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歷程是一個系統,而且每個階段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看自己或別人是怎樣的狀態,都是從「外在行為反應」判斷的,因為行為可觀察、看得見。
其次是「溝通」,問對方是怎麼想的,也就是「他的大腦是怎麼判斷的」,來了解他的觀點、想法與情緒。
。
心理歷程是一個系統,而且每個階段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前兩者的表現:行為和觀點,只能是後端的產物。
其他部分的影響則較少人知道,因為那需要更廣泛地的知識與理解。那些部分影響了「資訊」--如何接收、傳遞、解碼。資訊等於是「食材」,而接受傳遞解碼則是「器具」,大腦是廚師,三者缺一不可。
食材、煮飯工具、作判斷的廚師,才有一道好料理。
但是很少人「看見心理工具」這一區塊的重要性
EX:生理面---你一生病,工具面都當機了;視聽覺障礙指的是接收不到訊息;學障指的是無法解碼視覺文字;而亞斯則是情緒系統無法解碼;過動是注意力那塊無法控制。
EX:腦傷是生理的,影響認知;躁鬱憂鬱是情緒過滿或過於壓抑。
。
這個圖要說
1.很多結果不是單一成因的,尤其不是光靠意志力就能成功...「隱形障礙」會影響工具的發展,這不容易判決,但很重要,這些孩子不是不願意,而是不能,並影響日後的社會發展。推薦書:《不會切蛋糕的非行少年》
2.要了解卡在的點在哪裡,才能研究適合那個點的作法。情緒的事主要走情緒,認知的事主要靠認知,再互相合作。
3.再高明的醫生也不能替自己開刀,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需要有另一個人(重要客體)來作支持、對映與對話,這些卡住的地方才有延伸空間並且疏通。所以求助親友和專業幾乎是必須的,請視為正常。(更有時候是找到的人有問題,而不是自己,換人就好,不要覺得是自己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