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人不是只為錢而工作

認為人是為了金錢才願意工作的,稱為「經濟人」,然而究竟還要什麼,人們才願意積極工作?

廣播單元音檔:12分

202001.jpg  

「將月薪除以上班日,我都告訴自己每天來至少可以領多少錢,要不是這樣,我會馬上離職。」蘇姐說。
公司為減低人事成本,遇缺不補,還有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聽說公司為了要提升員工產值,最近又祭出績效獎金制,最佳員工拿大獎,表現不好則扣薪,搞得人心惶惶。工作只為了生存,讓蘇姐的心理越來越倦怠,身體健康也亮紅燈,工作效率低落。

認為人是為了金錢才願意工作的,稱為「經濟人」,然而究竟還要什麼,人們才願意積極工作?
1924年,美國實驗團隊選定西方電器公司的霍桑生產廠,打算從管理研究中找出提升員工產值的條件。研究者將工人分為兩組,一組調整廠內的照明亮度,一組則維持不變,他們預想,從兩組對照中或許能找到最佳的環境設計,繼而提高生產率。
結果怪了,實驗結束,兩組產量皆明顯提升。研究者再改變條件,這次把燈調暗,結果更怪,兩組產量還是明顯提升,而且產量比第一次結果更高。無論條件怎麼不利,實驗期兩組產量均不斷提升,研究者迷惑不解,宣告實驗失敗。

三階段實驗洞見員工心理
1927年後梅奧(Mayo)教授接手,他找到照明實驗的解釋,因為工人們發現自己成為公司遴選的被觀察者,儘管不懂用意,仍努力演出揣測上意,超越了燈亮不亮的限制。梅奧延伸此實驗到1932年,分別為階段一:「工人福利的調整」,從研究中找到改善環境、調整工作法、安排工間休息及休假、個人計件論酬,這些皆能改變工人態度,促使產量提高。階段二:「訪談實驗」,梅奧繼續就階段一的管理方式,與工人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現有制度的怨言與建言,共訪談了兩萬名。階段三:「群體實驗」,梅奧發現被評選的一個團隊產量竟持續低於整體水平,與照明實驗結果又大不相同,原來工人們也有「內群體制衡」,被評選的代表若超越團體表現,可能會讓公司改變績效標準而害到大家,因此他們故意減低產量。
這一整套的實驗後來被定名為「霍桑效應」,指的是「當被觀察者覺察自己正被觀察時,會改變言行、異於常態」。

顛覆老舊思維:員工是人,不是工具
「霍桑效應」就是「有人在看時,表現就會不同」,但結果竟大大顛覆當時的價值觀,過去的管理認為人是「經濟人」,以為金錢是刺激積極的唯一動力,然而「霍桑效應」證明人是「社會人」,遵從複雜的社會關係,想要工人積極生產或為公司效力,從「社會面」、「心理面」給予滿足才是王道。
心理面指的是尊重、安全感、參與感,而社會面指的是和諧、歸屬感,當然「經濟(薪水)面」基本條件也不可少。這表示好的管理方式不是單憑組織規範、職場倫理或金錢多寡,而應像霍桑實驗中那樣尊重工人及群體,讓他們參與決策,也照顧社會性需求。人性管理看起來像是繞路,卻是企業長遠經營的正途,當勞資關係共同利益,雙方都達到滿足,績效不用盯自然達成。
反觀近代黑心企業撇清雇傭關係,把勞工當「工具人」,以「軍事系統」權威命令、威脅生存,對工會挑撥離間,以「後宮甄寰傳設計」讓內團體勾心鬥角,這與霍桑實驗設身處地的發現,實在不勝唏噓啊。

202001張老師月刊.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