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為接受訪問的題目,我自己另外以文字作答。

很多人會盡量讓生活維持原狀,以期解除警戒後可以銜接原來生活進度。然而疫情警戒一長,我們要有所認知:必須「選擇什麼是優先,什麼放掉一點沒關係」。

*心理面:「第一原則」--什麼是最重要的?

什麼是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頭。後面要做的事不可抵觸這個原則,自然就會有做事的順序性出來。

pexels-photo-545014.jpeg  

#疫情期間是否要注意焦慮和憂鬱更容易發生?

是,改變了原來的生活模式,甚至有的回不去了。
慣有的模式讓人有安全感,但新的模式需要適應,像上菜市場的習慣(除了買菜,也是散步、人際連結噓寒問暖的互動),新的模式如「視訊」其實很不習慣,機器也不會用。加上更多不可預知的情況(行動限制、常要消毒、分流購買、實名制(又有詐騙)、確診了該怎麼辦?何時接到通知、疫苗的效果副作用和…)
社會大環境不穩定時,人心就會騷動,民眾現階段其實都在「忍耐」,而不是「接受」,所以壓力更大,也容易衍生負面情緒(OS:什麼時候還我原來的生活)並針對政府、他人發怒。

#疾病大流行對於心理健康有哪些層面的影響?

以過去每年都有流感盛行來譬喻,有小孩的父母就會緊張、過度謹慎,每個環境、食物、清潔都要到位,一點咳嗽就驚天動地。生活裡小細節都要處理是相當累人的,加上守護時間又長,長期在壓力下(類似拉緊的橡皮筋)就會對心理造成負擔,反應在身心症狀上。
焦慮最明顯的表現:無法專心、煩惱、緊張、身體僵硬和失眠。耗損心理能量時也會影響免疫系統,容易生病。

#焦慮情緒是從何而來?

有三類:主要是「認知-資訊不足」所引起
1.未知的狀況,不知道如何因應
2.緊張,對未知結果有災難式的想像
3.內在衝突與矛盾,到底該怎麼決定。EX:出門採買與否的風險
在正確資訊下,如果認知面能理解,對未知能有所解釋,不安就容易消除

#防疫期間無法預知何時解封,以及每天觀看疫情新聞、擔心可能染疫等心理狀態,是否會增加焦慮問題?

是的,是種「資訊焦慮」,亦即資訊太多了,不可能全看,然後又煩惱自己要做什麼,但自己又不是專家,不知道怎麼判斷。

1.資訊太多時,如何挑選?
這時期反而建議要降低資訊量,人一緊張就會想把所有狀況弄清楚,結果收集一堆資料,爆量後也整理不起來,結果「會相信最令人恐懼的那些報導/結果」,並提早因應最壞的可能,但所有人都這樣想時,資源不足就會引起大恐慌。
(舉例:考試前收集一堆教科書,卻發現根本讀不完,乾脆自暴自棄)
新聞台的新聞因為24小時播放,有產量及收視率壓力,最容易下吸引人又嚇死人的標題,還有偏頗立場,而且幾乎少有解決辦法。
建議通通關掉。只留中午或晚間新聞就好,在有限的前30分,就是比較重要的新聞。

2.資訊真假,如何判斷。
資訊也涉及真假,帶風向或誇大不實,有些新聞台會擷取片段資訊就揣測發表,強調獨家戳破謊言,先不論真假,沒有解決方案的都不要再看,只會造成恐慌,以免後續產生人人自保的慌亂行為。
唯一要相信的是政府管道,去了解官方所解釋所提供的。
當然政府政策絕對可以批評、共同監督,請根據事實,就事論事給予建設性的建議。只喊著不公平、蓋牌之類的說法,先不要管立場如何,對自己的生活根本沒有幫助。
疫情處理是國家層級的,如果沒有人統整指揮,是無法整體作戰的,此時若不斷批評、全盤推翻卻沒有更好的作法,只有更混亂而已。很多事都是累積才有所預防,不是臨時怎樣就能全盤扭轉。
另外,政府資訊宣傳也要分眾分流:像長輩較容易接受「口號式」的宣導:如「市場分流,安全買菜!」;以及100字內的圖文;以及具邏輯、論述的千字文。


#憂鬱情緒與焦慮的差別?

憂鬱是焦慮無解累積後的結果,會讓人放棄抵抗,產生無助感。


#疫情期間容易「失去與他人的連結」,是否會增加憂慮問題?

是,人很難單獨生存,生活也許沒問題,但心理上會熬不住孤單,所以彼此有連結很重要,有看到某些國外防疫是採「分組」的,2或3人的家人或伴侶為一組共同生活,有互相連結和互相提醒的功能,所以務必謹慎。若不幸被傳染,同時確診後也能互相扶持、打氣、度過危機(相對於單獨隔離)。

 

#一旦升為4級封城,是否更可能增加憂鬱情緒(甚至導致憂鬱症發生率和復發率上升?)

