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目前分類:內在人性反思 (4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常常假裝「不需要別人,一個人也很好」。
他們問,「孤單嗎?」我反射性說,「也還好」。
不過不是這樣。應該說事實只能這樣,是我要適應它。

DSCN1181.JPG

我常常假裝「不需要別人,一個人也很好」。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依賴是孩子信任父母的安全感原型(心理的安全堡壘),成熟的大人以身作則,示範親密、信任、保護,孩子就會模仿學習,自己逐步摸索成長動,在關係裡才能知道自己是誰,之後,也成為可以回應他人的人。這段關係模型會影響日後友情或愛情的發展。

健康的依賴,很像是一種在關係裡的休息,之後仍要繼續人生,為自己負責,因此被依賴的人也很樂意提供他的肩膀。

健康的依賴是學習/練習來的。耍幼稚但不耍白目。

luffy.jpg

「依賴」對人類是很重要的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自卑性格」是我們社會的文化根基,個人價值不被強調,以致自己不敢明的要求,因為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憑什麼,只能拿出「以為對方會要的東西來交換」,感到自卑的人拿不出什麼,就以「勞務」或「性」來換「情感關係」。

然交換來的情感關係很脆弱,那是不平等的關係,通常下對上才會這樣交換,因為勞務或性的取代性都很高,而且「勞務或性」的付出要很多,然後才能回收一點點「情感關係」,匯率不同啊,這類交換確實不公平,付出太多的自卑者是屈就的,常常在「壓抑情緒」,當委屈到一定程度,情緒就會出來激烈表達,它是誠實的,會大哭或憤怒,爾後又陷入深深的自責、孤單與挫敗;情緒就像啞巴吃黃蓮,反應若不能被辨識與處理,壓抑與爆發數度循環,到了極端它會產生無意識的行為補償,如破壞、絕望或自傷。

不要急,回到生活的焦點吧,你的生活是以你自己為中心才對,先專注在那些讓你有樂趣、有熱情、肯投入的事物上吧,先學習跟自己相處吧。很奇妙的,當你有了自己的生活風格,「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刊登於2018.7.1.關鍵評論網    【自卑者的交友模式:要五毛、給一塊】

DSCN1064.JPG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生命裡要有「成熟的大人」,他成熟地回應你的需求,陪伴你成長。柯特(Kohut)的自體心理學(Self Psychology),是精神分析學派談客體關係的,他認為一個人的自我發展,在早期經驗需有個「自體客體」(指照顧者)來互動、同理與對映,協助個人發展與演化自戀(Narcissism)【類似於溫尼考特的涵容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及夠好的母親(good-enough mother)的觀念】。自體客體提供照顧,孩子將撫慰功能內化,繼而整合「與自己的關係(自戀到獨立)」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信任與回饋)」,才能成為成熟的人。如果自體客體(照顧者)總是缺席或不斷挫敗他,例如父母總是嘮唸孩子、批評當吃補,孩子有一天會放棄,並在情感不滿足下離家,尋求外人作為替代,尋找對他有回應的客體。

DSCN1070.JPG

你生命裡有「成熟的大人」嗎?

多數人會先反問「『成熟的大人』定義是什麼?」會這樣問不奇怪,因為我們很少遇到這樣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

先說「歪掉的大人」吧。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經有『愛的真諦』,社會心理學家佛洛姆提出『愛的藝術』

我舉出『愛的型態心理學』:10點觀察,從中理解「愛」在我們生活中的狀態與重要性。

pexels-photo-1535244.jpeg

一、愛要做也要說。
愛光說不練是不行的,愛要有具體行動才能讓對方知道你是認真的。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許多文章都在說「愛自己多一點」,因為太看輕自己,轉而企求別人肯定而衍生問題。這個論點無誤,不過「愛自己」是個模糊概念,從小到大社會、教育或家庭都很少這麼談它,也沒有具體可學習的典範。我們到底如何自然知曉「愛自己」呢,根據溫尼考特的客體關係論,母親是我們人生第一個對照的客體,有了親子關係與回饋,我們開始確認自己是誰、重不重要,以及探索世界的初始動機。幼童時期好的親子依附是心理發展基礎,然而影響更甚的是在有意識之後(通常是3歲後),有意識便會開始解釋「那些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關係與意義。」

