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本篇「漢語文中的情感文化」是我過去課上研究報告,分(上)(中)(下)刊出。當時寫這題目,是想與諮商實務作結合,希望整理社會文化如何潛移默化、如何集體教育我們表達情感,也試著詮釋如「多做少說」、「報喜不報憂」、「去除雜念」、「不要想太多」等等情感教育諺語是怎麼衍生並傳承的。與諮商的連結是,我們該怎麼表達,或怎麼做,情感才能傳遞到案主那裡,或反過來,案主傳遞了情感,但我們能收到嗎。舉一個簡單常見的例子,「諮商中案主送我們小禮物,我們要如何反應?」禮物是某種情意(感謝?關心?連結?企圖?或都有?),要懂得分辨與對應,才能決定怎麼討論,除了此時此刻、諮商關係的理解要素,漢語文的背景知識也很重要,而收不收則是最後再談。

下篇重點:

1.從清初的反理學、乾嘉樸學、西學東漸及民初的「五四」運動,這些改變了「情」的地位與表達文化。詩作中有明顯的表述對象與抽象形容,而不是借物抒情或寄情於物。徐志摩的作品中已可見大量的西方語文習慣,加上西方翻譯文學的理論、小說影響,產生「西學為體,中學為用」的風氣。「情」在民初已容許個己愛情的存在,但社會情感文化仍在轉變期,混雜了東西方的情感概念。

2.作為一元唯物論,清代戴東原的心理學只有欲望、情緒及心知三大區分,且三者皆來自於「性」,是互相平等的。他的學說裡,「性」是本質、本性及人的價值,性的實體是血氣、心知,是現實裡人的情感欲望與認知理性;「欲」根源於血氣,因此欲也自然是性,「情」是欲,感物而動的產物,是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情欲。最後是「心知」,戴東原闡述孟子的說法:人藉由學習行動,獲取經驗學問,就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與能動性,不會因為欲望是人的本性就放縱自己,知道節制與正確處理情感欲望便是善。而「心」是可以知識思想的器官與工具,透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及篤行就能擴而充之,最後當你自己能體情遂欲,情可以表達,也就能做到心之所同然,不會執著,才能推己及人,才有道德可說(張立文,1991;胡適,1967)。

3.語文及語文的工具會形塑我們對情感的身心經驗(1)即時性取代書信往返,如E-Mail、FB及LINE,(2)符號表情取代正規漢字;鍵盤取代手寫(3)社群溝通有其專用語言模式(如:社群術語),有社群專屬的譬喻與語境,這些特色都指向溝通經濟化,不講求美感或結構,只講求迅速,缺乏領會的意義。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漢語文中的情感文化」是我過去課上研究報告,分(上)(中)(下)刊出。當時寫這題目,是想與諮商實務作結合,希望整理社會文化如何潛移默化、如何集體教育我們表達情感,也試著詮釋如「多做少說」、「報喜不報憂」、「去除雜念」、「不要想太多」等等情感教育諺語是怎麼衍生並傳承的。與諮商的連結是,我們該怎麼表達,或怎麼做,情感才能傳遞到案主那裡,或反過來,案主傳遞了情感,但我們能收到嗎。舉一個簡單常見的例子,「諮商中案主送我們小禮物,我們要如何反應?」禮物是某種情意(感謝?關心?連結?企圖?或都有?),要懂得分辨與對應,才能決定怎麼討論,除了此時此刻、諮商關係的理解要素,漢語文的背景知識也很重要,而收不收則是最後再談。

中篇重點:

1.「性情」從「心」部,而「心」在說文解字裡為:(1)身體臟器,(2)主思系統。人感於物而後動,身體循環受到變化,因而產生「情」,漢語裡將自己稱為「身」(如「老身」),宋代學者也說「人同此身」,於是身體作為情緒經驗的載具,人本身就是身體,漢語裡獨有的「體會」,並不等同於西方同理心(empathy)概念。

2.情緒即氣。「氣」作為情緒的Modeling(型擬),氣的流動與強弱就等同於情緒的變化,《內經》提到人憤怒時氣會上升、恐懼時氣會下降,哀愁時氣則會流失,這是藉由個人主觀地描述在體內所感覺的感受,因此「氣」是個人感受與生命力的表現(栗山茂久,1999/2001)。

3.漢語文的情感建立在「體」的心理生理上,運用了一種想像去作情緒的轉喻。「切膚之痛」,切膚是具體的想像畫面,搭配上痛的情緒,用以形容情緒的強烈程度,其他還有「面紅耳赤」、「咬牙切齒」及「眉開眼笑」等,身心的察言觀色,是作為情緒的對照與強弱。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漢語文中的情感文化」是我過去課上研究報告,分(上)(中)(下)刊出。當時寫這題目,是想與諮商實務作結合,希望整理社會文化如何潛移默化、如何集體教育我們表達情感,也試著詮釋如「多做少說」、「報喜不報憂」、「去除雜念」、「不要想太多」等等情感教育諺語是怎麼衍生並傳承的。與諮商的連結是,我們該怎麼表達,或怎麼做,情感才能傳遞到案主那裡,或反過來,案主傳遞了情感,但我們能收到嗎。舉一個簡單常見的例子,「諮商中案主送我們小禮物,我們要如何反應?」禮物是某種情意(感謝?關心?連結?企圖?或都有?),要懂得分辨與對應,才能決定怎麼討論,除了此時此刻、諮商關係的理解要素,漢語文的背景知識也很重要,而收不收則是最後再談。

