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物理學(psychophysics)
是研究『物理刺激』/『感官認知』和『內在感受』之間定量關係的心理學分支學科,即「以科學方法研究刺激與感覺之間的關係」
大學時讀過包括知覺心理學、生理學、實驗心理學等科目,都會提到「人藉由感官感知得到資訊」如何引發「心理的內在感受」
例如:觸碰
點狀式觸碰,可能尖銳敏感;輕輕觸碰,可能輕柔舒服;握手之類的長期觸碰,可能覺得穩定可靠
以上形容詞有的是物理的(尖銳),有的是心理的(舒服、可靠)
每個人產生的連結、意義各不相同
心理物理學的主要方法和理論是於古斯塔夫·費希納於1860年出版的著作《心理物理學綱要》。
他創造了「心理物理學」這一術語,用以描述他在「物理刺激」與「意識」間關係的研究成果。作為一名哲學家,費希納希望能發展出一種能夠將物質與意識相聯繫的方法,他做了很多實驗室研究,蠻有趣的(不過呢,實驗室是封閉情境,跟社會情境裡很多變項是差很多的)。
心理物理學有幾個重點:
1.閾值(threshold):包括兩種
『偵測』:人的感知是有個「門檻」的,超過那條線才會感知,未越過線者可能是無關痛癢。舉例:男女生對聲量大小感知的門檻就不同。
『區辦』:可以區辨是兩個不同的刺激,像是「痛」VS「這裡痛、那裡痛」
2.韋伯費希納定律(Weber-Fechnerlaw):
差異間與刺激強度的比值為一個恆定常數,但一定是正比。
意思是刺激越大,強度越大,但每個人的比值不一樣。
3.訊號偵測理論(signal detection theory):
在偵測訊息做出決策時,可以區辨「這是感官知覺的敏感」還是「個人主觀判斷、反應傾向的偏頗」所影響。例如說這是「涼風」(物理)還是「陰風」(心理)。
小結:與神經系統障礙的關係
1.有些人的閾值很高,刺激不強時真的不知道,有些人很低,類似現在說的「高敏感特質」,而物理知覺引發心理感受,常覺得干擾與被影響。這可能是神經系統議題。
2.有刺激才有反應,然而先天性障礙導致那個門被關閉,「前端」無法接受刺激、引發內在感受,像是視、聽障。那拿來解釋「亞斯的情盲」道理也是一樣的,亞斯對情緒感知是「後端」無法解碼,不是真懂情緒意涵也難以發展情緒能力,沒有刺激就沒有成長,自然一直都是老樣子。
3.障礙不等於失能,成長過程會發揮補償。
無論前端或後端失去感知,不等於不能生活,大腦還有其他機制可以補償對生活資訊、人際互動的捕捉,加上他人的協助(特殊教育即在輔助這一塊),都是可以繼續生活的
亞斯特質也是靠著認知系統的見理性質,去建構出自己認為的人際/情感關係,如果他願意接受他人回饋做修正就會更為有效,如果比較固執的才會是自我封閉的樣子。
至於「自我成長」,那屬於心靈的部分,則是因人及環境影響而異,各種障別及亞斯、過動特質者依然也有成為助人、輔導及心理師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