簡言之,起初我們從別人的反應回看自己,爾後那些印象讓我們自己解釋自己。

DSCN2767.JPG

(一)童年經驗:足夠的被照顧。

「如何愛自己」這件事,是從「被愛」的過程來學習。透過對方如何看待、照顧自己,從而覺得自己很重要,也才會重視自己身心所發出的任何訊息,進一步發起自主意識、扛起自我照顧的責任與行動。這個先被照顧的過程,是童年最重要的經驗。穩定的照顧關係(通常是父母)引導孩子逐漸整合自己所獲得的經驗,不疾不徐,即使失敗或挫折也能納入成長的範圍。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受現況」是最難的起始階段,因為那表示「必須接受自己目前有狀況,必須負責才能改善」的認知。自憐的情緒,是關注自己受傷的感覺,如果一時無法接受,就休息一下癱瘓一下吧,覺得準備好了、不甘心、不能忍受了,就站起來為自己做一些事。(把「接受現況」比喻成「重感冒」,我們生病時也許會抱怨被傳染、鬼天氣、工作太操,抱怨並不會好起來,而你能為自己負責的事便是去「看醫生」)

選擇之路不是自動展開的,要輸入一些新知,思考,考量適合的屬性,那個選擇才會出現。選擇需要邏輯,才能發現有什麼選擇。◎思考1:研究自己卡住的部分從何而來?◎思考2:如何具體化這個可能

承受自己的選擇,將經驗(無論好壞)轉化,就能成為力量,那是一種冒險與滿足,就算失敗也能繼續學習與汲取,因為「自己的」情緒、聲音、行動、價值或需要都不再被鄙視,而能以珍惜自己的角度重新出發。

「因為太過寂寞」的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網路

大學只念了半年就退學了。一回神,自己早已得了憂鬱症與進食障礙。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們是否常有一種狀態?因為「不原諒對方」,所以每每遇見對方時,自己就得表現出不原諒的樣子,表現出憤怒、仇視、不甘心,想懲罰對方、給對方難堪…也許真能打擊對方吧,但也只是一點點而已。代價卻是讓自己處於「非常態」,時常提醒自己不可鬆懈,緊繃警戒,做一些不是平常在做的事。我們不打招呼、維持臭臉、防衛心態、怒目瞪人,甚至不再輕信任何關係…

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反應不一定能激到對方,卻是跟自己作對,因為刻意「非常態」相對耗能。常態是自己平常、自在的樣子,非常態則是耗能,我們可從「心理偏好」的概念來解釋。

DSCN3854

心理偏好

「偏好」這個詞從「消費者心理學」而來,工業革命後經濟起飛及商品種類變多,產生了消費者如何選擇的研究。「偏好」是消費者對一種商品或商品組合的喜好程度,根據個人意願進行排序,也反映了個人的需要、興趣、嗜好和實用程度,經濟面向也會影響消費行為,有可能偏好(收藏品)較貴,所以他只選擇便宜實用的來買。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知道不對勁,整個人怪怪的,不清楚原因,像腸胃脹氣,但卡住的感覺在胸口,悶悶的,排不出去;你意識到自己的呼吸急促、緊張,但不是很明白那是什麼,似乎有明顯的原因,但又不確定。胸口悶,心跳快,甚至是痛,令你坐立不安、急躁易怒、肌肉緊繃,注意力也不集中。你為了掩飾那個卡住的感覺,消耗好多精神,只能用剩下的力氣處理日常。睡覺前,那個緊張又回來了,腦袋左思右想沒有焦點,擔心這煩惱那,各種可能的災難,最後,你失眠了。

這種類似「脹氣」的情緒感,就是「焦慮(anxiety)」,意指情緒或心理上產生內在衝突,不一定意識的到,卻會進一步引發非理性的憂慮或恐懼。

焦慮是複雜情境所產生的複雜衝突,關乎情緒、關乎現實、關乎未來,全都攪在一起,不可能當下就有完美解決。對焦慮不能只吐吐苦水,要接納它的存在,作情緒辨識,去知道那是什麼感受,知道發生什麼事讓你感受如此,才能真正抒解焦慮。接納焦慮需要時間,不迴避、善待它並找支持,所幸仍是可以處理的,遇焦慮時,有幾個步驟可以DIY先急救

