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廷心理師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目前分類:社會心理觀察 (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使用否定句的共同點皆是「隱藏自己,貶低對方」,讓聽者越對話越沮喪。

面對用否定句的人,當下溝通確實困難,如果能躲建議先躲。如果躲不開,例如親密家人或伴侶,則可以下原則因應:(1)不回應否定句。(2)思考對方用意。(3)事後告訴對方自己感受。

然而有時候我們也會對自己使用否定句,O.S.自己內心,特別是挫敗時自問自答:「怎麼這麼不會想?真是笨喔。」、「我真的是能力不夠對吧,才會搞砸。」,用否定句回應自我懷疑,心情也一樣會越來越糟。擺脫的方法是,將焦點放在「問題解決」上,如:「怎麼這麼不會想?那下次就這麼做吧。」、「我真的是能力不夠對吧,也許試著用多一倍的時間彌補看看。」訴諸行動而不是歸咎,會有改變的。

20171010.jpg

用「否定句」的人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症狀」的意思是『人類用既存有限的技能,面對內外在壓力後的情緒反應(沒有崩潰下)的一種動態平衡。』一般來說,任何人都擁有這些反應,只是在程度上的差異。感冒症狀是如此,精神症狀也是。

202006.jpg

一則笑話

有一個司機送貨到精神病院。離開前車子爆胎,螺絲也因此飛散不見,司機雖然有備胎卻無法換胎。

正在苦惱之際,有位病人走過來問怎麼了,司機心想雖然他不能解決問題但說一說也沒關係。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到靈界我多存而不論,聽家屬講就是,畢竟每個人都需要一套比較容易理解的神秘之物來解釋那些不容易理解的神秘之物。靈界的程序或儀式無論真假,都有它一定功能,比起鬼(靈)的影響如何,人的情緒與投射其實佔更多比例。其實每個人都懂,如果願意面對自己,都會知道事情怎麼了、問題出在哪,差就差在是否有那個「面對的勇氣」?文化裡報喜不報憂,悲傷要獨自處理,但若有一份真實、真誠的陪伴豈不是更有力量,諮商術語叫「悲傷輔導」,但其實每個人都能作的。

從我的體驗、經驗及理性,我認為索菲亞從己身靈媒來書寫的觀點--《靈界的譯者》,很有參考價值,作者閱讀史料後才知「人死為鬼」的概念是在商、周兩朝興起,紙錢更是唐朝以後才發明,超渡則是佛教傳入後與道教混和的結果(P89),要系統說明靈界有點困難,底下是我參考該書及自己聽聞整理出來的靈界備忘錄。

通靈少女.jpg心理診療室:心理師與通靈少女

悲傷的文化儀式與紀念

親人的意外死亡,包括車禍、天災、急病…種種不可控的命運,死者長已矣,生者常戚戚。家屬需要一種世界觀,一面承認命運跡象(sign)、命中註定的不可逆,一面也譴責自己為何不能早這樣早那樣的錯失,在既定觀念中釋放悲傷情緒,哀悼關係的斷捨離。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群眾越演越烈,像被山岳圍繞著,聲音不絕於耳:「親一個、親一個…」、「一鼓作氣吧。」、「加油!」…

對手(流汗、低頭、不知所措):「那麼,親…親臉…的話…就可以了吧…」

在手打拍子的節奏下,不斷重複簡單的口號,一邊吸引其他人加入擴大聲勢,一邊將目標慢慢逼入絕境的恐怖攻擊。這些慫恿收受方必須做什麼或不做什麼的呼聲,正因為群眾無意,沒有覺察,所以收受方難以反擊,做或不做都是陷阱,最終收受方會因過於混亂,違反意願,產生不做不行的錯覺。

20161010.jpg漫畫《監獄學園》

(四)故事:「親一個、親一個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院裡,法官正聆聽雙方律師的辯詞,看起來,證據都傾向此悲劇:『來自貧民窟的衝動少年,與父親爭吵後拿刀刺死了他。』接下來是陪審團的工作,他們12人將在密閉會議室裡討論。少年有罪就是死刑,而無罪則表示還不夠清楚,將退還法院再審。陪審團坐定位後,主席決定先來個假投票,以舉手決,若是一致通過,也許根本不需討論。很多人都同意了。
「贊成有罪的請舉手。」主席說。一半的人迅速舉,有幾個人看一看彼此,慢慢也舉起手。「嗯,11票。」主席數了數,「看來我們還是需要討論。」
馬上有人公幹,厚、搞什麼、總是有人喜歡唱反調、他有什麼問題啊… 

『為什麼我們會毫不猶豫地相信記者、網路或名嘴?甚至一起加入韃罰的行列。』當我們成為「群體」的一部分時,為什麼個人判斷被影響,充滿極端情感,不會懷疑及猶豫,輕易出現攻擊行為。如今網路時代,此種現象更是恐怖,到底什麼引發了眾怒?真的只是因為正義不得不伸張,群體給犯錯者一個教訓嗎?

