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情緒應對的幾個狀態:底下分為#ADHD(注意力不足)#ASD(泛自閉)及#理想狀態
大家可以做個比較

1668498755467.jpg

#ADHD(注意力不足)
1.能意識到情緒。
2.無法調解情緒,是『情緒忙』。
像是無聊、焦躁、好想要,會直接行為化
3.動作後會意識到不該做,感到後悔
情緒跑在認知前,就算知道怎麼回應,當場也難以操作。
4.生活困擾是「混亂與逃避」
5.主要是過度自責
 
#ASD(泛自閉)
1.意識不到情緒。
意識不到就是不存在,是『情緒盲』;女性能意識到「有東西怪怪的」,但無法解碼辨識
2.無法調解情緒
不存在之物根本動它不得
3.情緒仍有本能反應,直接行為化,事後會合理化
然因本人意識不到,故會否定情緒表現,給人雙標或前後不一的印象。
4.情緒解碼來自日後生活線索的對照,而「認定」該是哪個感受。
三天前的情緒,可能三週後解碼認定,才跑來算帳,這個「時間差」給人記仇與說話不算話的印象
5.知道怎麼回應情緒,是靠「背誦或模仿」,非真的意會情感意義
6.生活困擾主要是「無法社會溝通」
7.女性多過度自責(能感覺到怪怪的),男性多責怪他人(根本無感)
 
#理想狀態
1.能意識到情緒。
能自我覺察。
從內在感受(主觀)或外在行為(客觀),知道與辨識「自己現在怎麼了?」
2.能調解情緒
從辨識、接受、理解、調解到選擇比較適切的情緒表現(例如:清楚說明因果,並要求對方注意)
3.情緒偶爾會衝動,但事後能回饋修正
能面對情緒,找出原因,保有彈性,並訂立新的情緒界線
對於他人的回饋,能有挫折容忍度
有空間緩衝,與對方溝通,釐清雙方是否誤會
4.情緒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情緒能成為自我認同,是個性而不是任性
情緒能成為下判斷的主觀標準,有定位、定錨
情緒及身體感受,是個人「整體感」的指標
情緒是老大,然而情緒與認知能互相合作
5.能理解社交裡的情感意義
能參考自身情緒經驗,以理解他人情緒經驗
同理心的運用
關係建立、交流與維繫
幫助他人理解卡住的情緒
6.能面對生活困擾,累積經驗達成自己想要的生活
7.理解關係裡的責任是互相的,會自我檢討,而非過度自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仁廷心理師 的頭像
    林仁廷心理師

    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