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正往諮商目標走,但是案主覺得不舒服,甚至被侵犯,心理師應該是在做對的事,但是案主內心深處未預備好,感覺被心理師強硬觸碰。

更明確的說法,案主本人也不知道到底預備好了沒。事後案主反悔了,其實是口服心不服。

/tmp/php36I7aL

諮商中的痛苦

先來定義「諮商中案主的不舒服」。諮商正往諮商目標走,但是案主覺得不舒服,甚至被侵犯,心理師應該是在做對的事,但是案主內心深處未預備好,感覺被心理師強硬觸碰。

更明確的說法,案主本人也不知道到底預備好了沒。意識上他聽到心理師要觸碰內心的說明,但其實不確定,在徬徨、矛盾與恍惚。不過心理師已經提了,他也只能答應(或找不到理由拒絕)。

事後他反悔了。

在案主不是口服心服的願意下,任何觸碰,都是內心深處的揭露,都不舒服,而且事後才越來越清楚自己的不舒服。

非常多是這樣,越接近核心議題時,案主反應越恐懼,或者越茫然順從(有一點放棄的意思,但是後面會驚醒過來)。顯露於外的恐懼好分辨,茫然則很難,也容易被誤會是「案主真正上的願意」。

這狀態如何判斷

當下即使徵求案主同意,程序正確,也還是會造成案主不舒服:或者反過來,有的時候,無論怎樣案主的意識不答應觸碰,但危機情況快要爆炸,只好半強迫式的觸碰、激發,案主不僅是不舒服,根本就憤怒、崩潰、狂哭,但是事後他得到釋放。

我怎麼知道是哪一種?後來發現上次的觸碰在這一次並沒有良好的『後效』,在追問及討論下才知道。

案主的不舒服實在太多可能,不能用「感覺」當唯一指標,因為感覺正是他卡住之處,他用感覺決定怎麼面對卡住的議題,然後就一直卡住。

感覺不是唯一。治療的復原過程是痛的,無效治療也是痛的。後效如何,是一種冒險。

冒險不是賭博,是有事前準備的,看心理師的經驗與臨場反應,確實某部分可以解讀(諮商關係越深資料越多),但也會犯錯。雖然錯,但是會從後效,案主的反應來學習下一次會更好。

案主當然也可以拒絕冒險,拒絕沒關係,既然是篤定的拒絕,一定是很恐懼,還是可以繼續向前,換別的方式就是。

心理師最怕案主表面歡欣的說好,其實根本連自己都騙了,心理師又不好說「ㄟ,你是認真的嗎?問三次表示你是真的。」或「哈,我知道你不是說真的」

心理師的自我檢討

前面的協談若能讓案主「頓悟」,他比較容易有心服口服、意識上的準備,不過實際上口服心不服的狀況較多。為避免案主這種狀態,心理師也要謹慎不讓自己額外做錯,當案主不舒服時,就比較能單純解析內在的準備程度:

1.沒有在第一次諮商就觸碰內心深處的。如果只是短期諮詢(認知面的居多)更不需要。

2.諮商一定由淺入深,即使發現核心議題的新大陸,也是慢慢靠近,做足準備。

3.徵求案主同意才處理,其精神是「帶著他冒險,而你是掛保證的領隊」,領隊的保證是「接住情緒帶他回來」,領隊不是保證他玩得開心、無效退費。

4.一定要詢問「後效」與評估。就像發酵反應一樣,需要時間,但也要留意無效或反效果的部分,萬一是,向案主致歉與說明,並調整方向。當前述理解、諮商關係及準備都有,一般而言很少反效果,頂多是無效。

案主的責任

1.你可以決定你要探究多少

你可以決定你要探究多少,真的。

「自我探索」這件事跟你遇到的現實狀態有關,你可以面對、逃避或再觀望,如果越接近核心結果卻不想再碰,直說無妨。探究多少是你的權益。

不直說的情緒最後會行為化,心理師雖然也會知道,但可能很晚,還是建議直接討論吧。

2.告訴心理師,或者換人

幾乎都會鼓勵案主直接跟心理師談自己的感受,或探究程度,因為心理師也只是人,無法神通廣大。

但也有一種可能,案主原本就害怕溝通,當然更害怕跟心理師這職業權威講實話,那怎麼辦?

嗯,如果是性格問題,還是只能告訴心理師,別無他法,目前沒有什麼都不用說然後心理師成為肚裡蛔蟲的選項,我建議可以趁勢而說,例如在心理師談後效的時機。如果是心理師的問題,太強硬、沒處理好,你說了之後還認為是你在抗拒,那既然你已經說了,就「可.以.換.人.」。不過這些事沒個準兒,初期「換」心理師比較快,中後期則應與心理師「磨」比較好,先有個認知,「能磨就是好事」,不能磨的才要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