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是無意識的,會自動化、直接表現。
承接移情後與個案討論,是讓此回到意識面,讓個案可以積極處理,而不是完全順從移情的情緒衝動。
最終個案還是得自己面對移情裡的「需求正在呼喊」,然後「他該怎麼做」

opinion-5ab9e7b74d5e7.png

例如:在諮商室想「認心理師為父親」的個案
他缺乏的父親,經過探究,指的是保護、理解、引導等心理功能的角色
大略步驟是
0.接納移情背後的需求,進入討論
1.讓個案理解他需要的內涵
2.讓個案知道我們會往此方向前進
保護、理解、引導,可以是自己照顧自己,也可以是與其他人的互動(如老師、朋友),又或者,保護是某個長者、理解是某個朋友、引導是某位老師。主要是滿足需求,形式都可變化
接著討論哪些是他可以信任的人,信任又需要什麼條件
3.未達成之前,心理師仍繼續維持這個移情
個案還是會向心理師討這些心理功能,無可厚非,諮商中也會繼續互動
心理師算是替代性的角色
另外「理解情緒背後的需求」+「滿足需求」並非是單純的知識指導,關係裡兩人互動、以身作則、交流回饋,才能增進個案對自己想要「保護、理解、引導」的實質意義
類似:被愛後,才知道如何去愛
 
4.持續討論就不會擔心移情過度
持續讓彼此在做的事進入意識面討論,就不會過度
另外,諮商關係若做的好,雖然接近理想狀態,但是「極大的缺點」是「每週見面是固定的」。再怎麼好,時間有限,而且心理師一個人有很多個案(這是現實)
這些會讓個案自動去想「我想要有像心理師哪樣角色的關係,是專屬我的時間,那我該怎麼去諮商室外經營?」
而想要有什麼關係,自己也要有同等級的能力,才能與對方互補,而非被拯救的關係。
在有意識的協助下,個案化被動為主動,在諮商關係背後的支持下,逐步學習成熟、懂得照顧自己,發展出自己的能力,向外發展新的關係連結
 
5.移情關係的階段性與結束
諮商關係深化後,給的東西會維持一致
後期也不會減少,只是維持
但相對個案因安全依附後,需求會變大,想多要
這是期盼他發展能力並到諮商室外尋求的動力
你可以想成諮商起初是父母對兒童的關係
後來兒童變成青少年,他自然向外尋求同儕關係[父母已不足所需]
關係結束會視時間或一個階段來結束
並不是逐步減少減少分離,譬喻的話
像是父母送孩子上遠方大學離開家那樣
或者畢業了離開師長那樣
時間到了、發展任務來了,雙方都知道時候到了
 
諮商關係:心理師像是個案心理上的父母,看著孩子長大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主要是精神分析的概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