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她應該死去的,但她倖存了下來。

她勉強活著,行屍走肉般。

pexels-photo-3601494.jpeg

 

她應該死去的,但她倖存了下來。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談二部曲,描述初談的整體架構。

對案主而言,讓他們知道今天要作什麼,知道「什麼是諮商」,讓初談的氣氛明朗清晰。

對心理師而言,有個資料收集的基本法則,資料儘管龐雜,但潛意識能幫助我們挑選有用的作主題彙整。這部份同時需要認知與經驗的累積。

個人經驗分享,每個心理師作法並不相同。

#初談資料收集基本原則.jpg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開始我就一直在一所大學裡跑,其中大部份都在圖書館內流竄,但沒有地方是讓我滿意而駐足的。

702157528_m.jpg

『一開始我就一直在一所大學裡跑,其中大部份都在圖書館內流竄,但沒有地方是讓我滿意而駐足的。

後來跑到一個廣場,有很多人坐在椅子上圍成一圈,有的在說話有的在進行討論。

我突然看見父親、叔叔、勝哥以及一些有成就的男性朋友坐在一起讀聖經。父親在講道。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過度依賴,她終於離開,這次他真的是自己一個人了。

在學校輔導室,老師說:「你不要凡事依賴她,要練習一個人獨立。」

20161020.jpg圖片來源:網路

由於過度依賴,她終於離開,這次他真的是自己一個人了。

初期他什麼事都不想做,不開燈、不想醒,就待在床上。以前她是所有,她訂三餐、她跟他講話、她管理朋友的消息,如今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他想念她,即使很勉強去樓下便利店果腹,他也習慣去雜誌區搜尋她的身影。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想做這樣的了解與分類,是有感「踏入諮商室案主的初始狀態」的各種差異,並非是諮商課本裡提到的「典型個案」:〈知道什麼是諮商,並且有一個確切的發問。〉

有些案主想改變,但除了嘴巴說說,只是等候診斷、建議;有些案主想改變,不過更認為別人要負責營造他想改變的契機條件,例如「先有人愛,他才要自我成長」;不想改變的並不會進諮商,有些認為可以自己處理、繼續壓抑,直到崩潰才被送來這些差異,不要說諮商的工作期,光是建立關係,都遠遠與當初訓練時那些典型個案已具備的條件差異甚大。

本篇描述初談案主的心理條件差異,其他背景、文化、教育、情緒障礙等暫不列入。我簡單將這些狀態分為四類,提醒自己分辨來談者的初始狀態,初談也許只能「播種」,或許只能「傾聽」,也許就一起看看、彼此好奇,或者生活關懷,給一些資源轉介但不勉強。知道來談者不同的狀態,理解此刻他們重視什麼,也比較知道自己可扮演什麼角色。

圖-案主的基本類型.jpg

基本類型:「志願性」與「責任區分」兩向度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天,他終究驚覺自己的衝動多麼可怕,他差點以暴制暴。不是的,他不要像她,不要被母親的基因影響。於是他習慣壓抑自己,什麼痛也不說,什麼苦都要自己扛,只能相信自己。

「下車旅客請再次留意您的行李是否遺落車廂內,不要忘了帶走。謝謝您的搭乘。」

20161018.jpg

月台上來了一陣風,在夏天夜晚顯得特別涼爽。他豪不猶豫跳上了正在等待的車廂,坐靠牆的位置,包包放腿上,頭向後靠,等待火車啟動。

「嗶!嗶!嗶!火車門要關了。」他閉起眼睛,身體放鬆。鬆懈後他感覺一整個累。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個叫做媽媽的人餵我東西吃,另一個叫爸爸的也不時地用渾厚大手撫摸我,雖然他總是帶著苦笑的表情。

20140108.jpg

打從我睜開眼,就看到兩個高聳生物,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安置我在柔軟草皮、溫暖黃光的房間。那個叫做媽媽的人餵我東西吃,另一個叫爸爸的也不時地用渾厚大手撫摸我,雖然他總是帶著苦笑的表情。

我覺得自己是幸福的小孩,當我可以走路的時候,就喜歡一天到晚跟著他們跑、黏住他們,讓他們又喜又怕。

所以後來他們說眼前這黃澄澄的扁嘴怪物才是我真正的父母時,我簡直不敢相信,爸爸跟媽媽說:「叫妳不要隨便養動物,你看,現在牠不願意回去了。」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或許我們可以說「血緣其實是一種信念」,是具像化的結果,相信著無論自己(孩子)怎樣,醜陋殘缺無能,有人(親生父母)就是可以無條件接納永遠不會放棄我們。或許「尋根」也是這個概念,「根」涉及了「我是誰」與「關係歸屬」的議題,而當此信念(親生父母)不存在時,就難以「對人類信任」了。

DSCN4402.JPG

寄人籬下的照顧關係,包括養子、孤兒暫住親友家、到外地求學暫住親戚家,我統稱他們為寄人籬下的孩子。

血緣是個奇妙的東西,有血緣即使沒有共同生活經驗,甚至曾有家暴,父母就仍是父母。相反的,即使相處愉快,即使從嬰兒就領養,寄人籬下的孩子仍對照顧者有隔閡,甚至是橫溝。被養育及照顧的經驗頂多是恩情,但不會是親情,如果不是血緣,我們似乎不輕易相信別人對自己關心是真的。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剛剛為什麼兇我?」

DSCN9026.JPG

睡覺時,3歲女兒板起臉:「你剛剛為什麼兇我?」

父親:「因為你剛剛擠牙膏擠太多了,又講不聽,沒辦法。」

睡著前,3歲女兒對母親說:「爸爸剛剛兇我。」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有兩對父母來諮詢教養問題,第一對的母親接受法院裁定而來,她過度管教,小孩作功課延遲便施體罰,越罰越重,身體傷痕被小學老師發現而通報113;第二對是父親管不動國中兒子,他沈溺手機遊戲,偷錢買點數,父親不處罰,苦口婆心講道理,但兒子頂撞父親依舊故我。

這兩對父母剛好是兩種極端,母親沿用舊思維,使用愛的教育,棒下出孝子,生活大小事什麼都管;父親童年被管怕了,不想複製過去,深怕兒子受傷,補償太過變成濫好人。前者母親過於權威,後者父親沒有權威。

jakob-owens-M0M-FR2iedk-unsplash.jpg

父母是權威,不是威權

現代教養原則多要父母當孩子朋友,然權威一定不好嗎?一定沒有作用嗎?我們先來區分「權威」與「威權」的差別。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