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就像衣服上的標籤,是種說明。標籤的意涵應為『那個人常會這樣展現,所以我們可以怎麼因應。』「標籤化」的含意是,「標籤=那個人」,不會再改變,而被貼的人自己也這樣認為,最後陷入挫折深淵。請注意,人們的「標籤化」把「特質當成疾患看待」,變成了『那個人就是失控,所以我們快逃、躲避、驅除。』
「標籤化」被濫用,大家無力阻止,只好封口不提,導致求助者害怕聽到這種說明,而助人者也害怕使用(也怕被貼上「標籤別人」的標籤)。
繪本:《你很特別》
我真的發現很多人對於「標籤」是反感、抗拒的,尤其在心理諮商或醫學診斷這一塊,無論求助者/病人/心理師/醫師。被賦予標籤的同時,被賦予的那個人「彷彿就被判刑了」,以致於有股潮流在反標籤,因為「標籤一出,誰與爭峰」,就是沒辦法脫離標籤認定人的念頭。
真的是這樣嗎?所以只好絕口不說「標籤」,不要論斷人,然如果是「謹慎確診後的標籤」,也代表那個人從此不得翻身了,因為確診後的標籤無法更動。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認為,要指教別人的網路文章,除了資訊的是非對錯,「好好表達」也是重要的,重點不在作者願不願接受(畢竟也管不了),而是好好的、條理的、憑據的表達,其他讀者就會知道,「啊,原來,還有這樣的觀點…」
無論事實如何,網路禮節都是重要的。這個「禮節」,意指先搞清楚自己怎麼了?確認後再適度表達。情緒被調理後的表達,通常都是理性的,也容易產生正向對話。否則網路匿名性的關係,留幾句不負責任的衝動評斷,誰不會呢。
網友私訊對文章留下批評:(下為編例)
「本文欠缺同理心,因為事情不是這樣,這只是可能之一,可見作者本人歷練不足不懂全貌…你知道還欠什麼嗎?你有試著去體會嗎?」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柯文哲只是亞斯個例之一」,焦點放在「亞斯特質」的進一步理解,從柯文哲的個例去探索,主動型的亞斯人會走出自己的路:部分還是亞斯,但部分有自己的特色。
因此,「柯文哲到底是不是亞斯?」不是二分法的討論,而是藉由此事讓社會大眾更正確認識何謂亞斯特質與其主動性。
或者更實務一點,「人性」是共通的,我們進一步該探問的應該是「這個人想做什麼?表達這個的意義何在?」,是認識眼前的「這個人」而不是「XX特質」,如此,父母才知道怎麼進一步協助孩子激發主動性,如此,朋友之間才知道怎麼進一步溝通。
2019.9.5 文章發表於《太報》「柯文哲到底有沒有亞斯?」從柯文哲的個例進一步認識亞斯特質的主動性
圖片來源/柯文哲Facebook粉絲專頁
台北市長競選時,柯文哲不同以往政治人物的言行引起社會大眾對「亞斯特質」的關注,甚至帶給兒童亞斯的父母一些希望,然近期2019年的表現,他的主張與說法衝突過去的價值,且失言時會說「我柯文哲講話就是這樣,高興不高興隨便你。」事後則表示「當然有時候我們用字不精確、用詞太狠,我也坦白講,我不是一般的、你們平常看到的政治人物…」,這讓部分民眾認為他以「我有亞斯伯格」的理由模糊焦點,也加深了社會對亞斯人的誤解與貶抑,以為亞斯特質有這樣的個性。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兩項能力,是我人生的省悟,大家都可以擁有的:
1.主動性:對於環境或際遇給的一切,不要只是被動接受或抗拒。我覺得可以練習在這些限制中「找到自由」(先搞懂限制是什麼),運用上述工具「創造有趣的過程」(不懂就請教別人吧),最後才是問題解決。
2.使命感:這比較像是我對社會的貢獻是什麼。也不用什麼偉大的發明啦,在網路時代,都可以「分享」我們在任何領域的心得與眉角,讓別人少走冤望路,我覺得這都是貢獻,寫社會心理學的文章也是從此發源來的。不論到底效果如何,陳沁在分享的愉快最重要。
這題可以簡單答也可以複雜答。所以乾脆分享自己的人生好了。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師」就如同其他工作角色,本來就能切換自如。心理師在訓練時也會特別針對角色、情緒界線做分化,這樣才能感同身受的工作,但又不會被拖下去,並隨著實務經驗的累積更熟練。雖然可以切換,但隨著與案主工作,關懷之情也會衍生,這部分絕對是真誠的,有時候即使下了線,看到與案主相關的線索,還是會有所牽掛。
