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戀物」是每個人發展自戀的過程,也許就不必太驚慌,可以練習與之共處。
一種症狀的表現或許正在提醒我們此刻缺乏什麼,如果嘗試打破人際孤立、練習在關係裡表達、學習社交能力,就有機會發展新的未來與可能,而不是被動地讓生命自己找出口。
2018.6.29.刊於【關鍵評論網】關鍵醫學院(五):從《白蟻》剖析「戀物癖」患者的內心世界
什麼是戀物癖(Fetishism)?
男人偷了女性內衣,回家穿在身上照鏡子,最後用女性內褲自慰,這個看來病態的男人,我們說他是「戀物癖」,是色狼、是變態,誰知道他還會做出什麼事。但,真是這麼先入為主的病態嗎?
什麼是戀物癖?根據DSM-5精神疾病診斷手冊,它屬於性偏好症,有下列兩種主要指標:
A.超過至少六個月的時間,藉由使用無生命物件或藉由高度專注於非生殖的身體部分而體現到重複且強烈的性喚起,呈現在幻想、衝動或行為上。
B.這些性衝動或幻想引起臨床上顯著苦惱或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功能減損。
簡單地說,為了達到性興奮,他需要使用無生命的物體,通常是女性內衣、絲襪或生殖器以外的身體部位,作為性刺激來源獲得性滿足,因此若只是收藏女性內衣的人,並不算戀物癖。
戀物癖者統計上多為男性,通常有戀母情結,性格上偏自卑、畏縮、固執及敏感,由於早年創傷經驗,難以跟人建立親密關係。戀物癖是當事人發展補償時無意中摸索出來的自戀行為,帶給自己快感及安撫,並不是社會定義下的色狼或變態,多數不會侵犯他人,但常因偷竊觸犯法律。
這個男人是2017年電影《白蟻:慾望迷網》的白以德,我們將以他作為例子,介紹戀物癖其實是情緒障礙下的產物,或者出口。
戀物癖是情緒障礙下的產物
白以德的日常,除了對女性內衣不可自拔的迷戀與收藏外,其餘生活跟正常人沒兩樣,他在書店工作、淺淺的人際來往、在外租屋自理,如果不是偷內衣被看到,沒人看出來他的性偏好。可是白以德人際孤立、眼神飄忽,除了工作,就是自己的小房間,與唯一的母親也不太聯繫。白以德最安全的抒壓方式是拿內衣自慰,但故事裡已被正義魔人破壞了,所以他慌張、驚恐,更不知道該怎麼辦,當他壓力臨界、無法消化情緒時,他用頭撞桌、拿針刺頭,像公雞頭一直頓啊頓,甚至用剪刀狂剪自己頭髮。
白以德真的喜歡用女性內衣自慰嗎?其實沒辦法享受耶,他認為自己是「病態」,在精神科醫生前說每次自慰後都覺得噁心與髒(註1),衝動結束後帶著悲鳴與空虛感。戀物的性高潮只是種情不自禁的宣洩,感覺混雜矛盾,又痛又爽,無法自拔,或者說更像是沈溺習慣或成癮行為。
白以德不太說話,大概平常也不擅溝通吧,隨著劇情展開,後面慢慢揭露他童年的陰影,讓我們清楚戀物行為並不是人格的扭曲,也不是單一事件引發,而是一連串受傷與情緒受阻下,被壓抑的情緒尋求解脫的行為發展,當與性興奮結合時,戀物癖才逐漸養成。
戀物癖的可能成因
早期對戀物癖的解釋主要來自佛洛伊德,他認為心理發展無法通過戀母情結的人,可能產生「性倒錯反應(Paraphilias,指性慾對象原本是「人」而倒錯至「物」)」,然而當代論點有所轉向,以柯特(Kohut)的自體心理學(Self Psychology)為例,他認為是早期關係的客體不穩定(指照顧者),當事人(孩子)在情感不滿足下轉向自戀(Narcissism),企圖尋求外在物體作為替代,以掌握不可控客體的焦慮,是正常的發展。
白以德的童年並不好過,白以德的母親因丈夫過世,又受家族排擠,便依賴兒子作伴,十幾歲了還與之同床,日後又不小心讓他瞧見她與男友做愛的場面。白以德的母親可能自顧不暇,總將情緒傾洩給他,常常對他說「拜託不要恨我、丟下我」之類的話,我們可推想他可能有被疏忽照顧的創傷經驗。白以德在浴室洗澡時看見母親內褲,突發奇想拿此自慰,以此作為遙不可及的母愛替代物。也許相對於母親,白以德對這個非人版本的客體可以全盤控制,因此,表面上看來是對所戀之物有強烈的性需求,實際上是反應了他喪失自體感(Self)所造成的嚴重焦慮(自身感受無從表達、無人承接、無所適從),為補償、掌握這個部分,他賦予一個外在物體神奇的力量與幻象,藉以控制焦慮,使其滿足,然偷內褲並不見容於社會,他同時有道德上的悔恨與自責。
