」才是。

先想像一個畫面:『未來五年後的你,在做什麼?』

我不是單問職業,而是你的工作內容,做的如何?有什麼成就?工作時間?其他專長、興趣?另一層是你的生活,你住哪?房間格局擺設?下班後都怎麼安排?休閒娛樂?關注的社會議題?

「生涯」分為兩個面向:「如何工作」與「如何生活」,就讓我以一個心理學大叔的資深社會人身份來跟你們分享吧。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戀物」是每個人發展自戀的過程,也許就不必太驚慌,可以練習與之共處。

一種症狀的表現或許正在提醒我們此刻缺乏什麼,如果嘗試打破人際孤立、練習在關係裡表達、學習社交能力,就有機會發展新的未來與可能,而不是被動地讓生命自己找出口。

2018.6.29.刊於【關鍵評論網】關鍵醫學院(五):從《白蟻》剖析「戀物癖」患者的內心世界

DSCN1112.JPG

什麼是戀物癖(Fetishism)?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諮商裡,說謊也是一種指標

在諮商過程中,「拆穿謊言」向來不是工作的重點。,提供足夠安全的洞察與信任關係才是。

專訪諮商心理師林仁廷        ★採訪: 賴姸延      宣傳網址(非全文)https://ez2o.co/84qT3

20171025.jpg

「其實,諮商裡的謊言並不常見,若個案主動來,通常就不會說謊,假如是別人逼他來,他自己並不想談,就可能使用謊言。」是大專心理師,也是社區諮商心理師的林仁廷,直白而簡要地說出自己的看法。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些和維生有關的食餌情事,可能危害生命的事件以及其他凡是和生存相關的,貓發揮的記憶能耐自然不同。」加藤由子在《貓咪博物學》中提到她的觀察。動物如此,人類何嘗不是,記憶從來無關真假,記憶只服務我們的生存,情緒影響記憶內容,而潛意識動機影響記憶虛實。

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電影是一個最好的說明,同件事如何發生、說了什麼話,參與的每人說法不同,因動機不同,都要講最有利自己版本的故事,不讓人瞧不起,武士、商人、商人妻都為了名聲,看見一切的旁觀者也因偷了武士的劍而掩蓋事實。這很難判定說謊,或許他們對自己的記憶與認定就是如此,公堂上杜撰如真實,法官也無法判定「誰在說謊」。旁人無從真正得知誰是受害者、誰是加害者,卻很容易誤入誘導陷阱,我們通常同情弱者,也就偏信他們的故事版本。

我們對自己的記憶也是如此,情緒糾結會掩蓋回憶或創造故事,而「說與不說」也昭示著意識背後的隱藏版故事,這是社會生存的必然反應。

1990年,心理學家羅芙特斯(Elizabeth Loftus)為某案作證,女兒指控63歲父親在二十多年前強暴她好友並殺害棄屍,指證歷歷,細節都記得,然而羅芙特斯告訴陪審團,她的實驗證明人的記憶未必可靠,問題不在她這個人,而是記憶運作的必然,時間一久,不僅會遺漏,甚至會虛構,不能沒有其他證據,僅靠當事人敘說就判定。

2018.3.3.刊登於【關鍵評論網】:大腦中的「羅生門」:形塑出最有利自己版本的回憶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謂「夠好的父親」呢?

現代父親當然也要共同育兒,不過父親育兒仍有別母親,對孩子來說,父親是第三者,屬於社會關係,甚至是來搶奪母親的,此心理過程佛洛依德稱為「伊底帕斯情結(戀母情結)」。『父親』身分不是在孩子出生那一刻就有的,而是關係建立中一步一步揭示、宣告、成立的。父親的家庭位置,在遠古時代是對外的狩獵者,他提供食物、提供保護,以及最重要的技能傳承--教導他的孩子學習如何狩獵。父母親各司其職,孩子依附母親在保護中長大,而父親的責任是帶他走出家庭、進入世界。

2018.1.18.刊登於【關鍵評論網】:男性育兒的獨特性:如何成為一個「夠好的父親」?

IMG_20160214_125943.jpg

「夠好的母親(good-enough mother)」是英國心理學家溫尼考特(Winnicott)提出的概念,他認為在母嬰關係上,只要母親足夠敏感和穩定,可以滿足嬰兒生理和情感需求,那就夠好了,其餘條件都不是必須,不需戰戰競競當個完美的母親。「關係」這件事,母親有著生理哺育及本能的協助,是嬰兒最初的重要他人,她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孩子也以同樣眼光回應,並逐漸從共生關係裡分離、發展「自我(self)」概念。David Brooks在《社會性動物》對此寫道『…最初的愛是另一個人給予的愛,嬰孩用母親賦予他的形式去認識自我,多年後,他才能用自己的定義去認識自我。』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同步發表於公益交流站2018.1.2.  http://npost.tw/archives/40343  