《心理師》是共通的一種形象與特質,大家熟知的有:傾聽、接納、同理、引導、溫暖、有原則及可以面對衝突等。我暫稱為A類。
這個形象比較像「超人力霸王」,是有「時間+區域」限制的,也就是在封閉的「諮商室」及「諮商時間」內才能維持。在此限制下,能讓室內雙方限定專注力並聚精會神諮商議題上。
但有時面對重大議題或邊緣性人格議題時,這種條件常常還是會潰堤,就有需要再覺察修補及督導精進。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人是需要解釋的生物。
對行為的前因後果、一件事如何發生、為什麼是我、我怎麼選擇,都需要一個解釋一個理由,支撐自己為什麼是這樣。 「解釋」後,會產生「意義」,當事人會根據意義的不同,產生不同立場與行動。「情緒」就是一項需要解釋的感受。
自信或自我認同不足的人無法自行解釋,無法定義自己想要的及負責後果,可是人還是需要一個解釋啊怎麼辦?那麼,他就會「外求」,外求是一件危險的事。
「原來如此,原來是這樣啊…」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進入電視劇情,任負面情緒被引發且宣洩,觀眾能順理罵罵可惡的劇中人,入戲太深者則會罵到演員身上去。電視讓情緒無意識地發洩,是真的有此功能,只是效率很差。觀眾進入劇中,意識放空,進入一種「不用自己動、不用負責」的狀態,宣洩情緒能量與躲避現實壓力。這種甘願被操控的心理狀態,換到暫時的心理放鬆,沒什麼大害與代價,也就這樣算了,讓人覺得真的不用想太多。
這類電視劇的心理機制,最主要來自「情緒感染」,先讓你染上劇中人的激情,繼而認同他,化身為他,持續關心他能不能一解怨氣。情緒感染要發揮作用,觀眾也要有一定條件才會被激發「投射心理」,通常,慣於壓抑負面情緒的人比較容易被勾起。這類劇情或多或少觸發了觀眾潛藏、說不清又無法面對的處境,例如說「生存焦慮」、「人際怨懟」,並以劇情發展代替他在心理出口氣。
同步刊登於2019.8.21. 關鍵評論網 「社會焦慮下的情緒投射:從荒誕的八點檔,到無端爆紅的政治明星」
同步刊登於2019.8.21. 太報 「荒唐的八點檔與政治明星 社會焦慮下的情緒投射產物」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詐欺是不分性別的,騙女性時就假炫富、懂撩妹、裝可憐;騙男性時就裝可憐、懂撒嬌、假崇拜。
對男性詐騙比較單純,大原則只要「美女需要幫助」以提升自尊為餌即可,越自卑的男性越管用。而對女性詐騙則需要時間鋪陳,以情感埋線,大原則讓她「發揮母愛」以感覺「自己有存在價值」。因為事後容易被指責「沒有人強迫,是你自己願意的」,通常受害者難以求助。
「PUA」全名「Pick-up Artist」, 1970年代出現,翻譯為「搭訕藝術家」,後期歪掉後PUA則利用心理學技巧與系統化的逗弄,玩弄女性情緒、感情于鼓掌間,讓女性自願與他們發生性關係,而最令人髮指的是他們羞辱女性以建立關係,破壞自尊以物化女性,並在利用完後無情甩開。
PUA利用語言與非語言(肢體動作、表情)的內隱情感,去吸引及套牢對方,讓她情不自禁,順從地獻身或掏錢,由於是自己乖乖奉上,當事人啞口無言,只能事後懊悔。不承認被騙的可能繼續堅信遇到愛,變成「被賣了還謝謝對方」。
2019.8.13 刊載於《關鍵評論網》:從炫富、蠶食鯨吞到自尊破壞:如何覺察、逃離看似愛情的「PUA陷阱」?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些經驗如同積木,以圖來看,各個經驗儘管在各項度不同,但主體仍是可以整體運算的。所經歷的事與主體互相建構(這裏有點複雜,先跳過)形成「個體」--也就是「我這個人」。
圖片的譬喻是,我說出了目前「我是-6」,是統整後對自己的看法,所以「哭了」。
在時間的流動下,我們每個人都會體驗到不同的經驗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成人後你無意識地在尋找「被接住的感覺」。
你尋找一個契機,能安全地放出童年未被處理的那一面。
成人後你無意識地在尋找「被接住的感覺」。
你尋找一個契機,能安全地放出童年未被處理的那一面。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