戀物行為怎麼開始的,不是單一事件,而是幾個因素一起作用與演化,誠如白以德跟母親所說:「真的跟你沒有(直接)關係。」內容包括早期父母親自己的議題、彼此相處模式、疏忽照顧造成孩子分離焦慮、創傷陰影及自我安撫的困難;孩子對性的錯誤觀察,與性興奮連結的行為,後續模仿、學習、強化;或者孩子以遊戲之姿安撫內在創傷,但不一定符社會常規。情緒的活動與竄流,在男性身上更有表達困窘或男兒當自強的環境限制,缺乏社交能力使他們更恐懼被拒絕的屈辱,就有可能從戀物的手段尋求補償、宣洩與滿足。模式固定久了,行為與心理反應會被制約,成為條件反射(看到內褲就興奮)、習慣的沈溺(喜歡偷竊的刺激)及成癮行為(不先做完無法靜下來)。
戀物癖者無法與人有親密的關係,因此女性也同樣會有戀物癖(註2)。情緒障礙與缺乏親密是社會普遍問題,現代「宅男族」也接近另類戀物,他們喜愛二次元的少女,可以全然控制,創造屬己的自我安撫。聽起來好像有點變態,但其實並不妨礙他人,《白蟻》導演朱賢哲說:「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生存權利,只要不侵擾到別人,我們並沒有權力去干擾他人的成長與狀態。白以德在戲中被女主角以正義魔人之姿踢爆後,身心都遭受到極大的痛苦與煎熬。」
如果「戀物」是每個人發展自戀的過程,也許就不必太驚慌,可以練習與之共處。
解方
戀物雖可平常心視之,但缺乏親密關係及成癮的錯誤連結,常容易變成極端行為(如憂鬱)或違規犯法(如偷竊),造成生活困擾及更多誤解,因此若內心感覺矛盾或行為逐漸控制,還是建議就醫或心理諮商尋找解方。
目前的療法較有成效的是認知治療、藥物輔助及行為回饋,一方面請當事人回顧自己歷史,瞭解內在需要及戀物的演變,二方面藥物可輔助減緩焦慮,三方面則修正慣化行為,例如用厭惡刺激減少對女用內衣的性興奮連結。柯特則主張一個人心理要健康,需要同時發展與整合「與自我的關係(自戀、獨立)」及「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信任、回饋)」,從敘說自己的故事開始,接受過去的脆弱,重視自己發出的任何感受,同時也要有一段可以依賴的關係(如諮商關係)以聆聽與反映。
一種症狀的表現或許正在提醒我們此刻缺乏什麼,如果嘗試打破人際孤立、練習在關係裡表達、學習社交能力,就有機會發展新的未來與可能,而不是被動地讓生命自己找出口。
---
備註:
註1:此段劇情來自DVD內電影刪減片段。
註2:「物戀女 嫁給艾菲爾鐵塔」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214168
這些女性嫁給柏林圍牆、艾非爾鐵塔及音響,不但冠上這些名詞作為夫姓,也聲稱彼此間有性生活。但上述曝光的對象都有極為不堪的童年,像是遭到性侵、遺棄與拒絕,或者當事人們通常小時候被當成「無生命與無感覺的物體」,童年受暴,不信任人性,以至於自創一個物體被美化的世界,好讓自己躲藏其中尋求慰藉。治療師在文中分析,事實上他們非常渴望人際關係,「但愛上無生命物體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控制這段感情,他們的物體(愛侶)不會讓他們失望,這對一名非常寂寞的人而言具有極大吸引力」。
參考資料
1.《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灣精神醫學會譯,2014。
2.《動力取向精神醫學--臨床應用與實務》,Glen O. Gabbard, M.D.,李宇宙等譯,2007。
3. 《Fetishistic Disorder》,www.psychologytoday.com,2018。 網址: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conditions/fetishistic-disorder
4. 《戀物癖者與正義魔人其實是一體二面-專訪白蟻導演》,Fanny,2017,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209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