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漢語文中的情感文化」是我過去課上研究報告,分(上)(中)(下)刊出。當時寫這題目,是想與諮商實務作結合,希望整理社會文化如何潛移默化、如何集體教育我們表達情感,也試著詮釋如「多做少說」、「報喜不報憂」、「去除雜念」、「不要想太多」等等情感教育諺語是怎麼衍生並傳承的。與諮商的連結是,我們該怎麼表達,或怎麼做,情感才能傳遞到案主那裡,或反過來,案主傳遞了情感,但我們能收到嗎。舉一個簡單常見的例子,「諮商中案主送我們小禮物,我們要如何反應?」禮物是某種情意(感謝?關心?連結?企圖?或都有?),要懂得分辨與對應,才能決定怎麼討論,除了此時此刻、諮商關係的理解要素,漢語文的背景知識也很重要,而收不收則是最後再談。

上篇重點:

1.文榮光(2002)對精神科門診病人的內容分析中,病人及其家屬對精神科有文化上的恥辱感與污名化,當不得已前來看診時,他們會將問題焦點放在身體抱怨,讓心理症狀被身體症狀所轉移取代。心理壓抑轉向身體的外化稱為「身體化」,接著我們會求神問卜,請民俗專家來消災解厄,彷彿這些情緒反應不屬於我們自身。

2.James(1884)提出,身體情感迴路先行而大腦後行,「不是因為傷心而哭,而是因哭才感到傷心。」;斯辛二氏(Schachter & Singer)的實驗中,生理反應被喚起,區別必須仰賴大腦的認知並參照內、外在環境可能的原因才能作一番解釋定義,此時「情緒經驗」是由生理變化與認知情境兩者並行而成。

3.Sousa(1987/ 2006)認為情感是學來的,跟社會文化及學習有不可分的關係,像語言一樣,有其根本結構、形式與規則,他稱為「範式劇情」(paradigm scenario),是自幼從社會中習得,日後成為情感表現的形式。就如對語言意義的掌握一樣,可應用也可創造,但反過來,劇本的反映方式也限定情感認知的特定路徑,變成一種文化束縛。

4.漢語文會使用「性情中人」作為讚詞,與《中庸》的中、和境界相同,「性情」一詞互義,「性」被區分為人之陽氣善者也,「情」則是人之陰氣有欲者(許慎,說文解字卷十)。「性情」在中國哲學史解釋各有分歧,但彼此之間有絕對的影響關係,並不像英語系中的temperament(性格、氣質)只形容個體特定表現情緒的模式。

20160517.jpg

壹、前言

        東方人的情感表達含蓄,並不直接說出所要傳達的感受,而是意有所指地要聽者去體會。徐臨嘉(1984)以一個離婚的中國婦女為例,她企圖挽救婚姻,但她不是用說的,不是言語溝通,而是自己默默地做好妻子的角色,並期盼丈夫能體會行為背後的情感回心轉意,當丈夫不斷漠視時,她對這個互動感受到強烈的「悲怨」情緒。

上述這個故事讓「悲怨」不只是情緒,它是很複雜的情感集合:悲情、悲哀、怨嘆、怨恨,甚至帶有自責,在文化價值未改變下,這個情緒讓當事人更難受,也找不到出口,只能更困於傳統角色中(徐臨嘉,1984)。這個感受不同於西方對情緒的解釋,定義為一種生理反應跟意識的感覺狀態。情緒似乎是個壞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明,個人的情緒不需要拿出來說,即便是令人雀躍的喜事也要節制、謙虛地表達,就像我們受到別人的讚美時總愛在第一時間回說:「沒有啦」、「牟啦(台語)」,以及一句俚語這麼說:「癢要自己抓,好要別人誇。」語文習慣中顯示了我們的情感文化。

文化在情感上要我們不形於色、保持緘默,不過若是情緒超出了個人控制的底限,造成「情緒失控」,則歸因於個人「修養不夠」,若已到病態的程度則歸因於鬼魔附身,在文榮光(2002)對精神科門診病人的內容分析中,病人及其家屬對精神科有文化上的恥辱感與污名化,當不得已前來看診時,他們會將問題焦點放在身體抱怨,讓心理症狀被身體症狀所轉移取代。心理壓抑轉向身體的外化稱為「身體化」,接著我們會求神問卜,請民俗專家來消災解厄,彷彿這些情緒反應不屬於我們自身。

語言是文化的工具,也同時塑造了使用者在其中所能理解的生活經驗,本研究將探討漢語文中「情」這個字的意義結構,並將「情」字的使用歷史作為研究路徑,推論出社會情感文化演變至今的痕跡,最後則討論如何從文化中摸索學習情感表達的可能。

貳、情感的理論

關於affect與emotion,兩者在韋氏(Webster)大字典是彼此解釋的定義,釋義如下:一、對某對象產生感覺(feeling)的情感狀態,每個感覺有其相應的字彙,如害怕=fear;二、主觀意識上的經驗,同時有心理反應、身體生理跟行為上的變化。

漢語文中的「情」,衍生出「情緒」與「情感」兩義,在使用上有不同的範疇,「情緒」用於表示短暫的感覺狀態,如「害怕」、「恐懼」、「高興」、「哀傷」等情緒,而「情感」則較為整體、複雜且長期的,如「我對她的情感是堅定的」。本章探討「情」的產生,從西方的情緒理論出發,再回到中國哲學的情感觀。

