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驗怎麼來的?從這工具的歷史發展來看,它是應付當時什麼社會需要,又如何演變,有無政治、管理或規訓立場…多認識工具本身,就能判斷我們需不需要,又為什麼需要,讓它為己所用,而不是被它框定。
張老師月刊2020.7專題「是人格還是標籤?重新認識心理測驗」,對心理測驗的概念寫得清楚易懂,稍有心理學背景的會很有收穫,一般大眾則能打開對心理測驗的神秘面紗。

/tmp/phpdQPX4H
我自己閱讀四篇專欄文章後,用自己的話組出下列重點:
1.心理測驗在施測時有四個不同類型,以不同方式收集不同資料。

(1)能力測驗—EX智力測驗

(2)偏好測驗—用很多形容詞讓你二選一

(3)投射測驗—看圖說故事的測驗

(4)聯想測驗—類似自由聯想,從內容去推當事人的心理特質。


2.正式的心理測驗設計,需要「客觀」、「標準化程序」與「量化」,不是坊間趣味性心理測驗可比擬。1905年第一個心理測驗產生,是比西智力量表。

3.「測驗準不準?」只要給予模糊、共通性的人格描述,多數人會與自己的遭遇連結,找出情境做為線索,進一步促發與選擇性記憶,於是「感覺都在說自己」,覺得被說中,覺得很準。這是「認知捷思」的一種。認知捷思可讓人快速反應,然缺點是,不會調整自身的認知結構,而直接否定外部資訊的正確性(否認、防衛比較輕鬆。EX:這都是敵對政黨幹的好事)。很多心理測驗結果都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4.分類、標籤、歧視?
人們在測量上的表現只是其行為的取樣結果,並不能代表他全部。
但過去智力測驗推行的結果,將人分成不同等級:高分就優秀、低分就智障?其實是一種階級制度的複製,可勞動階級因資源匱乏會有很大比例在智力測驗上(能力測驗)表現不如上層階級,非常吃虧;也造成人們為了取得優勢,於是一窩風上潛能班,以便有好的智力表現上資優班,忽略了發展中其他情意能力的開展。不僅是測驗,人們生活中也會用膚色、種族、性別來做社會分類,所有的分類如果動機不良,都是歧視。

小結:
你做心理測驗的動機是什麼?
你該用什麼心態來看待測驗的結果(它只是一種工具)?
結果參考就好,作為討論的素材,進一步思考「你到底要的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