是,絕對,疫情引起焦慮,而封城將造成更大改變,就環境變動來看,是全民都很緊繃,當然都會提升心理張力。而且封城到目前為止沒有相關配套和細節,貿然說出這兩字,民眾只會無限想像,災難式的想像,自然更恐慌。
不過原先的憂鬱症者倒不是因為疫情,而是社交限縮後人與人間的相處變長,摩擦變多。想想,情緒長久受挫與壓抑而生憂鬱,旁人又不理解,原本還想躲起來休息,因為疫情卻沒地方躲,結果與不理解的人相處時間變長,被數落壓力更大,又無處宣洩,很容易暴怒或自傷,當無法控制的自傷後,送醫又被罵浪費醫療量能…實在是很辛苦啊。
怎麼辦?這邊沒有太好的建議,因為資源不足,就請「盡量遠離壓力源」,如果有個人房間的,就一人一室躲避那些不理解的人吧。其他人則請多體諒這個現象,疫情期間好好地度過就非常好了,不要強求在此時「要振作起來」。

#與社交限縮相反,疫情期間很多人面臨緊密生活而緊張的親子關係,父母與子女之間可能有更多的磨擦,老師會有哪些建議

價值觀不合的家人,以前就是少談、少聽、少接觸為妙,但現在很難,通通要待在家裡面面相覷,若家裡不夠大就很麻煩。像現在孩子停課不停學,光要監督孩子是否認真聽視訊課程、是否每天寫完功課就快要吵翻天了。長期待在家,大家都煩的,不是孩子特別不聽話…
很多人會盡量讓生活維持原狀,以其解除警戒後可以銜接原來生活進度。然而疫情警戒一長,生活改變太多太大了,我們要有所認知:「真的無法這樣維持。」我們必須「選擇什麼是優先,什麼放掉一點沒關係」。

*心理面:「第一原則」--什麼是最重要的?
什麼是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頭。後面要做的事不可抵觸這個原則,自然就會有做事的順序性出來。例如:親子關係重要,還是學校功課重要?
當兩者衝突時,孩子生氣或抱怨不想寫功課,請仍以親子關係為優先去思量,最壞的結果是功課都來不及交(並非就完全不寫,而是不必求完美),但至少親子關係沒被破壞。這才是要留下來的東西。
第一原則,因為只有一點,比較容易記住,也容易執行,無法全都要,是大人所以要懂取捨。

*具體作法:以孩子教養為例
不破壞親子關係下,大人自然不能打罵(而且絕對反效果),請發揮創意、付一點代價、不要那麼威嚴…
(1)獎勵原則:自動自發就有點數。點數換禮物
(2)對孩子說明與讓其參與
說明疫情近況,為什麼我們要怎麼做,希望大家一起作戰、分工,例如家務。
(3)精準時間原則
每件事都給孩子精準時間(可利用計時器),例如30分,夠具體孩子就能好好等待(知道時間總是在流逝,不是徒勞)。例如:我會說「爸爸累了,讓我睡30分鐘,等下醒來再玩」
(1)(2)(3)可以一起用,記得「第一原則」,重要的事先做

#疫情期間在家防疫,是否有哪些方法可以緩解焦慮和憂鬱?

(1)生理放鬆:
多數人以「吃東西」來抒解。建議不如趁此「精進廚藝」,以創意料理來滿足好奇與解饞。不想煮的人也能多挑不同家的外賣餐廳支持他們。
(2)心理放鬆:
不必強迫一定要利用這段時間精進與學習,就把這段時間當成賺到的,做喜歡的事,不一定要有效率,無所事事也無妨。
建議整理房間、重新整理物品、家裡大掃除,慢慢做沒有一定要怎樣的事,一邊做一邊就會思考,不用急。
(3)身體放鬆:
不必非運動不可,但記得多「活動」。可以固定時間作伸展操,或利用電動軟體「健身環」,活動要有其效果、有新鮮感才會繼續。
(4)人際連結:
如果時間多出來了,就跟老朋友聯絡聯絡吧,疫情也可以拉近彼此距離。我們跟家人太近了可能容易衝突、口氣差,那就找找久未見面、距離遙遠的舊識吧,保持連結並平衡一下。
5)物理空間放鬆:
完全不出門其實是相當痛苦的,封閉的物理空間令人難受。可以趁出去採買時,做好防護措施,活動一下,有人會選擇九點後在居家附近繞圈散步,遇對向有人來自動避開,回家後就換衣服直接梳洗睡覺。

arrow
arrow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