上篇重點:

1.文榮光(2002)對精神科門診病人的內容分析中,病人及其家屬對精神科有文化上的恥辱感與污名化,當不得已前來看診時,他們會將問題焦點放在身體抱怨,讓心理症狀被身體症狀所轉移取代。心理壓抑轉向身體的外化稱為「身體化」,接著我們會求神問卜,請民俗專家來消災解厄,彷彿這些情緒反應不屬於我們自身。

2.James(1884)提出,身體情感迴路先行而大腦後行,「不是因為傷心而哭,而是因哭才感到傷心。」;斯辛二氏(Schachter & Singer)的實驗中,生理反應被喚起,區別必須仰賴大腦的認知並參照內、外在環境可能的原因才能作一番解釋定義,此時「情緒經驗」是由生理變化與認知情境兩者並行而成。

3.Sousa(1987/ 2006)認為情感是學來的,跟社會文化及學習有不可分的關係,像語言一樣,有其根本結構、形式與規則,他稱為「範式劇情」(paradigm scenario),是自幼從社會中習得,日後成為情感表現的形式。就如對語言意義的掌握一樣,可應用也可創造,但反過來,劇本的反映方式也限定情感認知的特定路徑,變成一種文化束縛。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與薩依德的《知識份子論》相呼應,心理專業對外要時刻檢視自身,避免被知識/權力同化,對內對案主則要檢視關係,在傳、教與人生路上互為主體。

20160518.jpg
《我與你》I and Thou--Martin Buber(1923)

馬丁‧布伯是神學哲學家,在1923年寫了一系列的關係哲學,闡述人與人之間的相遇該是什麼型態。他認為兩人間的關係,不是「我」-「它」,而是「我」-「你」,簡單說,是一段平等、互相開放、成長且創造的關係,「創造」不會沈溺於無為等待,而是奮然飛昇,與急欲探求的感覺相逢。

我舉個相對的例子:「我」-「它(我家的狗)」VS「我」-「你」的關係就會不同,前者可以是真誠、善意的互動,但不會有開放、成長及創造的互相提昇,「你」是具靈性的完整人格,不是僅有表象、本能、被動決定的「它」。「我」-「你」不是「我-你」,表示兩個獨立的個體又是相連的關係。當「我」進入「你」時,我不可能冷靜地分析你、認識你,此時此刻,我以我全部的生命相遇於你那備受煎熬、歧視的靈魂,我因你的每一痛苦、每一歡樂而戰慄,然而有時你又只是你/它,我才能又分離出來做我自己。這是人性真實處境,在這二重間折返跳。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三的愛情故事是補償故事,過去得不到的,現在就抓得緊緊。缺乏親密,不懂愛與被愛,面對關係時因自卑而退縮,以冷漠保護自己,有家室有退路的男人看透這點,不放棄/死纏爛打地追求。她以為終有人不嫌棄且勇敢地觸碰她的黑暗面,當男人終於通過考驗,以為她空洞的內心能填滿,緊緊依附,為了維持這段關係她願意犧牲自己。

她內在有個受傷的小孩,對愛充滿矛盾,一個不愛自己的女人,過度同理男人缺乏愛,很容易愛上不愛她的人。當小三的、找小三的兩人內在都有個不願長大,不願對自己完全負責的小孩,於是藉由照顧另一個人或依賴對方,藉由給對方愛,再期待對方回饋愛,形成互依關係。你我都可能為逃避孤單/陰暗面而情願成為另一個人的附屬品。

DSCN8676.JPG

小三粉絲團

小三粉絲團是秘密社團,要有人介紹才進得去,顧名思義成員都是小三、小四,甚至是小五的女性。一開始是她發現,她、她室友、她室友的同事都剛好是小三,想說有個地方互相扶持、互相聊天才設立的地方,沒想到當小三的女性還真多,有朋友的朋友也是,傳一傳加一加,就二十幾個社員了。她們的對象有學長、同事、主管、中年大叔及老董事長…年齡差距最大的是30歲,都有老婆、女朋友。她們都稱自己是小情人,有的為了生活,有的為了錢,有的為了感情。社團永不辦網聚以避風險,也不可涉及金錢往來。她們在社團吐吐苦水、交換心得、轉貼如何擄獲男性心理的文章、分享如何法律自保,她們會說誰誰誰很傻,想用死來控制對方,但她們不會酸言冷語,似乎隱隱知道願意成為小三的,當然也是逼不得已。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N2206.JPG