許多當事人都曾使用心理諮詢專線,然多數反應不佳,他們認為傾聽得太少,電話那一頭往往聽不到一半就急於給予建議、勸導要放下,甚至爭論、批評,說他們明明可以改變,為什麼不去試?打諮詢電話的結果卻讓人更加難過。

也或許是在電話中沒有得到安慰的人才會到我這裡來抱怨,樣本不準,我相信心理諮詢專線仍照顧著許多不願/無法出門就能找到人說話的需求。我曾是專線的志工訓練的講師,多數志工受訓長達 60 小時且分階段核定,課程也有一定水準,然理論歸理論,實務演練時,大家都很緊張,或被喚起助人焦慮,或被情緒牽著走、忘記所學,習慣提供自己或聽來的成功範例解決問題,苦口婆心卻徒勞無功。

助人者需要長期的實務鍛鍊及自我覺察,臨場才會記得該做什麼、不做什麼,若要志工上前線,我都會強調思考「與當事人的萍水相逢,能做什麼?」其實能幫當事人緩解情緒就很棒了,不要期盼解決事情或指點迷津拯救對方,只做好「傾聽者」的角色即可。

DSCN3286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於控制及防衛,社會發展出刑罰與矯正的策略,原本為遏止犯罪的發生,然而因為無知與恐懼,矯正觀念延伸至一般生活,只要不符常規、影響大眾、情緒失控或跟不上發展進度,無法適應社會的人似乎都需要矯正了。然而表面上行為似乎可矯正,但我們忽略矯正背後「心理狀況被硬性調整」的現象,即「當事人不再有選擇權」。當大腦被強迫植入,他們成為良民,同時也失去了選擇的能力。

這三個故事的背景在美國,被矯正的對象多為青少年,因為青少年時期特有的叛逆、躁狂令大眾聯想到失控,認為他無法控制自己,於是發明幾種治療,從過去的歷史來看,那是1.「行為治療中的心理剝奪」,2.「腦葉切除術的生理剝奪」,以及3.「精神藥物是萬能藥?」。

前兩項為過去式,隨著醫學程度的進度,瞭解外在破壞的傷害可能遠大於治療,然而精神藥物是影響內在,一般人並不容易看得出來。在美國一直存用精神藥物濫用的問題,又特別拿來針對青少年,這種「行為改變的萬能藥」及「矯正」的心理概念,仍然延續著,而不是去思考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尋求快速有效的方法,可能有其社會心理與成本考量,如父母的知識、時間、與子女相處議題等,這是值得注意的,什麼背景條件下產生什麼樣的人民觀念。台灣現況則略有不同,由於精神藥物一項與污名標籤連結,認為神經病才吃藥,問題反倒是「過度懼怕藥物」,常常拖到最後一刻才願意就診。

無論是哪種方法,都只是治療工具,工具端視人的觀念來使用,當我們使用「矯正」的觀念,就會衍生這些故事。

本文同步刊登於【關鍵評論網】2017.1.5.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869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刊登於公益交流站網站2017.9.29.:http://npost.tw/archives/37524

弱勢不單指「窮」,而是孤立無援,無知、處處受限、沒有人教、沒有資源,錯誤使用、耗時耗力,條件連動下的性格被動、保守、消極,偶妄想一步登天不計風險,使自己陷入危機。弱勢有五軸度的孤立,以複數發生,也互相關連,都是「失功能、退化」的結局,惡性循環,最後絕望及自我放棄。「認為自己不可能」是避免重複挫敗的精神保護,退到底就是身心退化及精神疾病。

此時他們需要什麼呢?是探索真正的自我或覺察情緒這類抽象的東西嗎?不是的,這對他們是全新的體驗,不僅不熟悉,而且突然改變生活中任何舊有習慣都會是壓力而不願繼續。我覺得助人者可發揮談話技巧,鼓勵、支持、教育、指導或誘拐,先讓案主嚐到成功或好的結果/成就,恢復他的功能性,邊做邊學,他才有站起來的盼望。以社會工作的概念來說--「賦權/培力」(empower),恢復案主的自主性,讓他(1)對生活能掌握及獨立運作(2)能對家人/他人有貢獻。助人者所要看的,不僅是現場而已,不僅是某種窘境解除而已,人與人與環境的互動如此複雜多變,這便是社會心理學在談的,不要被自己專業框框侷限住了。

DSCN9000.JPG這似乎是比較新的販賣手法,讓人心生憐憫。

我所駐點的社區諮商是免費資源,但諮商次數以 4 次為限,來的人多數並非自願,而是由機構、公衛護士或精神科轉介,其中 7 成屬於「教育、經濟、資源及資訊獲取上」的弱勢(名詞由來詳見【諮商信念】弱勢:生存、生活、生命意義的順序)。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圈圈,是每個女孩在團體生活中都必須經歷的一大課題,說的嚴重點,那根本就是一場用友誼作為勝負關鍵的殘忍生存遊戲。透過這種方式,女孩可以建立起影響力、尊嚴,但也可能得面對種種背叛、謊言。…透過這些磨難,女生會慢慢認識自己,卻也可能從此迷失或否定自己。』

