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本的運作方式,以「刻板印象」來說,是情緒強於理智,印象強於證據。情緒是天生本能,講求感受、快速反應,勝過理智必須靠學習、從錯誤中嘗試、找出原則,理智要花的過程太久了!因此自私的基因永遠是「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一件事是兩面的,心理學家史金納的酬賞實驗告訴我們,知道心理機制的人類可以反過來利用它,而不是被制約。我們「主動設計」生活結構,利用心理成本的特性讓自己得到新的行動與經驗。

1639110602114.png

什麼是「成本」概念?心理運作也有成本

「成本」概念是:付出多少,預估能回收多少的盤算。

這不侷限商業行為,舉凡生命、心理的運作也會如此。生物生存的運作,也必須計算成本,才能在有限的資源下求生,因此從結論來推,已經存在的長期行為,是符合成本、經濟且利益的有效行為。

人類的心理運作也有成本,以「刻板印象」來說,與其要對陌生群眾做測試與區分,人們更習慣以「政治色彩」來快速、簡易區分這群人是否非我族類。刻板印象所使用的成本很少,使用起來方便,如果每件事都要認識、澄清、溝通,大腦將忙得不可開交,就自身利益而言也沒什麼好處,因此自私的基因永遠是「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心理成本的運作方式,是情緒強於理智,印象強於證據。情緒是天生本能,講求感受、快速反應,勝過理智必須靠學習、從錯誤中嘗試、找出原則,理智要花的過程太久了!生物多順從生存情緒,成本也較低。例如野貓不信任非貓之外的物種很正常,看到人更要跑,如果是信任人類的貓,那多是長時間互動所累積而來的慣性,被調整了原先對人類的警戒。馴養要循次漸進才能干預最初的心理成本,讓心理重新運算:「接近那個生物,沒有傷害、還有食物,勝過自己去找半天還不一定有食物。那OK,試試看吧!」

 

心理成本的應用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們常有「認知偏誤(bias)」,這指的是在某些情況下人們會快捷思考,最初的錯誤資訊造成蝴蝶效應,最終產生理性或判斷上系統性的偏誤。像「基本歸因誤謬」是指我們常認為自己的失誤都是不得已,而別人的失誤都是不夠認真,類似雙標的「嚴以他人、寬以待己」。

以「遲到」來說,我們知道即使努力趕過來,也抵不過路上車禍堵塞,真是不得己的,但若是別人遲到,我們就會不加思索地判斷「為什麼他不試著鑽車縫或早點出門來解決問題呢」。不想多花時間聽別人解釋,這就是心理成本的概念──因為太麻煩了,乾脆本位主義。還有一項更貼切的「認知懶惰(cognitive lazziness)」,解釋了為何人們不願求新求變,因為學新東西都勞心勞力,他們不要那些過程。

人們不花成本思考,就會仰賴他人成果與決定,被牽著鼻子走,這樣的機制被發展出其他行為:

(1)行銷心理學:

最初賣即溶咖啡的廠商,即打出「家庭主婦能為先生在早上快速沖出好咖啡」的廣告詞,結果大受歡迎,解決了多數人的早餐選擇。

(2)政治印象與行為:

民眾對於政治,很少人會去聽完整的政見發表會,反而多來自對政治人物的印象、知名度、新聞塑造出的形象,並依此投票,是情緒上「跟隨人」而非理智上「根據自己查證的事實」。

(3)詐騙

詐騙者會以少少的刻板資訊,例如假法院助理來電後提供查證電話,讓受害者「方便詢問」,結果更掉入陷阱,被甕中捉鱉。

 

心理成本有其特色,但我們可以「主動設計與運用」

心理成本來自生存法則,因應資源,並服務個體的自利機制,本身並無對錯。

在生活上我也常這樣:「不想只為了做一件事而出門」,於是就待在家裡繼續宅;「不想多做什麼,因為多做對我沒什麼好處,多做還多錯」於是空耗時間、靜觀其變。心理成本是影響行為的一項因素,沒有足夠的好處不做、沒有立即回饋不做、思考太多的也不做,然後就被「受限」,養成「固執」的舊習慣。

同時另一方面若有別人幫我做了,我只要動動手指就能達成,那我大概就會(不假思索地)答應了。那究竟是性格懶惰或是認知系統懶惰呢?哈,通通都懶惰。

心理成本有其特色,但我們可以「主動」設計與運用。居家附近的牙醫診所很聰明,他們定期打電話叮嚀洗牙並順便問是否預約,我其實比較想去另一家,但這通電話打來減少了我的麻煩,就跟對方約了。想想,不用拿手機撥打、詢問、預約多方便啊,代價則是沒有自主、得到了次好的結果。

一件事是兩面的,心理學家史金納的酬賞實驗告訴我們,知道心理機制的人類可以反過來利用它,而不是被制約。我們「主動設計」生活結構,利用心理成本的特性讓自己得到新的行動與經驗,例如選擇標案時不是都用「最便宜」來決定,而是有品質的「最有利」標,於是「不想只為了做一件事而出門」,那我會改成這樣做──「列清單,安排自己要出門就順便一口氣做很多事」,提高自己出門的意願,做完後再犒賞自己。

人類與其他生物最大的差別就是「主動性」,我們的生活自己決定,而學習知識能成為我們如何設計生活的工具。過程當然是麻煩,不過也別擔心,我們不需要一天到晚那麼認真「主動設計」,我們有自由可以「被動承受」,想偷懶發呆也沒關係,重要的是無論主動或被動,我們都有所選擇。真實地選擇,就有真實地活著的感覺。

 

把成本與收獲的範圍擴大

心理成本是利己的,但其實也可以利他,重點在以系統面來看,把成本與收獲的範圍擴大,例如說我付出我的成本(假設是5),但對其他人而言卻是加倍的開心與收穫(他得到10),那麼就系統面而言,這成本被有效利用,我也覺得開心。像是「捐血」、「捐款」、「舉手之勞」等幫助他人的及時雨行為,丟出5得到10的收穫,雖然付出對自己沒有實質利益,但兩人以上同時愉快,都算是賺到了。心理成本就有這特性,「大家一起好」的不亦樂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仁廷心理師 的頭像
    林仁廷心理師

    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