銀魂655話.jpg漫畫:「銀魂」。『選擇那邊都是錯誤的。』--來源網路

事件:職場壓力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討拍很自然,卻無法直接表達,因為社會認為「羞羞臉」,我們成長經驗都被要求「不麻煩別人,做好自己的事」,面對挫折若哭了、輸了、束手無策,都會被嘲笑。長大只是代表情緒要懂得壓抑、不能撒嬌、不敢求助,導致這個很自然的討拍,變成扭曲、否認但其實潛意識的行為會偷偷溜出來。

pexels-photo-6382669.jpeg

討拍

「討拍」就是「需要被肯定、尋求慰藉」,當我們挫敗、不知道自己作的是否正確、信心被打擊時,就會很希望從另一個人那裡得到肯定與安慰,拍拍我們說一切都好。

「討拍」,是很自然的反應。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先確定沒有損失才要付出,先確定不會輸才要參與,先確定那個失敗的結局可以接受,有退路才要行動。他們發展出一套領域與規則,算計對方行為,築起保護城牆。

表面上他不相信別人,但其實更不信任自己。

20170331-3.jpg

有一種心態叫做「先確定沒有損失才要付出」。

我也有過,尤其心裡曾受傷後,戰戰競競地不敢再吃虧,很容易感到挫敗,很容易覺得人是不可信任的。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正崩潰後才是治療憂鬱症的開始。」

我記得在精神科醫師王浩威的書中看過這樣的概念。

我想,那就是絕處逢生。

20170208.jpg引自網路《食戟之靈》201話:塔克米阿爾迪尼的不甘心

人在困境中會習慣且固執地重複他舊有模式。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命運」兩字的解釋,「命」是先天安排,環境、父母、文化,出生時無法選擇,但「運」是動詞,要「自己運」。接受此時此刻的「命」,以此為基礎向前運,一切還是操之在己的。

20161227.jpg

故事(上):一定輸的戰爭

有一個家庭,兩個小孩罕見疾病,好不容易確診,卻發現無藥可醫,只能等孩子逐漸退化邁向死亡,當時父親得了憂鬱症,差點帶孩子走絕路,還好母親暫時撐著,還能工作養家。他們信仰上帝,每天尋求信仰支持,然而上帝並沒有依他們意願行事,小孩身體功能仍然退化,眼球無法正常上下轉動、不能行走,說話有困難,也不太能吞嚥,必須用灌食方式把營養品打入胃瘻管。這對夫妻最難接受的是自己,因為孩子是他們生的,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命運,而孩子無論怎麼照顧,醫生都說活不過20歲。

「一定輸的戰爭。」父親這麼形容。「還可以怎麼打?」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必去改變那個點,「接受/接納」才能從那個「此時此刻」開始,抗拒、恐懼自己的無能,「拒絕承認」則永遠停在過去或冀望未來。坦然接受情緒並安撫,尋求支持,不花時間想各種逃避,才有機會思考以自己的責任可以怎麼繼續前進,「接受現況、接納自己」,永遠都來得及。

DSCN2602

故事:接受還是逃避?

多年前同仁排給我一位督導,他素來以嚴格聞名,表情也較嚴肅,心想又是一件別人不要的推給我,不過既被安排也是要尊重,於是接受,等著被電。督導聽了我的錄音檔,果不其然,當場被揪出許多欠妥當的細節,他講的很有道理,唯一難過的是:「我作錯的還蠻多的!」,覺得臉紅羞愧。

可能是身為心理師的習慣,想著自己怎有這樣感受:「作錯就改」不是很一般嗎?然後領悟:「不是,被別人發現自己不足之處還要在他面前承認,真是一件很難的事。」多數時候,我們會逃避,會手按頭打哈哈作緩衝。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沒有「不知道自己在作什麼」的時候?

憤怒到斷線,不顧一切咆哮;累到癱掉,被問話時不知道自己在回什麼;餓到昏頭,狂飲狂食;不想寂寞,竟然跟初識的網友約會;不想孤單,即使知道被拒絕還是再三糾纏…

本篇談談在生活裡我們的意識與潛意識如何分工。

20151225.jpg
星際大戰:黑武士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或許我們可以說「血緣其實是一種信念」,是具像化的結果,相信著無論自己(孩子)怎樣,醜陋殘缺無能,有人(親生父母)就是可以無條件接納永遠不會放棄我們。或許「尋根」也是這個概念,「根」涉及了「我是誰」與「關係歸屬」的議題,而當此信念(親生父母)不存在時,就難以「對人類信任」了。

