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目前分類:諮商實戰經驗 (4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自己的經驗是,其實任何心理學的階段論,無論是馬斯洛、艾力克森及其他學者,都不會是直線前進的概念,因為「過去」從不會真正消除,而是暫置、共存、重新詮釋,過去會不斷重現,形成「不斷擺盪、周旋向上」(圖二)的概念,當事人本身會因任何生活的刺激、個人性格、成長經驗、偶發事件再度回到某階段,但再度回到某階段裡並不是「退化」,而是在周旋裡來來回回但整體每次都提升一點,看似等級沒升但其實升了經驗值的概念。

圖二:周旋前進的心理狀態.jpg圖二:我的看法

悲傷(grief)調適沒有階段沒有完全復原,而是迂迴前進

「悲傷」的感受強大且複雜,但簡單來說,是指一個人遭遇失落或被剝奪心愛的人、關係或物時所產生一種悲哀、憤怒和罪惡感交織的感覺。佛洛依德在1917年《悲傷與抑鬱》將之視為「對失去愛人或失去某個與個人環境相關的抽象概念,如祖國、自由、理想等」的反應,他強調悲傷並非病態(P.250)。

悲傷有其公開與私人的表現方式,視所處當下的社會、習俗及宗教影響所定。到底個人的悲傷會怎麼進行呢?許多學者探討悲傷的過程,最常被引用的是Elisabeth Kübler-Ross(1969)人瀕臨死亡的情緒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從拒絕將死的事實到坦然面對的過程,後來也常用於悲傷輔導,為一般助人者判斷悲傷情況的標準。研究悲傷的學者很多,網路整理如圖一。然而「階段(stage)」一詞令人誤會,多數人會以為是直線順序的前進,就像1.2.3.4.一樣到達終點,『最後階段=完全復原』,而任何悲傷表現不如預期的人,可能被認為他無法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面收集資料之後,要形成對「問題」及「案主」的兩個初始印象,再依此決定往調適行為或性格改變作對應。在累積足夠經驗後,多數在初談的前10分鐘就會有個假設,爾後的資料收整則是測試及調整方向。

◎「問題的評估」:任何問題或不適應行為都是潛意識對壓力的一種因應。問題的嚴重性只能反映出案主的混亂度,但「人」絕不是「問題本身」,也不是單純要案主振作堅強努力就可以解決。問題需要評估,區分主客觀成分,客觀部份可由人際或社會資源給予支持,主觀部份則是心理諮商要談的。

◎「案主人物小說化」:認識、了解案主這個人,過去如何塑型成他,現在的狀態如何,又想往什麼未來前進。將案主人物小說化,較能進入他的世界、價值系統、情緒感受,可以同理,也可以預測他的因應方式。「人的主動性」是最重要的指標,喪失動力或缺乏價值系統的人多數要走長期諮商。

#問題評估與諮商方向.jpg

一、問題的評估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談二部曲,描述初談的整體架構。

對案主而言,讓他們知道今天要作什麼,知道「什麼是諮商」,讓初談的氣氛明朗清晰。

對心理師而言,有個資料收集的基本法則,資料儘管龐雜,但潛意識能幫助我們挑選有用的作主題彙整。這部份同時需要認知與經驗的累積。

個人經驗分享,每個心理師作法並不相同。

#初談資料收集基本原則.jpg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會想做這樣的了解與分類,是有感「踏入諮商室案主的初始狀態」的各種差異,並非是諮商課本裡提到的「典型個案」:〈知道什麼是諮商,並且有一個確切的發問。〉

有些案主想改變,但除了嘴巴說說,只是等候診斷、建議;有些案主想改變,不過更認為別人要負責營造他想改變的契機條件,例如「先有人愛,他才要自我成長」;不想改變的並不會進諮商,有些認為可以自己處理、繼續壓抑,直到崩潰才被送來這些差異,不要說諮商的工作期,光是建立關係,都遠遠與當初訓練時那些典型個案已具備的條件差異甚大。

本篇描述初談案主的心理條件差異,其他背景、文化、教育、情緒障礙等暫不列入。我簡單將這些狀態分為四類,提醒自己分辨來談者的初始狀態,初談也許只能「播種」,或許只能「傾聽」,也許就一起看看、彼此好奇,或者生活關懷,給一些資源轉介但不勉強。知道來談者不同的狀態,理解此刻他們重視什麼,也比較知道自己可扮演什麼角色。

圖-案主的基本類型.jpg

基本類型:「志願性」與「責任區分」兩向度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天中午不知吃了什麼食物,引起過敏,身體發痛發癢,下午一點案主來,我的左眼已經腫得睜不開…

656496152_2s.jpg

那天中午不知吃了什麼食物,引起過敏,身體發痛發癢,下午一點案主來,我的左眼已經腫得睜不開…來談的幾位都是老案主,為了讓諮商繼續,我以手遮眼繼續談話。過程很難專心,一直眨眼、流眼淚,身體萬蟲流竄般,更糟糕的是,案主也一直盯著我看,盡收我呈現痛楚的小動作…

有跟案主說明我身體過敏,但當時都不清楚這還是影響了諮商,那次我只能理性回應,收不到情緒訊息(感受被過敏反應佔滿了…),而案主則以為我突然嚴肅正經講起道理。儘管諮商在進行,我們完全沒意識「身體不舒服」影響了真正的諮商。這是事後(過敏退後)我才警覺到的。

還好是老案主,還有彌補的機會,這是一件警惕。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圖是「台灣人憂鬱症量表圖解」,以人體圖作分類,方便記憶。

#台灣人憂鬱症量表圖解.jpg

壓力反應

生活面臨改變就會有壓力,如果是改變也改變不了的,就會變成焦慮。

第一級:壓力/焦慮會引起身心反應,在生理上引起頭痛、肩頸酸痛、胃腸潰瘍等等,在心理上則易怒、往壞處想、注意力差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案主的夢:(此為創作)

「我去刺青,刺完後才發現沒帶錢,很尷尬。後來奶奶帶錢來幫我付清,她要走時我抱著她,想哭。」

在尚未解夢前,來玩玩看這麼什麼意思,題目是:「這個夢在告訴作夢的人什麼訊息。」

這是一個「簡單夢」,僅有案主短句的描述,並無詳細的故事、情緒及夢我的思考。

DSCN2634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53年,拉岡(Lacan)在羅馬的論文〈精神分析中談話和語言的功能與場域〉中講了以下:

「如果語言是結構,談話就是行動,它勾引著意義,好像是意義自己在宣說,同時它也為涉入其中的談話者給出了某種身分認定。…一個案主開口談話時,這樣的意義就會無意識地湧現出來。」

「當分析不斷進行中,這個訊息可以被傳回給案主自己聽。…案主以反轉的形式接受到這個訊息,終於,他的欲望可以辨認出來了。」

因此作為傾聽者,最重要的是辨識案主在談話關係中的身分及位置,點出他們談話的出發點何在,而不是揭露他們正在說些什麼內容。

以這樣的觀點,尤其適合解讀帶著滿滿焦慮卻又不知所云的案主。例如某個案主一直講一直講,偶爾還落淚,看著你卻自言自語、自故分析,每個日常事件講10分鐘,講完沒10秒又跳另一事件,重複循環,即使打斷案主也無法聚焦,只知道醫生叫他來諮商,情緒滿滿地瀰漫在諮商室。此時就如拉岡所言,不是揭露事件隱藏什麼秘密,而是辨識他在語言裡到底要表達什麼(可能連他自己都否認)。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