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人ADHD的回饋中,發現即使是心理諮商時,他們仍然會「常態性分心」,多少影響對話和學習,會漏聽某些關鍵部分。

以意識面為「電腦畫面」做比喻,ADHD會一直出現「主視窗」跟「副視窗」,同時有兩件事(或以上)在大腦裡運轉,但副的不會壓過主的。

ADHD工作記憶體.jpg

ADHD(過動)的關鍵核心是『注意力不足』,舉例來說類似只能使用六、七成的注意力容量(只是譬喻,每人不同),所以無法足額分配。人性裡情緒是老大,負責需求與提醒,僅存的注意力直接被情緒帶走,立即滿足情緒,故稱「情忙」。
整體理解上要融合性別生理特質(無聊所以過動、過度注意他人情緒而焦慮或僵住)。也要觀察兒童發展(大腦其他區塊成熟後可抑制)、成長經驗是否被理解與引導,才導致有不同行為表徵。同樣ADHD亦無類型,個別差異大。
發展障礙有其共通性,特質讓社交受挫,個體自信不足(來自他人批評,和無法掌握自身能力)。因此理解時該注意特質的關鍵,才有辦法對症下藥。
#回到「情忙」關鍵字。
僅存的注意力直接被情緒要走,立即滿足情緒,於是「情忙」,再細緻一點,那是一種「騷動」,情緒能量像一匹野馬,注意力的韁繩不夠力,它自己往它愛的地方衝去。
兒童期ADHD因控制力較差,男孩會因無聊直接過動(EX:在課堂上走動),女孩則因為過度注意他人情緒而選擇忍耐(EX:看見男孩在課堂上走動被老師罵,注意到老師不高興,她知道要忍耐。野馬怕被罵,轉到腦袋內奔馳,變成「類發呆」模樣)
注意力不足也影響認知學習,但主要是周遭出現新的刺激,EX一次性的莫名聲響,那個「好奇」的情緒就直接帶走了認知學習。
神經系統會隨兒童長大逐漸成熟,控制力拉長,「類社會化」的時間就會比較長,不過「情忙」的心靈現象依舊存在。
在成人ADHD的回饋中,發現即使是心理諮商時,他們仍然會「常態性分心」,多少影響對話和學習,會漏聽某些關鍵部分。除非是非常非常有興趣的話題,否則幾乎都是常態性分心。
以意識面為「電腦畫面」做比喻,ADHD會一直出現「主視窗」跟「副視窗」,同時有兩件事(或以上)在大腦裡運轉,但副的不會壓過主的。
(PS:現代人頻看手機,其實也幾乎有一心多用的類似現象。ADHD由於先天遺傳,並「不能自己關掉」常態性分心,除非「投入興趣—心流現象」才會專一。理論上非ADHD者可以控制與管理,可是很多人也不專心啊?是,然那不是ADHD神經系統關係)
ADHD因為注意力不足,分割成主副視窗,讓副視窗去陪那隻「情忙的野馬」,那麼主視窗就能好好做事了(類似一邊聽音樂一邊打字。但複雜任務就不行,會忘東忘西搞砸)。多重視窗代價是注意力更分散,所以持續力更低,在兒童期ADHD,常見計時器以15分鐘作為一專心單位,便是針對持續力低來設計,不是提升持續力,而是讓它可以中途休息。
ADHD的障礙,指的是副視窗也管不住野馬,結果掌權的是野馬,出現情緒衝動和行為化,影響了學習與社交,也影響了自信。
#ADHD的心靈系統圖
成人ADHD在意識面上有主副視窗,右側是「個人情緒區」(野馬),會被吸引,所以由副視窗去應付,也許是手指一直動來動去,也許是進入幻想。左側是「緩衝區」(發呆休息用),注意力不能持續,但眼前老闆卻一直講怎麼辦?副視窗也會去那裡休息,得到抒解,以提供主視窗「繼續裝社會化」。
大概是這樣的心靈系統(推理出來的),所以ADHD心裡其實很忙,事後也需要大量休息。
對兒童ADHD建議要大量運動,我想是讓情緒部分在身體勞動下也一起感覺疲累,那野馬就不會那麼騷動了。
ADHD的心靈系統是因應注意力不足,同時又要生存所發展出來的,我覺得很厲害啊,所以別單一以注意力不足解釋全部,更別用「你專心點」企圖解決。
要發想的是,改善的焦點應該放在1)怎麼讓野馬得到滿足、安分或心安?副視窗就能回頭輔助主視窗。2)怎麼提升動機、正向鼓勵,讓全體視窗覺得眼前的事更有趣,彙整集中精神去做。3)提醒該系統需要「明確的休息」,即使有心流經驗,也不可一次消耗殆盡,否則事後補償作用會痛苦。
對了,藥物治療(利他能)能有時間效期的調整注意力系統,減少常態性分心。不過根據質量守恆原理,藥物強迫調整後,藥效過後定會特別疲憊與渙散,要留意與包容。
#性別上
受性別特質影響,男孩ADHD表現較為單一,女孩ADHD則較為討好及順從他人(女孩ADD—或許可解釋為副視窗比主視窗大,注意力更低,反而是動不起來)。請留意,ADHD特質下一定是情緒敏感的,即使是男孩也是,辱罵及指責他們,野馬會有強烈感受並反彈。
情緒野馬常脫韁而去,讓ADHD無法理解自己為何這麼衝動、為何控制不了,就會失去自信,逐漸變成「我就爛」或「爽就好」的放棄姿態。
因此在輔導上定要以安撫情緒為主,理解他們的情忙與無奈,創造培養自信的舞台。同AS一樣,最終目標在教導他們自我觀察、接納現象、使用自己天生的心理工具截長補短、發揮特色,即使不一樣,還是一樣的棒(ADHD常因不想無聊而搞出創意來,或停不下來而行動力佳,但這需要有意識的訓練)。
 
#AS(亞斯)與ADHD的相對與互補
ADHD不同於AS,待情緒冷靜,事件後幾分鐘就能自我覺察「剛剛我怎麼了」
故ADHD是「我知道自己怎麼了,該怎麼做,但注意力不足當下做不到」
而AS是「我知道(角色)該怎麼做,可是我卻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ADHD給予欲望﹑需求,AS能確實執行;反過來,AS從他人情緒表現連通自己無法理解的需求(看他人開心,讓自己也開心),ADHD情緒萬變又直白表現,互補剛剛好,於是AS與ADHD常不自覺互相吸引,碰撞之下不是佳偶就是怨偶,也很極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仁廷心理師 的頭像
    林仁廷心理師

    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