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自我認同並非固定不變,隨著成長、歷練與學習,發揮潛力或重新得到解釋,產生新的自我形象,這是持續變化的。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qJ7RcjvqzbQ

201910.jpg  

「我體力不好。」自我介紹時我常這樣說。小學時一百公尺我跑了二十七秒,是男生倒數第二,連自告奮勇參加大隊接力賽,班導都直接讓我坐下。體力不好、氣喘如牛,新兵五千公尺長跑,我認真練習,當天還是最後一名,邊跑邊流鼻水,喘得很痛苦,兩位班長緊急來陪跑喊加油,真是夠丟臉。上班後同仁羽球競賽才比一場就呼吸急促、喘吁吁,隊長也叫我下來。我從自己的行為表現,認定了自己是誰,是什麼狀態。

「自我認同」指認為自己是誰的印象和經驗,有部分從「別人認定而來」,有部分從「自我表現」回饋而來,日積月累成為對自己的一組評價。「自我認同」=「我是誰」,正向經驗成為自信,而負向經驗則轉為自卑。自我認同並非固定不變,隨著成長、歷練與學習,發揮潛力或重新得到解釋,產生新的自我形象,這是持續變化的。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們發展出先對「某個人」觀察一個關鍵特質(第一印象),再依此特質延伸成這個人的整體印象,據此,因此好的特質就會發展出好的形象(月暈效應)。例如:我覺得「他很親切」或「她很漂亮」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TQK07YrRxbc

201909-2.jpg  

我有兩位畢業在即的學生都到同家公司面試,她們回來分享的是截然不一樣的結果。學生A是認真負責但少話的苦作實幹型,她自認不會被選上,因為公司主管面試時一副心不在焉,也沒什麼興趣發問,草草面談五分鐘就結束。學生B平常做事需要提醒叮嚀,欠缺耐心,但個性外向愛閒聊,面試當天也精心打扮,她說面試大概三十分鐘,問得很詳細,問她什麼時候能上班。
「認識一個人」到底是什麼狀態,需要的是長時間的相處與了解,然而現實生活緣慳一面,不可能等候此心理歷程。於是人們發展出先對「某個人」觀察一個關鍵特質(第一印象),再依此特質延伸成這個人的整體印象,據此,因此好的特質就會發展出好的形象(月暈效應)。例如:我覺得「他很親切」或「她很漂亮」,就會接著認為「與他合作做事應該很沒壓力」或「她流的汗應該是香的」,就像月亮一樣,中心點一亮就夠知道他/她是誰了。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把界線「具體化」?不妨說明「什麼是可以」的行為、時段、頻率…,規則講清楚,對方就有方向遵循。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R9NVgX_Uq_Y

201908.jpg  

辦公室裡學生總是進進出出,有些學生很喜歡找我聊天,下課就來,來就窩在旁邊,還盯著電腦看,很令人困擾。直接拒絕不太好,但一直讓他這樣也不行,事情做一半被打斷,心情會很浮躁。我曾經婉轉跟學生說「等老師有空再跟你聊」,他回「可是你一直都在忙啊」,好像也沒錯。
界線是一道邊疆,區分這邊與那邊,然人際互動卻沒那麼容易將關係畫線,有時會越一點,有時退一點,波動起伏。若對方誤觸你的雷區,偶爾還可以忍耐,但多次後每碰見他心裡自然呈現防備狀態,關係也逐漸疏離與崩毀。關係界線要怎麼劃?在身體距離、心理空間及獨處時間三項度,個人得肯定自己感受與好惡認知,才能決定在關係裡給出多少,才能在社會互動裡告知別人勿觸底線。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驗預言就像是種暗示,事前想著失敗多可怕多可憐怎麼辦,態度自然消極被動,而忘了焦點該放在如何補強讓它更成功。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ERO4CKJ1L7g

201907.jpg  

我高中時打算向一位女性朋友告白,行動前晚焦慮萬分,花了很多時間在想「被拒絕後怎麼辦」,我甚至寫了一封感謝函,表示自己可以灑脫地接受好人卡。告白當天,對方想了一下,然後真的拒絕我。

真是晴天霹靂,根本直接崩潰,我並不想真的灑脫啊,我只是做好受傷的防禦準備,內心深處渴望她答應啊。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宗教、家庭、個人成長背景導引我們對經驗做理解,加上互動驗證,將其結果歸類為屬己的價值判斷與決定行為,這些已建檔、儲存的經驗資料庫(個人基模)讓我們下次遇到新經驗時可依表徵快速決斷,不必重新定位、確認意思,否則會太慢也太累人。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lEWuXW-pfk4

