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否定句的共同點皆是「隱藏自己,貶低對方」,讓聽者越對話越沮喪。

面對用否定句的人,當下溝通確實困難,如果能躲建議先躲。如果躲不開,例如親密家人或伴侶,則可以下原則因應:(1)不回應否定句。(2)思考對方用意。(3)事後告訴對方自己感受。

然而有時候我們也會對自己使用否定句,O.S.自己內心,特別是挫敗時自問自答:「怎麼這麼不會想?真是笨喔。」、「我真的是能力不夠對吧,才會搞砸。」,用否定句回應自我懷疑,心情也一樣會越來越糟。擺脫的方法是,將焦點放在「問題解決」上,如:「怎麼這麼不會想?那下次就這麼做吧。」、「我真的是能力不夠對吧,也許試著用多一倍的時間彌補看看。」訴諸行動而不是歸咎,會有改變的。

20171010.jpg

用「否定句」的人

你是否常遇到用「否定句」的人?跟他們說話,一下子就感不舒服、心煩、沮喪,甚至生氣…

使用否定句說話的人也許習慣了,表示他太自我中心、無意溝通,同時也隱藏自己的低自尊及情緒。否定句也是我們社會的文化語言,是種間接溝通,掩飾自己立場,卻義正辭嚴指向他人。否定句都別有目的,有以下三種:

例一:「以否定代替訴求」

EX:「你沒看到我在看電視嗎?怎麼不會小聲一點?」

他不說自己的需要,而以「你怎麼會不知道(我的需要)」來表示。先聲奪人。

例二:「低自尊的否定推理」

A:「哇!你今天穿得真漂亮。」

B:「那你的意思是說,我過去都不會穿衣服、不漂亮囉。」

如果B是認真的呢,他為掩飾自卑,過度關注沒說到的對立面,以為是對他的攻擊,於是反擊對方保護自己。

例三:「心理投射的刻意否定」

EX:「你有沒有認真做事?是嗎,如果有,怎麼會做成這樣?怎麼沒看你積極準備?」

他隱藏敵意,其實已刻意解讀,專挑枝微末節批評,他的目的是打擊對方,或者貶低對方,才能彰顯自己高人一等。

使用否定句的共同點皆是「隱藏自己,貶低對方」,讓聽者越對話越沮喪。網路情境更是如此,因為缺乏面對面、缺乏情緒資訊,更容易造成誤解與心理投射,如:笑臉說「你白癡喔」VS臭臉說「你白癡喔」就有很大差別,但網路無臉/表情,於是一句話怎麼解釋都會去連結自己的過去經驗。

 

因應之道

面對用否定句的人,當下溝通確實困難,如果能躲建議先躲。如果躲不開,例如親密家人或伴侶,則可以下原則因應:

(1)不回應否定句。

否定句是另有所圖,當下最好不回應、不爭論,並轉移焦點到對方身上,避免自己成為話題,才不會越談心情越不好。

(2)思考對方用意。

否定句是一種間接溝通,不回應對方才可冷靜,才可冷眼旁觀他的真正用意,然後針對它做對應,如例三的情境,當你冷靜觀察,可能會發現是對方的嫉妒心在作祟,就能明白那是他固有的反應模式,然後可以平靜地回:「那你覺得該怎麼做比較好呢?」

(3)事後告訴對方自己感受。

否定句使用多的人自然不受歡迎,若對方是我們的重要他人,事後仍要針對此事表達自己感受,如:「我知道你想要什麼,但我不喜歡你這樣說話,下次你直接講我就會明白。」

 

常用否定句的人通常低自尊,也不允許負面情緒或被拒絕的回饋,然而有時候我們也會對自己使用否定句,O.S.自己內心,特別是挫敗時自問自答:「怎麼這麼不會想?真是笨喔。」、「我真的是能力不夠對吧,才會搞砸。」,用否定句回應自我懷疑,心情也一樣會越來越糟。

擺脫的方法是,將焦點放在「問題解決」上,如:「怎麼這麼不會想?那下次就這麼做吧。」、「我真的是能力不夠對吧,也許試著用多一倍的時間彌補看看。」訴諸行動而不是歸咎,會有改變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仁廷心理師 的頭像
    林仁廷心理師

    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