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先確定沒有損失才要付出,先確定不會輸才要參與,先確定那個失敗的結局可以接受,有退路才要行動。他們發展出一套領域與規則,算計對方行為,築起保護城牆。

表面上他不相信別人,但其實更不信任自己。

20170331-3.jpg

有一種心態叫做「先確定沒有損失才要付出」。

我也有過,尤其心裡曾受傷後,戰戰競競地不敢再吃虧,很容易感到挫敗,很容易覺得人是不可信任的。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帶著兩歲小孩四處晃,轉身弄一件事(似乎不到10秒),小孩就消失在視線中。

DSCN9813.JPG

妻子晚點來,我帶著兩歲小孩四處晃,轉身弄一件事(似乎不到10秒),小孩就消失在視線中。我順著原路找都找不到,心裡越來越著急,最後回到事發地點大哭了起來。

哭,是自責自己不夠專注,把小孩弄丟的失落。很難過,也不顧形象地在大馬路哭。

不到一分鐘,突然有種感覺,我回頭看,果然小孩正騎著他的小三輪車在馬路亂逛,一點也不怕車水馬龍。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她們抓到我時,有一股殺氣讓我不敢看她們(以為是猙獰面孔),那種恐懼讓我驚醒。

我問她們:「剛剛你們是不是在追我,好像要把我殺了?」她們搖搖頭:「沒有」、「不會」。

0CE9a300.jpeg

這是與妻大吵之後所做的夢。

『在夢景中我一直躲兩女人。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聽人們使用「混亂」一詞形容自己,然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混亂令當事人不敢生氣、不敢哭、不敢表達自己意見,只是僵在那裡,眼睛睜得大大的,彷彿一切暫停,然而當事人的內在卻不如外表平靜,根本如立法院開會,不停爭論打架。《戀愛腦內高峰會》以一種輕鬆詼諧的眾聲喧嘩比喻,表面是愛情選擇題,然而裡子是自我概念的自卑、分裂、掙扎與混戰,如何逼進自我否定,又何以在絕處逢生。我會說,皮克斯的《腦筋急轉彎》是兒童版,《戀愛腦內高峰會》是成人版的自我整合故事。

MV5BY2YwZmEyOTMtNmZjOS00YmVhLWFmMmMtM2E4NzdlNDEwYjI5XkEyXkFqcGdeQXVyNjIzODk2Mzg@._V1_FMjpg_UX1000_.jpg

內在人格擬人化,簡單易懂

電影描述寫手機小說的30歲女作家櫻井市子,對年輕美男早乙女怦然心動,同時成熟溫柔的越智先生也對她表示愛意,本來就優柔寡斷的她,腦內擁有的五種人格為此召開會議。他們五人分別為理性、積極、消極、感覺和記憶面人格,為了讓市子生活的更好,五人日夜辯論。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年紀錄片《我的泰國新娘My Thai Bride》告訴我們另一種跨國婚姻的交換。也說出了女人要的是什麼(1)務實生活:經濟、安全感的維持(2)尊重、對等的伴侶關係(3)照顧小孩,給他們好的未來。同樣在電影《比海還深》裡,男主角的前妻也對他說:「成年人光有愛是不夠的。」缺乏穩定工作又愛賭博的男主角,直到離婚後才知道要珍惜家人,然而卻執著於「只要有錢就可挽回一切」,忘了作為一個先生或父親,「關係經營」及「生活責任」是更重要的事。

婚姻到底是什麼呢?我們文化裡很習慣某種交換等式:「一段關係從照顧人或被照顧開始」,男女交往也同樣建立在經濟基礎上。

出發點是什麼並無大礙,然而關係要穩定長久,一定要朝女人所在乎的那三點前進,不懂沒關係,想學女人就會教,因為三島由紀夫說:「女人是愛的專家,男人是外行」。

freestocks-a1Fmxesw31g-unsplash.jpg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連結請點:

http://news.tvbs.com.tw/ttalk/blog_author_detail/6152

20170322.jpg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想到A女心有不甘,回罵我,甚至B女服務生也跑出來幫腔,指著我說:「你剛剛蹲那麼低,不也看到了人家的內褲?」。我被冤枉,因為A女根本不是穿裙子。

pexels-photo-2017868.jpeg

我和父親一起要去某個地方辦事,途中肚子餓便找間店用餐。

沒想到這附近店家都未開門,只好隨便將就一間簡餐餐廳。它的裝潢還可以,但氣氛詭異,而服務生也愛理不理的,不過也沒得選了。

等餐的時候我自己去玩旁邊的撞球台。正蹲著瞄球,A女服務生卻跑過來,在旁邊東弄西弄,無視我正在使用。我等很久她都未離開,甚至還移動了我要打的球。我忍不住起身斥喝她,心裡抱怨這什麼爛餐廳,而且餐點又慢又爛,服務生也有問題。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是愛情,僅是一種熟悉、親近的無距離感。令人陶醉。

03.jpg

(一)

我在西門町逛街,好像是要去讀書的,在休息時間逛了逛附近商場。

這棟大樓是長方形,有好幾層,很像百貨公司地下美食街,我在裡面繞來繞去,都是日式超市及店家,也有賣吃到飽的日式料理。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夢見一道光,光說會有一個人陪著他。他不確定是不是指她,好久沒她的消息,午夜夢迴一直想念她的微笑,但有些遙遠,觸手不能及。今天他又作夢,她不發一語,他覺得自己恐慌快要發作。他實在不想醒,因為,醒來也沒人期待。

孤兒們總是有他的辦法:關係依賴(愛情)、投注工作麻痺自己、仇視世界,或者如他:「有個人在遠方想著我」。如果是我,或許也會這麼想像吧,有一個人,像是上帝從我的肋骨拿出來的那樣,她附屬我,或我附屬她。

DSCN7590.JPG

(一)夢

『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上帝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聖經.創世紀》2:18、22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孩童來說,明天也許代表遙遠的未來;但對於操勞的中年人而言,下星期可就意指迫在眉睫了。同樣地,對於案主來說,治療時間是無限的、永恆的;但對分析師來說,時間卻是有限的、有時而窮的,因為永遠有下一個案主等著。(《簡短心理治療》譯序〈心理治療的現代性與治療性〉李宇宙)』

在移情關係裡,無意識的時間(沒有時間性),與現實生活世界(有自然時間+社會時間)也有很大的不同,案主跟著前者走,卻不一定能分段或分界與諮商關係的差異。因此在決定諮商關係的界線時,我覺得首要的是「時間界線」。在諮商中,願意給案主多少我們的時間?先有了時間,其餘的關係界線就會順應而生。

時間界線指的是「相處時間的限制」。時間界線並不是要每個當事人都遵守「每週一次,每次50分」的架構,而是在評估後心理師有個底,自己願意付出多少時間在案主身上。包括每次談多久、每週談幾次、諮商外的時間要不要給?怎麼給?緊急事件的聯繫、電話諮商的追蹤、LINEMAIL的輔助聯絡。我認為這是可商榷的,有些人比較慢熟,50分實在太短;有些是嚴重適應不良的人格、溝通及依附模式,等他靜下來要談後時間也到了;有些案主在諮商室內的情緒反應非常慢,要結束後在諮商室外才醒過來(不是故意的)。心理師要不要自我揭露,與生活情境連結?場外的處理打算到什麼程度?其實都關乎時間界線。

IMG_20161023_162236.jpg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