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後你無意識地在尋找「被接住的感覺」。
你尋找一個契機,能安全地放出童年未被處理的那一面。
成人後你無意識地在尋找「被接住的感覺」。
你尋找一個契機,能安全地放出童年未被處理的那一面。
可能是安全感、活著的價值、被需要的感覺、任性耍賴、親密感、無條件地被愛…你需要某一塊無以名狀的東西來填滿內心的空洞,那是過去曾壓抑而現在出來呼喚的某個陰影。
不知道那是什麼,但是需要,姑且稱之「被接住的感覺」吧。
你尋找「可能」可以接住你那一面的人
你會用某種形式呈現/放出那一面需要深層安撫的自己
也許是喋喋不休地說過去、也許是承認害怕與恐懼、也許是赤裸裸地被擁抱、也許是坦誠自己的軟弱與罪惡…
像是告解,需要一個隱密安全的心理場所,需要一個理解你的神父
這是必須的,卻也是令人擔憂的。
於是你過度小心翼翼,或者過於期待看到類似的影子就急於獻身。
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如果一直壓抑這個衝動(真的有人一輩子放棄被接住),成人後的你也不過只是分裂體,各行其事,無法完整,即使社會功能完美也依然感到空虛
問題是,你找得到「對的人」來承接自己嗎?會不會那個人更傷害了你?如果對方聽後鄙視,或者接不住而逃走,或者趁機欺壓利用,你一定會崩潰的,連原來成人面的社會角色也會退敗,退回只剩孩子面的無助。
失敗將可能無法維持生活,你的真面目就像處女一樣,越多人看過,後面就越不會有人理睬了。
你心裡渴望的是,有人接得住你,不做批評;只有接納,有些引導,持續對話,有一處像是可以讓你整合自己的工作平台。
那個平台是指一個人一段關係,允許互相交流與回饋。如此,總有一天,你會抓回那些曾經遺失的碎片,成為完全體,功能的成人面與被遺棄的孩子面,攜手邁向成熟、主動及創造的新人生。
尋找重要的他人(客體關係),然後「被他接住」,是你一輩子都在追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