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特質如狗;ADD特質如貓。遛狗、逗貓。

最近晤談時,成人過動案的比例變多了,所以今天來整理過動的建議解方

【過動特質】ADHD特質如狗;ADD特質如貓。遛狗、逗貓。

1.接受與認識「過動特質」
如果有些行為你無法解釋,也沒有明顯創傷,但從小就會這樣(附帶常被群體排擠,但你本人一直不清楚發生什麼事)
上述莫名的事若在成長中常常發生,你會覺得原因都是你,怪罪自己心裡是不是有小怪獸無法控制,也對無法自控的自己感到自卑(是不是我壞掉了?)
並且會焦慮--不知道怎麼辦、失眠、混亂、自律神經失調,最後變憂鬱--放棄、空虛、無意義、自責、不想活
請從「過動特質」解釋看看
過動特質是一組神經系統,有其慣性行為,執行起來自在且優勢,如果你不留意,它比大腦更快反應,基本上生活都被它帶著走。
過動分為兩類,各以一句關鍵話來代表:「ADHD是過度好奇、好動」;「ADD是沒有夠好的酬賞就不想動」
你一定要接受與認識過動特質是你的一部分,只要接納與配合它,瞭解特性就能善用它。特質不是性格,不是命運,你可以反過來塑造它
2.瞭解特質特性:擬動物化!
特質的表現是固定的,但是「你不是特質」,你可以主動介入、干涉與創造,這才是性格。
把特質擬動物化,或許你比較知道怎麼它相處。
ADHD特質如狗:好動、好奇,能量充沛,主動親人黏人,愛說話;會撲倒人、舔口水、一直想跟人玩。
ADD特質如貓:沒有夠好的酬賞就不想動;其實也親人黏人但是不主動說,等你來伺候牠;總是想很多最後算了。
兩種都想親人,希望有人時刻回應牠,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若進入負面狀態,狗多焦慮躁動、貓多憂鬱躲避。
如果你不認識你的特質,你的生活就會被狗拖著走、抱著貓在椅子上不想動...如AI圖那樣,只會及時享樂、不顧後果。
大致上男生多ADHD,女生多ADD,這跟性別特質有連動,但不是絕對,有個別差異。
3.框住他
狗貓是譬喻,你們時住在一間心房,狗一直到晚想出去,貓一天到晚不出去。
他們是你的一部分,你是主人,你要善待他們,並依他們的特性好好安排活動:溜狗、逗貓。
這叫「結構化」,幫特質設計行事曆,讓他們滿足一下天性
能量像水,你要框住他才能定形、安全地流動,得到創造力,否則放著不管,貓狗亂奔,竄流、潰堤都是災難
善用特質,順著特性讓他滿足你才會自由
4.忙裡偷閒
結構化有兩種方式:
(1)來硬的
安排打工、上課,不得不做、不能逃避的,那種你總是壓底線的差不多就是硬的。
因為不做你會被罵嘛,你很討厭被罵的。
(2)來軟的
做他喜歡做的事,無意義也無妨。這大概不用教,平常會自動做。
如果你不主動善待貓狗,原則上你的生活就是(1)+(2),且(2)遠大於>>>(1),整個散掉了
(3)自律的忙裡偷閒
也稱為「自行設計的軟硬兼施法」。
先認識自己的身體與特質慣性,做個記錄吧,你不會一下子就知道貓狗的特性,人家也是有個性差異的
抓到模式後,再使用「輔助工具」如手機行事曆、鬧鐘,來規劃『自律』
包括:固定作息、運動、待辦事項(打工或課業)、想研究的事、搞怪的事。做完後剩下的時間就是放空,想做什麼就去做。
讓自律帶來成就,有人欣賞與讚賞,而不是單單及時享樂。
忙裡偷閒才是閒,若全都是閒那就閒壞了
(4)找個朋友或教練幫忙
夥伴、軍師的概念。有人為你高興、為你緊張、提醒你,有人欣賞與讚賞,才能加快加緊這個訓練速度,因為貓狗很需要被人鼓勵啊
你是主人也要自己多鼓勵他們,不是都靠別人認同的
 
#過動特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仁廷心理師 的頭像
    林仁廷心理師

    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