DSCN4402.JPG

寄人籬下的照顧關係,包括養子、孤兒暫住親友家、到外地求學暫住親戚家,我統稱他們為寄人籬下的孩子。

血緣是個奇妙的東西,有血緣即使沒有共同生活經驗,甚至曾有家暴,父母就仍是父母。相反的,即使相處愉快,即使從嬰兒就領養,寄人籬下的孩子仍對照顧者有隔閡,甚至是橫溝。被養育及照顧的經驗頂多是恩情,但不會是親情,如果不是血緣,我們似乎不輕易相信別人對自己關心是真的。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挫敗感是一種被否定的受傷感覺:「你想要什麼,但得不到或被拒絕」。

挫敗感令人混淆,因為情緒及不成功的事實兩者合一,難以分辨,當被情緒淹沒,解釋就會狹隘,當資訊受限,歸因便有限。「都是自己害的」這個結論讓我們無從施力,不斷批評自己,卻忽略了其實「其他我們不了解的原因」才是關鍵。知道不全都是自己的關係,就比較容易放下。

DSCN5253.JPG

挫敗感

挫敗感是一種被否定的受傷感覺:「你想要什麼,但得不到或被拒絕」。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自我懷疑是一件恐怖的後續反應,創傷事件已過,但情緒遺留著。自我懷疑最終會否定自己,慢慢侵蝕,否定自己的存在,走向絕望與自殺。

這些反應都繞在自己世界出不去,也不知道可以找誰,不是不找人求助,而是求助當下說不清楚,又敏感對方的疑惑與不耐,感覺麻煩別人,便自己下結論「喔,算了,都是我的錯。」而閉嘴。

pexels-photo-4178004.jpeg

自我懷疑的內在攻擊

自我懷疑是一件恐怖的後續反應,創傷事件已過,但情緒遺留著。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孩子未滿周歲前多以哭聲表達需求,我當奶爸照顧孩子時,每天聽聞哭聲,白天哭、夜晚哭、不定期哭、嚎啕大哭慢慢地也分辨出哭聲裡的不同意義:累了想睡、尿濕、身體不舒服、肚子餓、孩子特質(EX易被驚嚇)或就是想哭親職理論提到,「哭」是呼喚照顧者前來的訊息,有的甚至說要訓練孩子習慣獨處,不過我並不贊成就是,我比較建議在能力範圍內盡量回應,而孩子意識即使未發展完全,也能知曉自己是處在「一段關係」裡,他知曉我會來,因此哭聲帶有呼喚,而不是伴著驚慌無助。

案主在諮商室的哭也是,掉淚、紅眼眶、大哭,這些相同的哭的動作背後也有不同意義,約兩大類,第一類是「哭自己的」,缺乏關係,躲在自己世界孤單的哭;第二類是「關係裡的哭」,帶有釋放、被關注、被接納、被理解的情緒。不是「哭」就是好,不是多哭就會釋放,前類越哭越慘,後類才越哭越好 。

如何分辨哭的類別,視諮商關係及情緒被同理的現場而定,分辨後心理師才知道可以怎麼回應案主的哭。要讓理智與情緒連線,哭是很好的情緒突破,否則即使案主能看見行為現象,但意識層面仍是排斥,看了不連結、聽了記不住。

DSCN3475

哭哭也有兩種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庭經驗對孩子影響很大,父母是我們第一個觀摩學習的大人,日後並反映在價值觀、性格養成及關係處理上。若家庭功能不彰,本身就是傷害與壓力來源,孩子將無所適從,欠缺安全感及家庭問題甚至會轉成孩子表現的症狀。孩子的觀察力強,但解釋很自我中心,他不會怪父母或這個家,以為都是自己害的,不能解決的現實及內心衝突,會讓孩子自己轉成(1)無感的旁觀者(2)矛盾的守護者(3)另尋天地的逃家者...等等保護自己的方式。

DSCN2604  

(1)無感的旁觀者。

孩子最常見的反應方式。讓人感覺他是住在這裡的房客,不是家庭一份子,表面孩子很自私,但事實上他長久經驗到參與也不能改變什麼,於是放棄掙扎,只管好自己,保護自己,是一種生存策略。孩子壓抑感受的代價是:「對什麼都無感」,而無感的習慣會延伸至成人,對未來迷惘、生活無趣及意識不到親密感。

(2)矛盾的守護者。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