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心理矛盾」+「無覺察的壓抑這個情緒」
#憂鬱=「害怕失敗被罵」+「無覺察的壓抑自己」

逃避是可以的、憤怒是可以的、面對是可以的、咬牙是可以的、擺爛是可以的…正負情緒或其相應作為都是可以的,「沒有不對」,但是有「量」的拿捏,過多就不行就會影響,平衡才是好。

你的「說」要有另一個人「聽」,這便是「關係」。需要「連結」,情感互依,兩個人在一起不孤單,才有力量面對要修補的地方。

/tmp/php1qiSAK

(一)心理機制的公式
#恐慌=「心理矛盾」+「無覺察的壓抑這個情緒」,但還是「溢出情緒」的行為反應,導致心跳加快、喘不過氣(第二迴圈)…,然後又恐懼這個生理現象(第三迴圈)。
#憂鬱=「害怕失敗被罵」+「無覺察的壓抑自己」的壓力反應,而出現退縮、消極、無所謂(無感--第二迴圈),最終代價是行屍走肉,無意義的活著(無我—第三迴圈)。憂鬱的機制更大,比恐慌更持久,包覆保護自己的範圍更多,像是防護膜,讓當事人泡在熟悉的自我挫敗裡(但不會擔心新的挫敗,因為都進不來)。
心理機制都有功能,然煉金術有代價,有保護就要切割部分並付出更多,所以當事人才會卡卡的。
要重視心理機制的提醒,它的效果是避免當下過大情緒讓人崩潰,是只用於一時的。冷靜後應該要「覺察」此提醒,然後面對壓力源。

(二)解方原理
人性是自由自在的,以本能追求快樂,讓我們內在卡關的其實是「社會文化的馴化」及「他人觀點的束縛」,它們像是檢查員,在你第一個自由念頭出現時就巴下去了。第二卡關是欠缺情緒知能,過於恐懼負面情緒,以為會引起大爆炸。
解方是針對上述兩關,拆解它們,別讓那些僵化的價值觀替你解釋自己。就像魚在水裡一樣,一出生就在水世界,要魚意識到水的存在不容易,那麼方法是?「把魚從水裡拉出來!」牠呼吸不到水氧而掙扎,就會發現「水」與「空氣」是不同環境的存在(此為譬喻,意指要有『對照組』,不是說真的把魚拉出水面要牠頓悟,那是虐待動物喔)。
從對照組的世界的痛苦裡,人才有機會回頭發現什麼是社會文化及他人加諸於上的束縛與衝突,再發現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痛苦」不會只是痛苦,而是包裝過的禮物。
面對「痛苦」很痛苦,療傷時根本不舒服、時間又長,大家都害怕,相對的逃避就又快又有效,選擇容易多了。這也很正常,生物性本能,但人性另一面是靈性,可以抵抗原始本能而去拆解痛苦,等待未來的酬賞與意義。

(三)解方一:「量」的問題
心理學是很後期才出現的,從1900年誕生以來才120年,遠遠比不上整個社會遺傳下來的集體潛意識,加上講述心靈的課程較難懂,也難怪人們會懼怕往內探究。所以動機很重要,當你選比較困難的道路時,改變一定要搭夠好的動機。
情緒面的動機:你想要什麼?關係經營、自由、不再憂鬱…
認知面的執行:知識層面,運作方法、療傷步驟…懂得越多,越不需靠意志力撐全局,而是討論技術問題。最重要的概念是「量」的拿捏,不必一次生死大手術,不成功便成仁,不是新造的人就是死人,不會的,改變的量、碰觸傷口的量多寡都是自己可決定。
逃避是可以的、憤怒是可以的、面對是可以的、咬牙是可以的、擺爛是可以的…正負情緒或其相應作為都是可以的,「沒有不對」,但是有「量」的拿捏,過多就不行就會影響,平衡才是好。像是羨慕與嫉妒,一邊是正、一邊是負,但會出問題的都是「量」。如果遇上後無法控制,那先不要碰,先關閉,再找專業的協助如何在「量」上作調整與釋放。

(四)解方二:你不是自己一個人
人類心靈無法單獨存在,魚出水面是內外在世界的對照,另一層是與他人的對照,這要靠關係來實現(客體關係論)。你的「說」要有另一個人「聽」,這便是「關係」。
關係裡的對照可作為學習和模仿,但更需要「連結」,情感互依,兩個人在一起不孤單,才有力量面對要修補的地方。連結的關係不一定是人,但一定要是「生命」。
以憂鬱來說,身處憂鬱保護膜裡的人什麼也聽不進去,但是跟他有關係、重要的人就有影響,他可以重複表達『憂鬱是壓力超過負荷所致,不是因為憂鬱才讓事情做不好,你需要的是休息與支持。不要怪自己憂鬱,要接納自己需要幫助』,久了就會滲透進去。
與可信任的人連結,是情感互依,你們可以共同學習,也可以找專業協助。

#圖文不符
#心理治療,唯連結不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