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玩人物想選女生,但遊戲機不讓選,硬是停在「獨裁者」上(昔日最終大魔王),且直接跳最後一關,魔王(我操縱)對魔王(電腦)。
右下紅衣服的是獨裁者
只是隨意玩電玩打發時間,在文具店兼補習班的一樓店面,選了熟悉的「快打旋風」。
電玩人物想選女生,但遊戲機不讓選,硬是停在「獨裁者」上(昔日最終大魔王),且直接跳最後一關,魔王(我操縱)對魔王(電腦)。
對戰很久,小心翼翼,就當我覺得不可能成功時,卻意外地將對方打敗了,遊戲破關。得到4804400分。超過480萬分是有獎品的。
電玩人物想選女生,但遊戲機不讓選,硬是停在「獨裁者」上(昔日最終大魔王),且直接跳最後一關,魔王(我操縱)對魔王(電腦)。
右下紅衣服的是獨裁者
只是隨意玩電玩打發時間,在文具店兼補習班的一樓店面,選了熟悉的「快打旋風」。
電玩人物想選女生,但遊戲機不讓選,硬是停在「獨裁者」上(昔日最終大魔王),且直接跳最後一關,魔王(我操縱)對魔王(電腦)。
對戰很久,小心翼翼,就當我覺得不可能成功時,卻意外地將對方打敗了,遊戲破關。得到4804400分。超過480萬分是有獎品的。
獨立不是僅有經濟上的獨立,還有「心理上的獨立」,獨立並非都不依靠他人,而是正視自己,面對恐懼,提出要求,有些地方照顧別人,而有些地方被別人照顧。信任關係裡原本就允許向對方撒嬌或哭泣,那才是依靠的真義,撒嬌不是示弱,而是讓自己像孩子般的自在與信任一個人。一旦為自己的內在需求承擔,重心就會從外界轉回,得到更多的自由與堅強,也才能真正脫離灰姑娘情結,遇見與自己同進同出的生活關係。
照顧別人但不被照顧的女強人
女孩很早便進社會工作,她必須賺錢撐原生家庭。在幾段關係的背叛後,她終於懂得在職場保護自己並積極做事,如今她是副店長,可以決定很多事也照顧同事,她們都叫她大姊,生活盡在掌握中。
「那麼,今天想談的是?」我問。
一個人呈現於此時此刻的主要議題,有時只是表面問題,或僅是次級作用的掩飾。就像一樓地板滲水,一樓的水可用抹布擦乾,但「水從哪裡來」才是我們想關切的,從滲水之處觀察回推,有可能是天花板漏水、大樓結構老舊、水管彈性疲乏、豪雨的量超過集水管承受力、隔壁鄰居害的、地下室滲上來的…當我們以這些視角觀看時,便是運用了時間的連續性及空間的立體作理解。
本篇作為【諮商信念】:初談的資料收集原則(初談二部曲)的補充,簡述如何整體理解「一個人」,使用X-Y-Z三向度使其立體化。
問題是問題,人是人,我們關心的是問題背後的人,問題作為一個現象,告訴我們那個人的整體怎麼了,是一個小洞,還是結構性的,認識整體後「怎麼修理」、「選用什麼材料」,要補、要整合、還是重塑,則是另一層次的提問。
一、心理動力:(X軸-時間)
老婆是名模陳思璇(短髮造型)
老婆是名模陳思璇(短髮造型)
令人不敢置信,她則一副你吃錯藥啦的反應。在床上我去討愛,她也不拒絕。退衣後的身材是有在保養的,雖有些產後鬆弛,但仍風韻猶存。我正要開始做愛。
她突然拿出找到的兼差工作,週四她要去校園給小朋友打2合1預防針,我說會請假去幫忙,於是她順便排我去帶成長團體。
這個檔期,第一配角突然不能來了,李國修要我代替,我覺得不可能,但他很堅持。之後我同意,帶著自己的熱情,努力練習,發現自己也很喜歡。
表演當天,我演到一半出錯了,楞在那裡,心想果然,因劇團必須繼續演下去,於是我馬上下台被換角。
