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他們沒有計畫生育,於是領養一個白白胖胖的男生。他以為他建立了一個家,沒想到半年後她卻決然離開。即使傷心他也是提醒自己,必須當個堅強的父親。

「父親與狗」的圖片搜尋結果

他們沒有計畫生育,於是領養一個白白胖胖的男生。他以為他建立了一個家,沒想到半年後她卻決然離開。即使傷心他也是提醒自己,必須當個堅強的父親。

他花時間陪伴小孩,帶著跑步;他教育小孩要會分辨陌生人、控制情緒聲量,小孩的食物他都親自料理,他們的感情極好,常常睡在同一張床上。

在兒子進入青春期時,他考上了北部大學,不得不必須託付給祖父母照顧。他們在車站離情依依,火車慢慢啟動,兒子忍不住隨之奔跑狂吠,他在窗前流淚,揮著手說:「回去吧,小白,暑假我就會回來的。」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謂「夠好的父親」呢?

現代父親當然也要共同育兒,不過父親育兒仍有別母親,對孩子來說,父親是第三者,屬於社會關係,甚至是來搶奪母親的,此心理過程佛洛依德稱為「伊底帕斯情結(戀母情結)」。『父親』身分不是在孩子出生那一刻就有的,而是關係建立中一步一步揭示、宣告、成立的。父親的家庭位置,在遠古時代是對外的狩獵者,他提供食物、提供保護,以及最重要的技能傳承--教導他的孩子學習如何狩獵。父母親各司其職,孩子依附母親在保護中長大,而父親的責任是帶他走出家庭、進入世界。

2018.1.18.刊登於【關鍵評論網】:男性育兒的獨特性:如何成為一個「夠好的父親」?

IMG_20160214_125943.jpg

「夠好的母親(good-enough mother)」是英國心理學家溫尼考特(Winnicott)提出的概念,他認為在母嬰關係上,只要母親足夠敏感和穩定,可以滿足嬰兒生理和情感需求,那就夠好了,其餘條件都不是必須,不需戰戰競競當個完美的母親。「關係」這件事,母親有著生理哺育及本能的協助,是嬰兒最初的重要他人,她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孩子也以同樣眼光回應,並逐漸從共生關係裡分離、發展「自我(self)」概念。David Brooks在《社會性動物》對此寫道『…最初的愛是另一個人給予的愛,嬰孩用母親賦予他的形式去認識自我,多年後,他才能用自己的定義去認識自我。』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嫉妒著那男人,被奪愛的失落令他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

「牽女兒的手」的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來源:網路

他緊緊握著心愛女人的手,在婚禮上看她與那男人戀愛的影片,群眾歡動,但他心裡不是滋味。

他不甘心自己不再是她最重要的人。曾經,他照顧她日常生活,牽著她遊山玩水;曾經,每晚他說著睡前故事伴她入眠;曾經,他看過她神采飛揚,陪她走過叛逆青春;曾經,他是她的一片天。是的,他嫉妒著那男人,被奪愛的失落令他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然而,他最企盼的是她能終生幸福,他不該自私,知道該放手,默默地接受事實。

時間到了,他整理好西裝,讓女兒勾著手,緩緩走這條紅色的路。他不捨地把她的手交給那男人,充滿祝福。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耶穌對憤怒的群眾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群眾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的都出去了。因為群眾啟動了思考能力,反思自身,情緒冷卻,離開現場。

網路不是不能公審,不是不能有民粹,因為民粹就是我們,是我們決定了自己的生活格局。如果我們能反思自身、欣賞異己,那麼網路民粹將會往容許多元、讓沒有發言權的人有發言權、弱勢集體抵抗的代言者方向去。

刊載於【獨立評論@天下】2018.1.14.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6521

刊載於【鳴人堂】2018.1.19.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785/2938525

pexels-photo-3179911.jpeg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同步發表於公益交流站2018.1.2.  http://npost.tw/archives/40343  

許多當事人都曾使用心理諮詢專線,然多數反應不佳,他們認為傾聽得太少,電話那一頭往往聽不到一半就急於給予建議、勸導要放下,甚至爭論、批評,說他們明明可以改變,為什麼不去試?打諮詢電話的結果卻讓人更加難過。

也或許是在電話中沒有得到安慰的人才會到我這裡來抱怨,樣本不準,我相信心理諮詢專線仍照顧著許多不願/無法出門就能找到人說話的需求。我曾是專線的志工訓練的講師,多數志工受訓長達 60 小時且分階段核定,課程也有一定水準,然理論歸理論,實務演練時,大家都很緊張,或被喚起助人焦慮,或被情緒牽著走、忘記所學,習慣提供自己或聽來的成功範例解決問題,苦口婆心卻徒勞無功。

助人者需要長期的實務鍛鍊及自我覺察,臨場才會記得該做什麼、不做什麼,若要志工上前線,我都會強調思考「與當事人的萍水相逢,能做什麼?」其實能幫當事人緩解情緒就很棒了,不要期盼解決事情或指點迷津拯救對方,只做好「傾聽者」的角色即可。