一、情緒是生理與認知

情緒是與生俱來的,在發展心理學裡已有諸多學者說明從兒童期起,人類會自然產生情緒,由面部表情反映出內心情態,也開始學習情緒表達。人如何區辨情緒種類,首先由James(1884)提出,他認為情緒是一種知覺,來自身體的生理反應及變化,身體情感迴路先行而大腦後行,他最著名的闡述是:「不是因為傷心而哭,而是因哭才感到傷心。」,接著斯辛二氏(Schachter & Singer)的實驗中得到,當生理反應被喚起後,許多感覺如興奮跟害怕的程度是相當的,因此區別必須仰賴大腦的認知,並參照內、外在環境可能的原因才能作一番解釋,才能將那感覺定義,此時「情緒經驗」是由生理變化與認知情境兩者並行而成。近代則盛行Eills(1987)的理情理論,他認為情緒主要因人的信念、解釋和看法所造成的非理性,因而產生令人困擾的情緒,影響後續行為,只要有所認知與修正,就能管理自己的情緒。

二、情緒是文化建構

以生理學基礎產生的情緒理論,在文化心理學上視為泛文化普同特質,情緒是文化建構來的,包括個人如何認知「情緒經驗」與「情緒表達」行為,是社會化過程學習來的結果,以應付個人內在的情緒及其所引發的後果(Abu-Lughod and Lutz,1990)。情緒並不是個人狀態的呈現,而是社會生活與文化建構的,導致什麼劇情會引發什麼情緒反應,Sousa(1987/ 2006)也認為情感是學來的,跟社會文化及學習有不可分的關係,像語言一樣,有其根本結構、形式與規則,情感學習的結構他稱為「範式劇情」(paradigm scenario),是自幼從社會中習得,日後成為情感表現的形式。在每套範式劇情裡,劇本界定了角色、劇情、感受及情感反應,小孩子也從中熟悉情感的語彙,慢慢地他們逐漸清楚什麼樣的故事會導致什麼樣的情感,就如對語言意義的掌握一樣,可以應用也可以創造,但反過來說,劇本的反映方式也限定情感認知的特定路徑,變成一種文化束縛,舉例來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就是一套尊親的情感劇本。

三、情緒是自我概念的一部份

林淑蓉(2002)將情緒視為一個在互動情境(interactional context)下的產物,是個人在日常生活與他人互動的情境下所展演的自我的一部份,情緒表達便是自我展演,並有清楚的文化意涵。在這種認識論架構下,情緒的產生與理解,是形成自我感(sense of self)的重要部分,Denzin(1987)提出情感的現象學,他認為一個人是靠內在能力與邏輯,組織他所感受到的,包括與他人互動、存在的身體、自我感覺與情緒,並藉這些交互影響的過程來形成「自我(self)」。這個說法也雷同某種諮商作法,我們藉由覺察情緒來整理背後的認知與價值,理出內在動機,並做出決定。

四、中國哲學的情感觀

中國似乎沒有探討情緒的理論,古代典籍最早大量出現描述情感文字的《詩經》,論述的是各種情感的狀態。在《禮記.樂記》中「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行於聲。」說明「情」是心受到環境刺激而引起的反應,繼而引起不同的聲音,而發出的不同聲音代表著相應的情感,如「悲哀」所發出的聲音是焦急、速殺而低沈,「快樂」之情是歡樂,其聲寬裕、歡樂而徐緩,「喜悅」乃一時之悅,其聲發揚、放散而爽朗…(陳雪麗,2000)。中國視「情」為人的自然狀態,這一點與西方情緒理論相同,差別是中國的「情」不與個體內在連結,因為「情」被歸屬為陰,是要被摒除的,我們可從漢語文的「性」、「情」兩字加以瞭解。

1.情(陰)(欲)

        《禮記.禮運》載:「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情是感於物而後動的狀態,也就是受到外物刺激而引起的反應,且人有七種與生俱來,不用學就會的基本情緒,這些自然之情,也稱為「欲」,是主觀感官經驗,如眼睛會追求好看的事物,嘴巴會追求好吃的食物,故引起每個人喜怒哀樂的經驗並不一樣。既然情是受外在刺激而有所波動,儒家就有一套對「情」的觀點,他們認為情可以自然抒發與流露,但君子卻必須要求節制、適得其當,追求仁愛禮智,讓情感的控制在「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庸》」。

2.性(陽)(命)

漢語文會使用「性情中人」作為讚詞,與《中庸》的中、和境界相同,「性情」一詞互義,情實性之異文,漢代《白虎通》載:「人禀陰陽氣而生,故內懷五性六情。」,「性」被區分為人之陽氣善者也,「情」則是人之陰氣有欲者(許慎,說文解字卷十)。「性」一字也指「命」,是天命、賦命自然,既定的天生之質,故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性情」在中國哲學史解釋各有分歧,但彼此之間有絕對的影響關係,並不像英語系中的temperament(性格、氣質)只形容個體特定表現情緒的模式。

    「性情」原意多強調天性與情欲的並存,如太極和諧存在,但隨改朝換代,宋代理學開始強調「去人欲,存天理」,將情欲視為二元論中要摒棄的氣質之性,並對不屬正氣的情採取壓抑與防範,認為摒除情欲等同理智修身,這種作法到了明代甚至不分青紅皂白,結果衍生「禮教吃人」的現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