圖片來源:網路
(一)參與劇團演出
我一直在旁參觀李國修的劇團。
噓!不能說她的媽媽不愛她,她不容許母親被批評,也許母親只是忙,也許自己的表現還不夠好。但不被積極擁抱與表達愛的愛究竟是什麼?她得努力相信這也是愛。儘管吃住無虞,提供信用卡副卡讓她去買喜歡的東西,但母親很少說愛她,兩人的生活很少交集。問她有關愛的事,她不確定母親是否愛她?她的理智認為是愛的,但她感覺不到。她必須相信母親,像是一種信仰,血緣的存在就是愛,並且壓抑那些不安全感。從童年起她不敢生氣、不敢抱怨,只能是乖孩子,她天真地想,如果母親少點煩惱或許就會有多點時間關心她。她也曾嘗試讓自己處在危險情境,無預警晚回家,媽媽卻也不擔心,只說她長大了要自己負責。成長過程不斷襲來匱乏、空洞感,她得找東西替補,於是焦慮、症狀、強迫行為及胡思亂想就是轉移主要恐懼的機制。壓抑雖然可以無感,但也有潰決與觸發不可收拾的時候。
1975年Jean Liadloff提出The Continuum Concept(譯:續動概念),主要說明人類,特別是嬰兒,為了讓身、心與情感能充分發展,必須經歷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經驗,他才能啟動他的人生,有自尊、能積極、充滿活力地像前走。Anthony Burgess(2015)則將童年缺乏親子互動孤單長大的孩子稱為「假性孤兒」,被忽略的孩子會認為沒有人真心想認識真實的自己,於是切斷與自己真實內心的連結,放棄自主,並在長大後形成兩種不同取向的人格,兩類型共同點都是缺乏安全感,沒有被愛,人生便缺核心拼圖,原地迂迴無法前進,如果不行動不尋求不爭取就會進化成憂鬱症。
網路圖:魔偶馬戲團
一開始總是症狀,而且來得莫名其妙。
她曾有暴食厭食循環,洗澡時遵循一定步驟的強迫症、錯了要重來、每次2小時,她整天想著賺大錢、養寵物、找愛情…症狀是交替出現且影響上學,她曾休過學、轉過學,也看過精神科。然後「醫生叫我來試試心理諮商。」她說。
眼睛暫時失去功能,用耳朵寫作,但無奈。
去看醫生,卻檢查到雙眼有問題。右眼負714度,左眼維持現況。
感覺眼睛快壞掉,吃藥。眼睛暫時失去功能,用耳朵寫作,但無奈。
醫生不屑我買假藥給父母,我抗議我沒有,但抗辯沒有用,氣到換一個醫生。
慢慢我理解「我們之間互動的模式與關係」比起問題解決更會是核心,他渴望解除長久孤單、生活無意義的魔咒。他很努力對抗這些魔咒,因此我想幫忙,但關係要有前提,我需要他對心理師「有所求、有所期待」。諮商關係該是這樣 : 案主前來,是因為他有所求,而不是他來接受心理師的「神關心」,即使心理師類似心理上的成熟大人角色。案主必須意識到需要幫助的第一哩路,知道自己其實有所期盼,並且負責將期盼表達,如此,往後的路我們才有關係基礎。
photo:freepik
沉默
火車似乎是在國外,是蒸汽式傳統火車,座位也是傳統的長排板凳。
我還在想的同時,原本停靠在某站的火車,此刻發動車子走了。我回頭一看,兒子不見了...
圖片來源: 栖雁雅博- blogger
火車似乎是在國外,是蒸汽式傳統火車,座位也是傳統的長排板凳。
我在前段座位整理東西,整個桌面都是資料,兒子(5歲)在中段,好像是一趟遠足,有2個他的朋友坐一起,整個車廂還有零散的幾個人,無法確定是誰,如背景般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