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本書重點簡化為三個大步驟:1.覺察「羞恥感」的影響  2.培育「心像」來幫忙  3.有意識的修復它

305228.jpg

最近蠻多書在談過去創傷,甚至是多重、複雜性的創傷—也就是童年時遭遇的虐待、忽視和家庭失能帶來的有毒壓力,會徹底改變大腦結構,談那些創傷來自何處(根本不是孩子的錯),但會對成人的現在造成各種潛意識的影響。
本書即以此觀點接續談--了解「發生過什麼事」之後,怎麼「自我修復?」
作者以強化大腦方式,重新學習壓力調節,以不批判、不咎責的反思模式,重建新的大腦連線反應,緩和童年逆境的痛苦經驗,化解痛苦的核心。
我把本書重點簡化為三個大步驟:
1.覺察「羞恥感」的影響
2.培育「心像」來幫忙
3.有意識的修復它
#覺察「羞恥感」的影響
童年成長在心理層面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給予-自我肯定感」
亦即「無論孩子如何,他都是受到無條件肯定的孩子」
自我肯定感來自照顧者對孩子正向語言、肢體擁抱、一起遊戲所累積產生
相反的,對孩子忽視、虐待、辱罵,讓他覺得怎麼做怎麼錯,就變成一種「羞恥感」--我不配活著,因為沒做對事沒用處
照顧者的價值判斷會內化成孩子的「內在父母」,於是不用誰說,孩子自己就會「討好他人、批評自己」,他自覺是羞恥的、無用的,所以勉強自己去做令人滿意的行為尋求他人認可,才有存活的感覺
要覺察這一塊的錯誤連結,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人必有價值,但有些父母有自己議題自顧不暇而不懂照顧天使,孩子才無端受苦。
 
#培育「心像」來幫忙
「如果你遭遇危機,但身旁真的沒有人在,你在心中會『呼喚誰』來陪伴你、照顧你或跟你說話?」
我會讓已過世的曾祖母重現我心,我也在其中重享她過去曾說過的話、相處的時光、肢體擁抱的感受,讓我知道被愛、獲取力量、度過難關(卡通不都這樣演,在主角落敗之時,他想起了誰誰誰說過的、做過的…然後他說「沒錯,我是這樣的…」重新站了起來)
曾祖母就是「心像」,是好的、正向的,你相信她會來支援你的,讓你覺得不孤單的過去形象(或者好的陰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像,總是有那樣的一個人,也許是父母、老師、親戚、長輩、同學、朋友,或者是某個「貴人」。看起來很正常的現象,但別忘記「複雜性創傷者幾乎沒有這種心像」,他的內在被破壞成「根本沒有人在乎他」…
因此作者教導受創者乾脆自行培育,想像一個「理想型態」出來,自己照顧自己。如果已經為人母或老師,也能用「理想的社會角色」去推衍,照顧一個孩子是什麼感覺。
孩子也有心像,他們使用了布偶、布娃娃的角色(結果出現窒友梅根)。
PS:我認為在亞洲文化中,是從關係裡求自我肯定,所以直接創造比較困難,建議可從為回憶中先尋「相對對你好的人」的範本去擴充,像是打工期間照顧你的店長。有人願意對我們好,都代表我們是值得的。
 
#有意識的修復它
這部分是應用題,覺察羞恥感將其分離,並呼喚心像來安慰與自我增強,用類似正念及冥想的步驟,在認知、想像中加上身體反應,將情感經驗重新解讀與收編。例如:過去的傷痛歷歷在目,但那只是感受、不再危險,我們接納當時的害怕、痛苦、尖叫,也理解當時的決定是最好的決定,擁抱內在孩子,回到現在好好過活。
在有意識的修復下,持續練習是刻意的,即準備好時你會說「OK,那來吧」
讓受創經驗在準備好的狀態下出現、接納、理解。議題及過程會重複出現,要花幾次整理,但一定會慢慢下降它的不合理恐懼,因為經驗記憶需要數次機會去自我調整,確認沒問題就會鬆手,變為成長的養分。
我想到一個例子,小時候曾在路上看過死掉的鴿子,血液凝固、有點腐敗,起初很可怕,但我沒立刻逃走,觀察了一下,是的它動也不動(廢話),那表示屍體雖然可怕但不會對我怎麼樣,再偷看一下後便起了好奇心(死小孩為什麼不回家?),站在一定距離外去觀察這個屍體,想了一些問題:「鴿子怎麼回事?」。我收編了這個經驗,不會遇到死屍就迅速逃走,還能觀察某些線索。
有用嗎?不知道。不過後來長出了替身能力,可能有點關連,大概這樣。(開玩笑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