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的思考傾向於從概念進入到細節,從整體延伸到部分,我則是把大量的細節拼湊起來,以形成整體概念。我的思考是從細節到概念。』
天寶.葛蘭汀《我看世界的方法跟你不一樣:給自閉症家庭的實用指南》
文章刊登於關鍵評論網:想讓亞斯人理解「情緒」,先想想你如何向先天視障者說明「顏色」
『一般人的思考傾向於從概念進入到細節,從整體延伸到部分,我則是把大量的細節拼湊起來,以形成整體概念。我的思考是從細節到概念。』
天寶.葛蘭汀《我看世界的方法跟你不一樣:給自閉症家庭的實用指南》
文章刊登於關鍵評論網:想讓亞斯人理解「情緒」,先想想你如何向先天視障者說明「顏色」
在我的晤談經驗裡,亞斯有三種適應社會的表現型態:【掌握型】【配合型】【獨行俠型】,前兩項是隱藏型的,不是那麼容易覺察。
型態的分類,其實跟社會人面對不同情境的表現是差不多的,真正重要的是認識自己(特質+感受+想法+人生故事+未來期望)。知道自己的核心,自在運用不同型態,過想要的生活。
在我的晤談經驗裡,亞斯有三種適應社會的表現型態。
三種型態是以不同比例共存的。「主型態」是哪一種,與每個亞斯人的性格、環境支持、成長經驗有關。此與《獻給不想當邊緣人的你--發揮亞斯特質,在職場、情場化阻力為助力的輕鬆小心機》一書將亞斯分四類型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我比較放在整體面來講,並指出不同型態所帶來的功能。
人應該要從錯誤中學習。
但是,人能從錯誤中學習嗎?
人還蠻怕被打臉的,指責、挑錯、質問,讓人滿滿被否定與挫折,我們缺乏情緒教育的知能,面對這些負面衝擊會瞬時充滿懊悔、生氣、羞愧,除非先調理情緒,否則心理沒有空間學習,而是想盡辦法逃避情緒。
因此我們如何讓自己/對方進入「知道錯誤並從中學習」的狀態:「知錯能改,而不是知錯羞愧」呢。
要記得『先決條件』的存在,對自己/對方都是,如果以孩童為對象,更需如此。
傳統(混和宗教信仰)都說:「不要太傷心,以免讓亡者牽掛無法離開人間」。那是錯誤的,以前沒有情緒教育,是避免生者傷心過度影響健康的權宜之計(結果後遺症超多)。
把對亡者的感受說出來才是正解。
給自殺者遺族的回應
1.會出現「想彌補,想替亡者做些什麼」的心態與行為
有時候人生就是這樣,你越想躲避的事,它就越會發生
當時買的明信片
我在國一上英文課時被老師叫起來念單字,其中一個是「outside」,讀「凹賽」,但是我不會讀,我讀「喔賽」(台語的挖大便),結果媽的滿堂哄笑,連英文老師也跟著笑。英文老師體型臃腫表情嚴肅,同學私下都叫他美國豬,那天還笑的真像彌勒佛。
被全班訕笑是很丟臉的,真的,我站著不知道該怎麼辦,雖然沒有表情,心裡卻淌著血,我對英文的學習之心已經死了。
「大不了一輩子不去美國、不出國而已。」我發誓。
「標籤」就像衣服上的標籤,是種說明。標籤的意涵應為『那個人常會這樣展現,所以我們可以怎麼因應。』「標籤化」的含意是,「標籤=那個人」,不會再改變,而被貼的人自己也這樣認為,最後陷入挫折深淵。請注意,人們的「標籤化」把「特質當成疾患看待」,變成了『那個人就是失控,所以我們快逃、躲避、驅除。』
「標籤化」被濫用,大家無力阻止,只好封口不提,導致求助者害怕聽到這種說明,而助人者也害怕使用(也怕被貼上「標籤別人」的標籤)。
繪本:《你很特別》
我真的發現很多人對於「標籤」是反感、抗拒的,尤其在心理諮商或醫學診斷這一塊,無論求助者/病人/心理師/醫師。被賦予標籤的同時,被賦予的那個人「彷彿就被判刑了」,以致於有股潮流在反標籤,因為「標籤一出,誰與爭峰」,就是沒辦法脫離標籤認定人的念頭。
真的是這樣嗎?所以只好絕口不說「標籤」,不要論斷人,然如果是「謹慎確診後的標籤」,也代表那個人從此不得翻身了,因為確診後的標籤無法更動。
我認為,要指教別人的網路文章,除了資訊的是非對錯,「好好表達」也是重要的,重點不在作者願不願接受(畢竟也管不了),而是好好的、條理的、憑據的表達,其他讀者就會知道,「啊,原來,還有這樣的觀點…」
無論事實如何,網路禮節都是重要的。這個「禮節」,意指先搞清楚自己怎麼了?確認後再適度表達。情緒被調理後的表達,通常都是理性的,也容易產生正向對話。否則網路匿名性的關係,留幾句不負責任的衝動評斷,誰不會呢。
網友私訊對文章留下批評:(下為編例)
「本文欠缺同理心,因為事情不是這樣,這只是可能之一,可見作者本人歷練不足不懂全貌…你知道還欠什麼嗎?你有試著去體會嗎?」
「柯文哲只是亞斯個例之一」,焦點放在「亞斯特質」的進一步理解,從柯文哲的個例去探索,主動型的亞斯人會走出自己的路:部分還是亞斯,但部分有自己的特色。
因此,「柯文哲到底是不是亞斯?」不是二分法的討論,而是藉由此事讓社會大眾更正確認識何謂亞斯特質與其主動性。
或者更實務一點,「人性」是共通的,我們進一步該探問的應該是「這個人想做什麼?表達這個的意義何在?」,是認識眼前的「這個人」而不是「XX特質」,如此,父母才知道怎麼進一步協助孩子激發主動性,如此,朋友之間才知道怎麼進一步溝通。
2019.9.5 文章發表於《太報》「柯文哲到底有沒有亞斯?」從柯文哲的個例進一步認識亞斯特質的主動性
圖片來源/柯文哲Facebook粉絲專頁
台北市長競選時,柯文哲不同以往政治人物的言行引起社會大眾對「亞斯特質」的關注,甚至帶給兒童亞斯的父母一些希望,然近期2019年的表現,他的主張與說法衝突過去的價值,且失言時會說「我柯文哲講話就是這樣,高興不高興隨便你。」事後則表示「當然有時候我們用字不精確、用詞太狠,我也坦白講,我不是一般的、你們平常看到的政治人物…」,這讓部分民眾認為他以「我有亞斯伯格」的理由模糊焦點,也加深了社會對亞斯人的誤解與貶抑,以為亞斯特質有這樣的個性。
有兩項能力,是我人生的省悟,大家都可以擁有的:
1.主動性:對於環境或際遇給的一切,不要只是被動接受或抗拒。我覺得可以練習在這些限制中「找到自由」(先搞懂限制是什麼),運用上述工具「創造有趣的過程」(不懂就請教別人吧),最後才是問題解決。
2.使命感:這比較像是我對社會的貢獻是什麼。也不用什麼偉大的發明啦,在網路時代,都可以「分享」我們在任何領域的心得與眉角,讓別人少走冤望路,我覺得這都是貢獻,寫社會心理學的文章也是從此發源來的。不論到底效果如何,陳沁在分享的愉快最重要。
這題可以簡單答也可以複雜答。所以乾脆分享自己的人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