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JOJO冒險野郎》第一部裡,迪歐(Dio)是個養子,成績與表現皆優異,卻始終對主角有瑜亮情結。養父母對迪歐視同己出,但他自卑的內心卻逐步偏斜走向黑暗,不信任他人,他要證明自己的存在,結果變成吸血鬼,殺了養父母,成為強悍又孤單的大魔頭。迪歐的強大讓他想支配全世界,什麼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力量掩蓋了孤單感,從頭到尾都是獨角戲。

/tmp/phpMZKAyG
photo:pexels

『依附關係』
心理學裏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旨在探討人際關係,源於兒童因為社會與情感需求,而至少與一名主要照顧者發展出的親近關係與模式,匱乏時將造成信任、安心及依賴等心理功能的缺乏。
『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
安全依附是指處於一段能依賴且穩定的關係裡,其經驗能被『內化』為一種安全感、安全基地的心理,即使對方不在身邊也不會害怕,以應付「分離焦慮」。安全感能協助個人適應環境變化,是最原初的信任感,也是親密與信賴的基礎。

一、寄人籬下的孩子
寄人籬下的關係,指的是暫住親友家、在寄養家庭或被領養的孩子。血緣是個奇妙的東西,有血緣即使沒有共同生活經驗,甚至曾有家暴,仍會尋求原生父母的認同,相對的,即使相處愉快,即使從嬰兒期就照顧,寄人籬下的孩子仍對照顧者有隔閡,甚至是橫溝,被養育及照顧之情頂多是恩情,但難形成親情。好像如果沒有血緣,孩子就不易相信大人是真的關心自己(值得被愛)。
然而那些大人是真心在照顧他的,寄人籬下的孩子為轉移此心理矛盾,他與人相處時會有三類走向。
1.「感恩心」:
表現乖巧懂事,感恩照顧者,甚至自願擔任照顧者親生孩子的人生輔助角色。過度感恩其實已隔離自己需求,以為卑微而不敢要求自己也擁有幸福的權利。
2.「崩壞心」:
使壞,一再使壞,似乎無界線,讓照顧者不得不送他走,以驗證內在預言:「我是沒人要的小孩」。孩子使壞的背後,其實期盼著「無論他多糟,都有人還是接納他」。
3.「競爭心」:
會時常證明自己比照顧者親生孩子更好以獲取注意,但即使真的證明成功,仍會發現照顧者還是比較關心親生孩子,一邊競爭一邊矛盾。競爭的背後,是工具性思路,希望變成有用的人,換取照顧者對他的愛。


孩子的面具是一種生存策略:藉面具割捨被照顧的需求,轉移在世的孤單感,才能順利長大。他們似乎被詛咒困住,在得不到被愛的證明前,無法放手發展真正的自己,人際關係總有隔閡,不易建立關係,卻易將關係阻離、放棄。
要建立寄人籬下孩子的信任及關係,得通過他們的考驗才行,不過一般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在考驗別人,又何時才通過、何時才是結局。他們內心有一套偏誤的關係劇本,這會是長期的課題。

二、血緣其實是一種信念
回到最初的血緣,在心理上「血緣其實是一種信念」,具像化後就是指親生父母,相信著無論自己怎樣,醜陋、殘缺、無能,就是有父母可以無條件接納,永遠不會放棄我們。「尋根」也是這個概念,「根」涉及了「我是誰」與「關係歸屬」的議題,而當此信念(親生父母)不存在時,就難以「對人類信任」了。寄人籬下的孩子,一路上強迫地只靠自己,沒有成熟大人引導,學習信任常遇困難,信任是心理發展的基礎,有信任才會接續發展關係與自主性。如果我們要靠近這群孩子,請記得,「穩定」與「時間」會是最重要的因素,讓他們觀察驗證直到認可,關係才會真正開始。