201906.jpg  

前同事來辦公室拜訪,當他從門口進來,對著我和另位同事寒暄,他「眼眉彎月狀,嘴角上揚擠出笑意」。這些資料到了腦中,被翻譯成「微笑」,不過當我進一步去找經驗辭典中這個資料的相關印象時,發現前同事總是在麻煩別人前先微笑,所以一定「不懷好意」「無事不登三寶殿!」,而另同事則沒此煩惱,他們共事經驗少,他對笑的解釋和我不同,他認為對方是善意的。
同要事情每個人的理解不盡相同,那是怎麼來的?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的基本歸因誤謬,只從「一個人的內在因素」去解釋「他的行為」,而不管所處情境、環境與條件。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CyxWUSd585g

201905.jpg  

不瞞各位說,我有兩副眼鏡,因為老花眼。

起因是兩年多前,看東西開始霧霧的模糊不清楚,即使把鏡片擦乾淨、充分睡眠也沒用。霧霧的影響讀書看字,整天感覺不舒服。終於我去大醫院眼科檢查,醫生說沒有乾眼症,眼球外部也沒痕跡,他知道我是坐辦公室的,於是下診斷:「電腦用太久,加上中年,你有可能是眼球老化提早報到。我建議另配一副老花眼鏡近距離用。」雖然不想承認自己老了,但也沒別的理由好解釋。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似戀物的行為,並不是病,反而是增強內在力量的無意識行為。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tMNAIPUVEFc

201904.jpg

我家小孩出門過夜,他的小行李包一定裝了以下:枕頭、毯子、布偶(通常是恐龍),那是他們心愛之物,沒有的話會睡不著,也無法買新的取代。在卡通【史奴比】的人物裡,有一位奈勒斯(Linus van Pelt),他幾乎隨時隨地都抱著一條毯子,吸著大拇指,感覺享受其中,這種看似戀物的行為,並不是病,反而是增強內在力量的無意識行為。
這些被依戀的物品,稱為過渡性客體,別說是孩子,大人有時也需要,如:從小到大的舊棉被、舊娃娃及機器人、帶有特定氣味的毛巾,這些寶貝雖然陳舊,但有其道理,它們陪伴人們度過關鍵時刻,可穩定情緒、增加控制感和喚起美好回憶,是勾起「自我撫慰」的線索,自然對它戀戀情深。自我撫慰是很重要的心理機制,情緒低落時人們都需要藉由想起過去曾擁有的美好,像充電一樣,得到安心感,再重新出發。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緒的出現正提醒我們什麼才是重要的。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WjwS4i227tw

201903.jpg

你曾經跟對方爭論到快氣炸嗎?當你發現對方講都講不聽,或者對方對你的感受毫無回應,就會有股情緒衝上來,感覺快要失控。我跟太太吵架嚴重時,內容已不是重點,氣勢才是,贏者得理不饒人。是人都有情緒的,情緒是種指標,「怒氣」指的是我們重視的東西受到侵犯,正在吵架的兩方其實都在強調自己所重視的價值與觀念,並要對方臣服。
為怕情緒壞事,社會很強調情緒管理的重要,要人們控制怒氣,好好溝通。不過這其實是倒果為因,情緒的出現正提醒我們什麼才是重要的。只是情緒能量過強時,激動使思考僵化,更不可能溝通。我們應該做的,是調適情緒,讓它有個出口,當能量被釋放,人們就有心理空間回頭審視剛剛情境,怎麼說會更好。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利用注意力可以切換的特性,被碎念時把心思改在「視覺」而不是「聽覺」,保護自己不受影響,遠離有害的嘮叨與碎念。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FtRFCU3TPIc

201902.jpg

以前我當兵時常被主管叫去訓話,他很會講,一開口都要十幾分鐘,他講的內容既貶抑他人又不實用,說白了只是「碎念」。那種碎念即使知道跟自己無關,心情還是會受影響,那又是一對一的情境,無法摀起耳朵。那該怎麼辦?

即使是如此場合,還是有保護自己的方式。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利用它每次只能處理一類訊息的原則,被處理的叫「主題」,其餘則是「背景」--以減弱模糊狀態存在。就像讀書時,專注理解書裡內容是主題,而背景則是環境音樂,彼此不影響。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上台報告或表演時會怯場嗎?我會。

人類習慣關注負面訊息,上台後不自覺地找那些不認同你的人當錨點(基準點),錯誤判斷自己表現很差,便無心專注在原先要做的事了。把錨點刻意選在不會反應的物體或認同你的支持者身上吧,讓其他人成為背景,你就能安心地完成自己在台上的任務了。

廣播音檔:https://youtu.be/ixXWzmxXD3k

201901.jpg  

如何改善「上台恐懼症」?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