20161204.jpeg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輔大性侵案讓我們震驚教授的處理方式,但就法律與事實那仍算是羅生門,另外,暴力絕對不該發生,加害人一定要告的,受害者一定要有支持系統的,除了這些,身處第三者的我們,還有甚麼是可以學習的呢。我們認識了某些人性,也要學習什麼是自己的責任。

我們知道要避開危險情人,因為他們隱含危機,不知何時不穩定讓彼此受傷,那何不叫警察抓他呢,因為他還沒犯法。若有人選擇待在危險情人身邊,當對方對你不利,法律及親友是支持你的,可你還是受到傷害了,因此預防宣導才推行「遠離危險情人,別讓自己置身於危險情境」。輔大案其實帶有這樣的意味,我自己的省思是,在什麼情況下,我們讓自己處於危險情境,其中必有社會心理期待,也有個人心理因素,但別太快渲染比照成巴西輪暴案的恐懼,畢竟譴責某個人或性別比較容易,分辨危險情境甚至不要製造危險情境是複雜困難多了,而且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認識何謂身體自主權。

DSCN7758

對於輔大性侵事件,夏林清2016/5/31的聲明中:
「此一事件歷時一年,系、校與法律訴訟三層系統各自運作,對互動發生的時序,話語內容與情感訊息均必然發生了各自建構的可能落差。朱生臉書文的敘事結構,以及引用我的話語,與我對當下發話脈絡的記憶有甚大的差距。」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社會隨機殺人事件的簡要4點提醒」

類似這樣的文章一定很多人寫,我嘗試將它講得很短,短到足以記住並在生活裡執行。身為與事件本身較遙遠的社會大眾,這4點是:

DSCN3286

1.不要細看、細聽被害人的痛苦過程。

你已經知道發生什麼事,便不需去了解每個細節,過度感同身受(如:想像她死前的感覺)會產生「替代性創傷」,結果自己也承受同等程度的精神傷害,一點幫助也沒有。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蠟筆小新2014年電影版《大對決!機器人爸爸的反擊》,劇情描寫許多家庭裡的爸爸,為了撐起家庭經濟,像機器人一樣忙於工作,為全家人付出,可是讓人疑惑的是,爸爸在家裡的地位卻很低下,電影劇情依此發展。這卡通多少反應了現實,父權被誤解為「霸權」,批判其男性氣概(Masculinity)及攻擊性,加上常有情緒調節欠佳的社會新聞,男性自信下降,徒留力氣大等優勢而已。當然地位不再如同往常。

我曾經整理過很多男性文獻,企圖為此找出路,此篇是隨手簡寫,以「認同有了方向,力量便得以發揮。」一以概括。

szilvia-basso-HptxPPct2d4-unsplash.jpg

一、「父親親像山」

父親是藥劑師,之前未醫藥分業的時代,在自己開的藥局裡可以兼看小病,例如簡單感冒、外傷等等。來看診的有小朋友,更多的是上了年紀的附近街坊,他們習慣稱呼父親為「林醫師」。父親親切看診,像朋友一樣說說笑笑,清楚且慢慢解釋病由,父親不急著收錢,讓有困難的人賒帳,結果去催收的母親倒成了壞人。這些日常影響我甚多,以為醫療專業就該如此。然而大學時去了醫院,發現多數醫生不是這樣,病情問仔細與疑惑竟被老醫生嗆說:「你醫生還我醫生,不然你來醫」實在傲氣十足。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ton-darius-hAQZHk8snBY-unsplash.jpg

潘朵拉盒的故事是:女孩潘朵拉不顧天神警告打開了塵封已久的盒子,盒內不幸的事物紛紛來到人世間,女孩嚇呆哭泣,後來盒子有個聲音,原來「希望」還留在盒子底部,所以即使面對挫敗,希望永不會消失,盒裡也還有幸福、友情、愛情等美好事物。我們對自己的情緒也一直是深藏的潘朵拉盒。

在某些關鍵時刻我們的情感需求會萌生,會因情感銘印開始對關係依賴,渴求情緒的滿足,白話一點是說:開始追求快樂、產生因保護自己而有的怒氣、不再遷就他人委屈自己及體驗高峰經驗等等。這不是性格丕變,而是我們長久以來壓抑卻一口氣釋放後的結果,剛釋放的那一刻可能會有崩潰感、大哭一場,無法相信等,但隨後情感開關就被啟動,你很難無感,你總是有感而發,特別是跟自己有關的主題。

最簡單的例子,以前不會去注意小朋友受害的新聞,但當了父母之後,類似的新聞都會引起你的注意,也會引發你同理的受傷情緒。

打開情緒後,常有的現象

文章標籤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