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就像衣服上的標籤,是種說明。標籤的意涵應為那個人常會這樣展現,所以我們可以怎麼因應。「標籤化」的含意是,「標籤=那個人」,不會再改變,而被貼的人自己也這樣認為,最後陷入挫折深淵。請注意,人們的「標籤化」把「特質當成疾患看待」,變成了『那個人就是失控,所以我們快逃、躲避、驅除。』

「標籤化」被濫用,大家無力阻止,只好封口不提,導致求助者害怕聽到這種說明,而助人者也害怕使用(也怕被貼上「標籤別人」的標籤)。

 -3-638.jpg  繪本:《你很特別》

我真的發現很多人對於「標籤」是反感、抗拒的,尤其在心理諮商或醫學診斷這一塊,無論求助者/病人/心理師/醫師。被賦予標籤的同時,被賦予的那個人「彷彿就被判刑了」,以致於有股潮流在反標籤,因為「標籤一出,誰與爭峰」,就是沒辦法脫離標籤認定人的念頭。

真的是這樣嗎?所以只好絕口不說「標籤」,不要論斷人,然如果是「謹慎確診後的標籤」,也代表那個人從此不得翻身了,因為確診後的標籤無法更動。

想想這樣的使用,真的對嗎?

「標籤」的真意

「標籤」就像衣服上的標籤,標示著含有什麼成分、比例多少、產地,以及該怎麼洗滌的說明,如果出現一件極為罕見且麻煩的衣服,那麼我們大家會歧視這件衣服?不會吧,「標籤」是告訴使用者如何對待這件衣服的資訊,省去使用者重頭摸索這件衣服的材質,減少嘗試錯誤才碰對合適的洗滌方式,使用者藉著標籤,快速知道如何對待這件衣服的知識,而衣服(這個整體)到底如何,穿上去又是另一種感受。標籤不是歧視,當標籤用於說明「那個人」的狀況時,也只是說明了「如何與他相處」的方式而已。

當協助困擾、混亂的人時,我們會嘗試收集許多現象、經驗、資料,把幾千字的內容做收斂式的評估與概念化的過程,我們會找個關鍵字做核心,讓人一聽此關鍵字就心神領會,明白那個意思,例如邊緣性人格特質》,聽者會產生初步形象。此時邊緣性人格特質》=「標籤」,其功能該是一種整合性的協助與理解,聽者的反應應當是「喔,原來如此,這樣我所有的行為反應都可以理解與連結。我真正的核心議題,不是那些症狀,而是要探索「邊緣性人格」怎麼來?需要什麼?而在改變之前,又怎麼跟此特質相處?

標籤的意義,對於助人者/求助者的意義是相同的:「這是一個起點!」,而不是宣告那是「你自己的問題」的終點。

互相「標籤化」

我們所以害怕被標籤,那是因為人們彼此「標籤化」。

繪本:《你很特別》作者:Max Lucado

故事:有一群小木偶,都是由木匠伊萊所雕刻而成的,他們被稱為是微美克人。對他們來說,互相幫彼此貼上貼紙,是件重要的事,也是唯一的事。舉凡外觀美麗,或是有才藝的微美克人,身上都黏著許多別人貼給他的金色星星。反之,那些有漆色剝落,或是沒有特別技能的人,又常常犯錯的小木偶,身上就會有灰色的星星…

「標籤化」的含意是,人們彼此貼標籤,並認為「標籤=那個人」,不會再改變,而被貼的人自己也這樣認為,最後陷入挫折深淵。

然而請注意,上段邊緣性人格特質說的是特質》(trait,顯著的展現),而不是《疾患》(disorder,失序的狀態)。標籤的意涵應為那個人常會這樣展現,所以我們可以怎麼因應。』,然而人們的「標籤化」把「特質當成疾患看待」,變成了『那個人就是失控,所以我們快逃、躲避、驅除。』

「標籤化」被濫用,大家無力阻止,只好封口不提,導致求助者害怕聽到這種說明,而助人者也害怕使用(也怕被貼上「標籤別人」的標籤)。

結果就是每件事都必須遲疑不決,都必須花更多時間、更謹慎,才能說明那些摸不著邊的狀態,我相信有些時候確實需要慢點下判斷,讓狀態跑一會兒,但也有些時候需要「標籤」,讓彼此更快先進入一種方向。既然沒有絕對的作法,標籤的快速理解也必有它存在的功能。

 

在社區諮商或非典型的助人環境裡,快速整合案主的狀態並理出頭緒來,這很重要,概念化之後說出一種「可能」(包括對「特質」的標籤認定)。這種乍現的可能,讓彼此先有個決定向前邁進(而不是停留原地),方向當然不是絕對,邊走邊調,隨著日後相處證據更多或案主意願都可以再調整。

不要害怕標籤的使用,也不要相信標籤是絕對,它是一種工具,作為理解之先之後之橋都可行。其實我們真正要破除的,是不要把人的行為問題「單純歸咎在他本身而已」,別太快認定就是他想不開、走不出、放不下,或是他天生性格,結果都算咎由自取。

任何行為總有功能,各種動機總含需求,讓隱藏的得以自在展現,並獲得支持,人們才有自由的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