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覺得有兩部分與其他書籍不同,並值得讀者細細了解。
1.什麼是「特教觀點」?
社會對於障礙的身份認定(同意他有不是故意的、無法控制的先天困難),其實都憑第一印象,但如果一個人外觀一般、說話一般,但其實他的內在剛經歷一場混亂風暴才輸入輸出呢?
也有DCD(發展性協調障礙)的作者曾言在未調整前坐或站都是問題、常用力過頭、只能綁右腳鞋帶左腳都綁不好、視知覺顫抖(看書只好速讀,因撐不了那麼久)...這就是「特殊教育」的觀點,面對有著特殊障礙的兒童或成人,必須知曉他們內在運作的心理歷程,同樣一組輸入輸出而有的動作「耗能」不同,不能用一般標準等同視之,也不能用一般的教育方式達標。
2.當事人接納障礙身份的心路歷程
作者被突然一個診斷打斷了他的期盼,從「再努力一點,就可以」轉變到「因為我有病,所以我不能」,從「不為」到「不能」是落差很大的自我評價。作者一想到要混亂過生活一輩子,悲從中來。
作者言真正的心路歷程是『診斷、衝擊、否認、生氣、絕望、重整、燃起希望』,提醒我們要有耐心等待當事人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接受它的時間。

/tmp/phpJNokAw  

ADHD,是過動症的縮寫,原意是先天性神經系統上的「注意力不足」
別小看注意力不足好像很沒什麼,其實生活中處處都需要注意力,外在的時間規劃、等待、訊息管理…內在的情緒解析、自我覺察、動力啟動。ADHD再分為兩類,過動型—衝動、三分鐘熱度、怕無聊停不下來;不動型—啟動困難動不了、分心分神、交代的事難以完成、拖延遲到;混合型—過動與不動交替出現。
過動特質是先天的,從小就有,個人其實無所覺,但生存方式會讓社會中的他人很有感,例如上個學忘東忘西,不是忘記帶去就是忘記帶回來,文具都是一打一打買,因為常不見(忘記在哪裡)。一般人的處理法是「叮嚀+記憶」,但過動者則需多一點設計,培養出固定步驟、固定位置,以「習慣」協助「記憶」,就不會受注意力不足的影響。「多一點設計」也表示「教養者會多一點麻煩」,因此若沒有對ADHD有所認識,所有人都會怪罪過動者「你自己的事為什麼不處理好!」過動者也沒辦法,不能控制的隱形障礙無法形容,最後也會認為是自己的錯,自尊低落,放棄自主順從他人,從此命運多舛。

目前ADHD的相關書,多來自國外翻譯,但畢竟不同台灣社會文化,環境是否友善、大眾對相關知識的普及程度、尊重與標籤化都有差別…書籍《我是特教老師,我是ADHD》是國內由當事人自己(非醫生或心理師)所寫的書,較少專業術語和抽象語彙、淺顯易懂,讀起來很熟悉也很實用。書籍有四大部分:一、ADHD未確診前的成長過程。二、接受「原來我是ADHD」的心路歷程。三、ADHD的行為表現與相對應的方式,也有給教養者的建議。四、ADHD的人際情緒議題,與前一章相同,但多探討人際面如何相處。

我個人覺得有兩部分與其他書籍不同,並值得讀者細細了解。
1.什麼是「特教觀點」?
社會對於障礙的身份認定(同意他有不是故意的、無法控制的先天困難),其實都憑第一印象,如「喔,我看到你缺了一隻手,所以確實有障礙、做事不方便…」,明顯可見的多來自肢障、唐氏症、傷殘…等類,有些人則看「行為表現」,像是逕自在路口胡亂指揮交通不修邊幅的中年人,以不符社會表現與無畏他人眼光做判斷。第一印象有時會過度標籤化而忽略他們發揮了其他特質的更佳效能,僅落在刻板印象的無能。
另一半類型的障礙則是看不見的,來自內在的生理性、神經系統,以聾人來說就很難立即發現,必須互動後才會覺得怪怪的,而最最困難的則是像過動特質、亞斯特質及書裡說的DCD的診斷,這是「溝通訊息輸入與輸出過程被限制」,是即使互動也很難去確認的隱形障礙。
DCD(發展性協調障礙)是細部動作的處理能力不協調,包括平衡感、視知覺、肌肉張力、核心與背肌能力低落,手部小肌肉未分化(所有指頭一起工作),身體跨中線困難,及感官刺激過量的壓力。這些「神經工具」造成外部行為無法協調,也會對內造成動作想像、計畫、學習、執行等各方面「心理學習工具」的障礙,如作者說她無法在心裡形成一個畫面。
如果一個人外觀一般、說話一般,但其實他的內在剛經歷一場混亂風暴的輸入輸出,作者曾言在未調整前坐或站都是問題、常用力過頭、只能綁右腳鞋帶左腳都綁不好、視知覺顫抖(看書只好速讀,因撐不了那麼久)…這真是「不說你不會知道,說了你就知道」,如此寫實的描述,我想這就是「特殊教育」的觀點,面對有著特殊障礙的兒童或成人,必須知曉他們內在運作的心理歷程,同樣一組輸入輸出而有的動作「耗能」不同,不能用一般標準等同視之,也不能用一般的教育方式達標,因為輸入輸出管道有異,我們才要特殊對待,並以「通用設計」的方式補強不能用的地方,截長補短發揮他們較優勢之處(代償作用)。
這也顯示我們「平常所擁有的完整系統」多麼珍貴,實在要感恩。

2.當事人接納障礙身份的心路歷程
社會所教導的「意志力」、「努力認真」、「用心苦心」就有回報,本來就過於簡化,投入努力是發動成功的基本點數,但不一定成功,因為要成功是整個系統各元素共組的結果,但只要不努力,只要少一個元素,成功必然不發生。
作者被突然一個診斷打斷了他的期盼,從「再努力一點,就可以」轉變到「因為我有病,所以我不能」,從「不為」到「不能」是落差很大的自我評價。作者一想到要混亂過生活一輩子,悲從中來。
作者反問醫生:「你為什麼診斷我是ADHD?」
醫生:「你還記得嗎?當初是你走進門診告訴我你有ADHD的啊!」
作者心想:「如果我告訴你,你就下診斷,那還要醫生做什麼?!」
作為一個心理師,我也被很多有特質卻不接受的人這樣嗆過,多次以後才明白,他們雖然這樣問,卻很希望這個診斷是錯的,那麼他們就不用再被這標籤所苦。
這值得大家深思,就像我們也不願當特異份子一樣,當一個身份被診斷被明顯與一般人區隔開,想當然爾一定不接受,尤其是青少年和成人,他們更會誤解為「失能者」或「病人」而抗拒這個診斷,埋怨「為什麼是我有這些….」而不願用輔助方法硬要用意志力去撐,最後挫敗不起無法收拾。
作者半信半疑持續一年,加上各項實驗與殘酷現實後,最後才真的面對自己是「真的是ADHD」的現實。作者言真正的心路歷程是『診斷、衝擊、否認、生氣、絕望、重整、燃起希望』,提醒我們要有耐心等待當事人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接受它的時間。

以作者的話當結尾
『在這裡我要強調一件事,許多障礙可能都會有某些類似的行為表現,但是造成相同行為背後的因為卻大相徑庭,因此全面觀察孩子的優劣勢,並透過孩子的障礙來認識孩子,發展孩子特有的代償方式,這才是更加重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