【公視畢業生系列】-「自然捲」 編導傅天余

DSCN0572.JPG

友情界線是浮動的,因為關係也不斷變化。

人際界線通常會展現在「生活風格」裡,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就是他自己的人格,展現了某種生活方式,展現了自己是怎樣的人及人際界線,預選了某些人會與之親近,某些人不會。以藝人黃梓茵(LULU)和林志玲為例,就給人很不同的印象。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輕易地忍受冒犯的父親,可能會聽到孩子譴責他不像個父親的風險。孩子對這個觀點的執著告訴我們,他們想要的安慰不單單源自父親的愛與正直,他們還期望父親是強大和勝利的。
--源自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父性》

2017.8.3.刊登於【泛科學網站】:在父性消失的現在,如何成為「夠好的父親」?

序: 佛洛伊德對父親失望的回憶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學家Gilligan認為傳統女性的心理被教育為關懷他人是首要,發展重心是「隨著成長,掌握所有情境,把自己溶於不斷擴展的關係脈絡網裡,並在其中維繫人際關係,保護依賴者。」

2017.8.11.刊登於【T談談專欄】:「女人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不是自我認同,而是關係中的自我...

pexels-photo-1759823.jpeg

●圓桌武士高文與老婦

故事開端於亞瑟王一次微服出行冒險的旅途,亞瑟在森林深處的城堡被稱作「死亡之斧」的高大武士要求決鬥。武士先讓亞瑟用斧頭砍自己的頭,他將武士一刀兩斷,但對方卻若無其事的站立並將頭顱重新按裝自己脖子,接著換亞瑟被砍,亞瑟知道自己上了當,但仍勇敢的伸出脖子迎對武士。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個女孩來心理治療,分手兩年仍無法忘懷過去,閒暇時都在思念前男友並為此所苦,心理師為讓她能真正的哀悼過去、重拾生活,便一起討論出某個儀式:「把想到的往事寫在卡片,並用不同顏色加以分類。」隔週女孩將卡片帶來,這是她每天花一個鐘頭回憶往事的成果,分為美好的、嫉妒的、悲傷的、憤怒的共四疊…她驚訝地發現,代表「憤怒的」那疊卡片比她原先預想的超出很多,此時她無須再為前男友辯護,而能自由探索真正的感受。

她們謹慎地點了火,一言不發地看著卡片燃燒。當火焰將盡,女孩平靜地說:「這樣真好,我的最後記憶仍有些餘溫哩。」儀式之後,女孩感覺可以重新出發,與人建立新關係了

2017.8.4.刊登於【T談談專欄】:【諮商信念】儀式的日常:生活裡的自我治療-燒掉→歸零→重新出發!

anthony-tran-vXymirxr5ac-unsplash.jpg

「儀式」可以治療創傷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所整理/相信的性別心理發展論述。

摘要

(1).道德發展論的故事,心理發展從男性中心到女性中心。(此段佔2/3長)
(2).現代人類心靈的複雜不再是單一向度,男女性心理的發展每個人都有,是光譜程度的混合,表現形式複合、互補、互相影響,像一鍋湯(一個成長故事)。若以中國式的譬喻來講,我覺得是一個太極圖的辯證發展概念,EX人際取向的我VS獨立的我。
(3).心理發展並非均衡成長,而是從性別核心往外發展,以優勢面偏頗成長,例如慣用手(右手)的概念,而「可以左右手同時精熟」的人其實是後天刻意練習的結果。性別心理發展也是如此,文化、傳統及社會的集體潛意識讓目前男性多數會順著發展男性心理優勢,而女性也是(當然也有反過來者,所以跟生理性別不是絕對相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人需要情感導師,而女性伴侶會是他最好的選擇及對象。若想要「理想的親密關係」,不要等待奇蹟,請女性運用優勢主動馴服男人。「馴化」是建立一種模式,讓男人攀附其上慢慢改變,男人所學的並非捨棄舊有,而是「面對愛人時懂得傾聽、自在表達及正確付出」,為兩人的親密關係加溫。

一定有人問,為何要女人主動呢?三島由紀夫說:「女人是愛的專家,男人是外行。」,在關係領域裡女人是專家啊,專家帶頭,又了解自家的男人,一定事半功倍的啊。

2017.6.30.刊登於【T談談專欄】:OK【女人心理】:如何馴服男人

20210214-DSC04937-1024x768.jpg

對女人而言,好男人已不只是做家事、懂得尊重、不以傳統要求女人而已,女人想要的,是一個可以跟她心靈溝通的伴侶。具體一點地講,女人需要的被理解與安全感,來自傾聽與談心、懂得親密需求及同理支持,然而性別教育的影響,女人所要的正是男人最不會的領域,小時候不會,長大更不可能自動會,多數好男人僅以他們認為對女人怎麼是最好的方式埋頭苦幹、用力去作,仍不一定得女人心,相反的,壞男人懂得女人心卻別有目的。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