DSCN3286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心裡明白這個曖昧情境,如果O留下,也只有這張床能共眠。此刻O散發智慧女神與大地慈母的融合形象,空間充滿乳香誘惑。

pexels-photo-4406634.jpeg

我接到O的電話,她詢問我一些事。當時我人在大高雄旗山區,曾祖母的老厝。

已經傍晚,沒多久就聽到後巷有聲音,O從那邊過來找到我。我問O怎麼找到這的?後巷是中老年女性站壁的紅燈區。她說,有份工作是要打電話給一個難纏的男性當事人,她需要我在旁邊。

O跟我討論時,我請她小聲,因為臥房的前半段有張床,睡了一個高瘦的鬍渣男人,很像是流浪漢,是過去曾祖母收留的人;臥房出去的客廳,旁邊也一張床,我弟弟睡在那(他說,他來幫忙照顧租給人家的店面,是魚水族業);最後,臥房的旁門儲物室那也窩著一個男人(忘了他是誰)。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活動是諮商中急智想出的,設計為兩人情境,過程需要對話,也需要多肯定與鼓勵。化為文字說明後,讀者也可以試著回答看看「你給自己幾分?」。主要適用於「自我評價低」的人。

自我評價低者會出現以下行為:1)遮遮掩掩:怕被對方知道自己底細(超低分)而丟臉。2)物以類聚:物以類聚的結果,會更加證明自己永遠只屬低分的一群。3)自我預言:對自己低分印象當然只能施展低分功力,無法發揮真正實力,萬一做成功也會認為是運氣好罷了。

不擔憂明天的事,今天我們重點是『接納現在的自己』。

『我接納現在的我是59分,而且未來還會進步。』嘴巴說的出來,大腦才會聽進去。

20180103.jpg來源:網路。漫畫:「靈能百分百」。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好長一段時間,他看東西感到模糊,對光敏感流淚,工作才2小時就疲倦不堪,得頻頻按摩眼睛。看不清楚,令他相當擔心。

「眼鏡模糊」的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來源:網路

好長一段時間,他看東西感到模糊,對光敏感流淚,工作才2小時就疲倦不堪,得頻頻按摩眼睛。看不清楚,令他相當擔心。

他先到眼科求診,再到大醫院安排檢查,醫生看著資料說沒什麼問題。檢查不出原因,他感到害怕。

醫生擠出一個理由,說也許是他上了年紀,眼球肌肉彈性疲乏,建議另配近用眼鏡。聽到眼球老化,他感覺憂鬱。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六早匆忙搭火車,隨便找空位坐下,一坐就預感不妙,隔壁平頭短褲的青年男子不斷瞧向我這邊。

「哥哥,有沒有50元?」他靠很近問,「我回程搭火車不夠錢。」

DSCN7590.JPG

週六早匆忙搭火車,隨便找空位坐下,一坐就預感不妙,隔壁平頭短褲的青年男子不斷瞧向我這邊。

「哥哥,有沒有50元?」他靠很近問,「我回程搭火車不夠錢。」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於控制及防衛,社會發展出刑罰與矯正的策略,原本為遏止犯罪的發生,然而因為無知與恐懼,矯正觀念延伸至一般生活,只要不符常規、影響大眾、情緒失控或跟不上發展進度,無法適應社會的人似乎都需要矯正了。然而表面上行為似乎可矯正,但我們忽略矯正背後「心理狀況被硬性調整」的現象,即「當事人不再有選擇權」。當大腦被強迫植入,他們成為良民,同時也失去了選擇的能力。

這三個故事的背景在美國,被矯正的對象多為青少年,因為青少年時期特有的叛逆、躁狂令大眾聯想到失控,認為他無法控制自己,於是發明幾種治療,從過去的歷史來看,那是1.「行為治療中的心理剝奪」,2.「腦葉切除術的生理剝奪」,以及3.「精神藥物是萬能藥?」。

前兩項為過去式,隨著醫學程度的進度,瞭解外在破壞的傷害可能遠大於治療,然而精神藥物是影響內在,一般人並不容易看得出來。在美國一直存用精神藥物濫用的問題,又特別拿來針對青少年,這種「行為改變的萬能藥」及「矯正」的心理概念,仍然延續著,而不是去思考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尋求快速有效的方法,可能有其社會心理與成本考量,如父母的知識、時間、與子女相處議題等,這是值得注意的,什麼背景條件下產生什麼樣的人民觀念。台灣現況則略有不同,由於精神藥物一項與污名標籤連結,認為神經病才吃藥,問題反倒是「過度懼怕藥物」,常常拖到最後一刻才願意就診。

無論是哪種方法,都只是治療工具,工具端視人的觀念來使用,當我們使用「矯正」的觀念,就會衍生這些故事。

本文同步刊登於【關鍵評論網】2017.1.5.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6869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