三、孩子對「家不是家?」的矛盾與逃避
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很大,父母是我們第一個觀摩學習的大人,日後並反映在價值觀、性格養成及關係處理上,然而多數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自己都搞不定,共組家庭後更需要磨合。若家庭功能不彰,本身就是傷害與壓力來源,孩子將無所適從,家庭衝突使其缺乏安全感,轉成孩子異常的表現症狀。孩子的觀察力強,但解釋很自我中心,他不會怪父母或這個家,他只會責怪自己、停止愛自己。不能解決的現實及內心衝突,會讓孩子自己轉成(1)無感的旁觀者(2)矛盾的守護者(3)盼愛的逃家者...等等解決矛盾的方式。
(1)無感的旁觀者。
孩子一副無所謂的模樣,讓人覺得他只是住在這裡的房客,不是團體一份子。孩子看似自私,然其實是他長久經驗到參與也不能改變什麼,於是放棄掙扎,只管好自己,保護自己,是一種生存策略。孩子壓抑將自己的感受,被動求生,其代價是:「對什麼都無感」,而無感的習慣會延伸至成人,對未來迷惘、生活無趣及意識不到親密感。
(2)矛盾的守護者。
乖巧順從的孩子多數選擇這條路,攬下責任、犧牲自己以換取整個家的和平,他擔任父母溝通的緩衝代言、默默承受情緒,甚至扛下經濟重擔(打工支持家用)。孩子變成守護者,替大人補洞,不讓家庭瓦解,起初他對自己的守護還算有成就,然而隨時間發現守護也不會使家裡更好,只是勉強維持而已,力竭後感到絕望憂鬱。孩子過早成大人角色,其結果會:覺得自己不夠好而自我譴責、自我貶抑,甚至倒果為因,變成代罪羔羊,延伸至成人後形成自卑退縮、害怕被拋棄。
(3)盼愛的逃家者。
對家庭早早失望,孩子大一點後(約莫國中)急著離家切割連結,他讓自己早熟、獨立、能力強悍,尋求「結婚、成家」以自我拯救、逃離家庭(文化裡,「成家」才被承認是大人)。往外尋求被肯定、交換,替代親情的接納與呵護,我稱為「類親情」。類親情式的愛情,會討好對方(似討好父母),難發展平等的愛。
放棄原生家庭向外尋求連結的孩子,代價是:失去與過去的連結,無父無母是種心理孤兒,常感孤單、缺乏安全感、無法信任他人,結婚是為了逃家,但結婚後反而失去人生目標,婚姻關係也會再現過去的衝突而再次逃避。


助人者的協助焦點:不在孩子與父母的對決,而是從「家」的立體面來解
過去曾有一股「探索原生家庭與童年,確認自己是不是沒被照顧好」的風潮,歸因照顧者如何影響了孩子的依附關係,導致缺乏信任、依靠和安全感的基礎。沒錯,現在的自己是來自過去被照顧的品質的影響,但「停留在怪罪過去」就沒有意義了,並不是聽了「父母的遲來道歉」一切就會解套,一切就會重新啟動,這恐怕沒那麼容易。放下情緒心結是一回事,朝向未來又是另一回事,最重要的應該是怎樣在關係裡重新學習愛與被愛。
助人者面對家的問題,盡量不去二分加害者與受害者(家暴及虐待除外),焦點不在孩子與父母的對決,誰對誰錯,然後切割什麼。先讓成員有所認知,家是立體的,有壞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情緒的傷是真確的,應該先療傷,然而「根」也在那,有什麼方式能讓成員從家庭僵化的傳統羈絆中解放,具體地修復和連結那些碎片才是。
底下是幾個助人方向:
1.說明「既連結又分離」的概念
傳統的血緣觀念認為家人間該同心同體,心理上很難獨立,不過不必急著對抗傳統,可以既連結又分離,保持一定空間。可試著玩一個具體的「撕紙活動」,請見下圖,要撕開多少、保持連結多少由當事人決定,連結與獨立兩種是可以並存的,等於互為家人,但不會彼此牽制。

/tmp/phpQJb6d4  
2.支持孩子內外在的需要
心理議題對孩子而言很抽象,討論時避免過渡探討孩子內在感受,不妨從生活現實面著手,例如食衣住行育樂及人際圈,從外在的具體照顧才會轉化為內在的被照顧與學習動力。
3.必須找家人來談
協助越小的孩子,不能只讓孩子孤軍奮鬥。以孩子之名把父母拉進來一起討論吧,孩子問題是家庭模式改變的種子,讓大家都要變動。
4.與孩子一起找到創造性成就。
與孩子一起思考、討論,能力範圍內可以為家庭做什麼,哪些又是有效的策略,讓孩子能參與家庭困境(而非自我中心的盲目付出),讓他覺得自己也有力量。

就家族治療的觀點,家庭是一個共同生命體,擁有同一個歷史和依存關係,也各自有不同的心理議題和生活習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幾乎沒有家庭是完美的,我們每一個人與原生家庭間的誤解和被誤解,像光譜般存在於每個成長階段。致使每個孩子都曾短暫地離家,向外追尋類親情,但成人後終究是要回家的,回到最初的歸屬,正視與適切地滿足它,人生才會覺得「完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仁廷心理師 的頭像
    林仁廷心理師

    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