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制度的設立,來自心理學行為學派的學習原理,可針對特定行為作增強及制約,養成習慣。獎勵制度不像一般認知的那樣簡單:「月考100分就得100元」,越簡單的等式卻不考慮個別差異及複雜情境,孩子就會以大人不贊同的方法達標,如作弊得滿分算不算?若大人說不算,孩子則會反駁你「當初沒有說」。很多社會公約認定的規範,不能期待孩子事先知道,因此設立獎勵制度必須精算,符合「公平、公正、公開」。實際作法有底下幾項:

/tmp/phpbLvfyQ  

1.基本需求不能少
獎勵是額外之物,不能剝奪孩子生活基本權益,食衣住行育樂基本款要有,這是親職的基礎,不要與利益混在一起。基本要求同基本需求無償必須完成,如寫功課、收拾房間、協助家事,因為他是家庭一份子。
2.獎勵就像是「獎金」
孩子可用「業務員」做比喻,基本該做的事情與底薪配在一起,但如果做的更好就有「獎金」。獎金、獎賞、獎品都可以,是孩子不一定需要但是想要的東西。
比較簡單的獎勵:食物(糖果、餅乾)、玩具、用品,非物質類的則有:看電影、戶外玩2小時、完全自由時間(不用遵守任何規範,做什麼都可以)。最吸引人的獎品就是合法但大人平常不願意讓他做的或給的,例如電動玩具、寶可夢卡匣、玩具(大人覺得毫無用處的)、請假在家耍廢一天…
兒童亞斯由於情盲,難以使用情緒,表現會較缺乏動力,給人一種「無所欲」的感覺,問他想要什麼都會說還好,因此平常要多帶他增廣見聞、引發興趣,才容易使用獎勵制度。一旦目標契約達成,兒童亞斯是很有執行力的。
3.明確的點數制
所有成就都用「點數」來紀錄,就跟便利商店的作法一樣,獎勵一定要夠吸引孩子,遊戲才玩得下去,最後是明確獲點及兌換的方法。
什麼程度的行為搭配多少點數,一一羅列出來,我們只要「特定行為」,項目不會太多的,例如「多少時間完成功課」。這邊要留意「完成功課」是基本要求,沒有點數,但是「多少時間內寫完」或「主動於幾點前寫完」就是獲點發揮之處。標準視孩子個別差異來定,以有「成就感」為優先,起初拿少,熟練後就拿多,「一定」要能累積換獎勵,累積時間長短而已。
如果還是覺得抽象,不妨參考手機遊戲的設定,每天登入就有水晶、金幣,基本款是按指示作和重複玩幾遍就送,中等程度是完成任務,一定有拿,拿多拿少而已,讓孩子(大人也是)每天都來報到,這就是「建立習慣」。那「高等程度」是什麼?是孩子主動要求「更困難的挑戰」,登榜名人堂,「成就感」誘發主動行為,點數順便拿。
4.操作法
(1)以「過程」而非「結果」設立點數多寡。
如同手遊一樣,把過程跟結果分成兩種標準,告知孩子有兩類積分方式:
#努力分數:以過程為主,有努力就算,例如在幾點前寫完功課(寫錯要訂正的不列入計算)。
#結果分數:以成績表現為主,例如考卷分數、平時小考、安親班評量及月考成績都算。
兩類分數一起積點,因為至少「努力」也有點數,不致作白工,才有繼續的動機。孩子的規律一旦養成,分數肯定進步且願意學習,正向力量就能滾雪球般擴大。
(2)目標要合理
同上,無論是努力或結果的點數交換,都需要「合理目標」。視個別差異給予較易達標的設定,我們的重點是讓孩子「做得到拿得到」,而不是「看得到卻吃不到」。完全不可以「吊一根胡蘿蔔在驢子面前」。
若獎勵制度對孩子是全新的開始,請先縮短集點過程,讓他在幾天或一周內就能達到目標。一個人要願意嘗試新方法,總是要先嚐到甜頭的不是嗎。
(3)沒有扣點
讓獎勵制度單純一點,對孩子來講只要如何向前衝,拿多拿少的不斷積點,這樣他才能專注在行為建立和習慣養成。如果增加多項條款,例臨時性的「你今天脾氣怎麼這麼差,再頂嘴我扣你點數喔」,這就是隨意改變規則,用了與特定行為無關的標準來改變點數。
處罰別動用扣點,送出去的不可收回,否則孩子會為了避免處罰(保護點數)衍生其他更負面的行為,如說謊。獎金是多的,他不做不給點數而已,如功課沒在幾點前完成,就沒有點數,而「功課完全不寫」亦不扣點,隔天讓老師責罰,更嚴重者,就暫停獎勵制度。
獎勵要夠吸引孩子,同時在執行過程中孩子也需得到「讚美」,獎勵只是誘餌,更重要的是『隱形的正向回饋』:「你果然做得到的」、「沒想到你做得真好」、「你完成功課的方式很有效率喔」、「一直練習,果然等級上升了喔」…隱形的讚美會深入人心,即使之後制度撤走,正向的內在力量仍會在。
(4)提供協助方法
獎勵制度主要是提供「動機」,然有的孩子是「想做,卻不會做」,沒有方法、抓不到要領,此時我們就該主動協助。例如寫功課這件事,主動提供作法(告訴他休息一下再寫效率較好)、教學(不懂的部分從頭教)、加油打氣(端出點心)。制度的目標設立後,任務挑戰才是親子的共同敵人,拜託不要自己下去當魔王,而是當神隊友,幫助你的孩子完成目標。當然,也切不可幫他做完喔。
(5)執行者的堅持
最後認真地說,獎勵制度的成敗,主要是「執行者自己堅定與否」。
在執行初期,孩子有可能來哀求點數,例如說「我不想寫功課,幫你捶背給我3點好不好?」,另一類是「你今天怎麼這麼乖,媽媽我心情好,多送你5點」,這些也是隨意更改規則,一旦破洞成立,這套制度就毀了。
執行者要以身作則,說到做到,可以同理孩子想要獎勵、很急的心情,但只有唯一方式,就是「照說好的來做」,然後告知孩子我們一起來做。這個態度穩定後,孩子就不會常跟你盧點數,若一直盧點數的可能是獲點門檻太高,試著調降看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