當小男人出現後,人妻就變了。

她每天掛念他,不花心思穿著打扮卻買名牌衣褲給他;她自己三餐不正常卻日日算計他的營養;她工作壓力大,下班卻扮鬼臉逗他笑;她對他輕聲細語,對我卻是歇斯底里。人妻不再看見自己的需要,更糟的是,也不在乎婚姻關係。

小男人最可怕的,是讓人妻自動變成偉大的母親,而不再是我的女人。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不斷向前走,累積一定歲月後,偶爾停下來時,總會想起存於過去的某些人某些事,開始回憶與懷念,我稱之「尋人啟示」。底下是一個中年男子在40歲生日那天告訴我的感嘆。

(一)

認識Q的時候是在大一迎新郊遊,當時我大二擔任活動小組長,Q沒有和我同組,老實說,我也沒特別注意她。Q第一眼給人的印象純樸,五官平板,素淨的短袖牛仔褲,灰紅夾克,壯壯的身體,微胖臉型,加上一個男生頭,真的一點也不引人注意。她的聲音很嬌柔,自然不做作,跟外表很難聯想,但聽她說話還真是舒服。

Q獨自從香港來台讀書,母親仍在家鄉打工賺錢,他們的計畫是等Q畢業後,再帶著弟弟一同遷台生活。Q在台的日子,省吃儉用,打工,一切生活自理。僑生雖然有時聽不懂台語,但她很喜歡社團,她常常照顧人,就像個小母親叮嚀家人。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未滿周歲前多以哭聲表達需求,我當奶爸照顧孩子時,每天聽聞哭聲,白天哭、夜晚哭、不定期哭、嚎啕大哭慢慢地也分辨出哭聲裡的不同意義:累了想睡、尿濕、身體不舒服、肚子餓、孩子特質(EX易被驚嚇)或就是想哭親職理論提到,「哭」是呼喚照顧者前來的訊息,有的甚至說要訓練孩子習慣獨處,不過我並不贊成就是,我比較建議在能力範圍內盡量回應,而孩子意識即使未發展完全,也能知曉自己是處在「一段關係」裡,他知曉我會來,因此哭聲帶有呼喚,而不是伴著驚慌無助。

案主在諮商室的哭也是,掉淚、紅眼眶、大哭,這些相同的哭的動作背後也有不同意義,約兩大類,第一類是「哭自己的」,缺乏關係,躲在自己世界孤單的哭;第二類是「關係裡的哭」,帶有釋放、被關注、被接納、被理解的情緒。不是「哭」就是好,不是多哭就會釋放,前類越哭越慘,後類才越哭越好 。

如何分辨哭的類別,視諮商關係及情緒被同理的現場而定,分辨後心理師才知道可以怎麼回應案主的哭。要讓理智與情緒連線,哭是很好的情緒突破,否則即使案主能看見行為現象,但意識層面仍是排斥,看了不連結、聽了記不住。

DSCN3475

哭哭也有兩種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尼考特(D.W. Winnicott)的《反移情作用中的恨》

治療師必須接受自己對某個特殊案主(尤其是邊緣性人格)同時有愛和恨,否則容易表現有害的潛意識行為,比如忘記約診或遲到,直到案主退出治療,或滿足病人的每一個要求以掩蓋內心的恨意,又或是以憤怒的言語發洩。維尼考特認為能接受自己必然有矛盾感情的母親/治療師,比否認的母親/治療師更不會造成傷害。

DSCN6385

厭惡感

「我正站在高樓頂,這裡的風好強,希望不會不小心掉下去。」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後,她也放棄了自己,決定自殺,合情合理,這個悲劇人生,剩下還能選擇的是自殺方式,燒炭?安眠藥?

pexels-photo-897624.jpeg

童年時雙親離婚,母親疏於照顧,又受到同居人家暴,她對人們始終無法信任。小學時沉默寡言被導師誤解,同學討厭,她感覺被團體孤立。青少年期認識初戀男友,以為世界正要改變,卻未婚懷孕被拋棄,躺在醫院手術檯上她覺得無助。該如何生存下去?她防衛身邊所有人,算計清楚利害關係,只靠自己。在職場上她利用女性魅力及工作表現,狠狠地踩扁他人,贏得權力位階;她玩弄感情,報復男人,一切就如連續劇,當她跌倒落魄時,果然沒有任何人肯伸出援手。

最後,她也放棄了自己,決定自殺,合情合理,這個悲劇人生,剩下還能選擇的是自殺方式,燒炭?安眠藥?

但如果這樣就死了,小說有什麼看頭,每個人都猜得到悲劇結局啊。她突然想,主角為什麼要照劇本走呢,悲劇裡也蘊含著生命力的,否則她怎麼撐過一次又一次的生存邊緣,要死早該死了,人生一定還有什麼沒被完成。她望向藍天,在13F的精神病房透過寫作了解名叫悲劇的人生,透過故事重新賦予自己新的結局。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