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人生的第一個二十歲,是用來認識世界;

那麼,人生第二個二十歲,是用來認識自己。』

/tmp/php7HHPLn  

『如果說人生的第一個二十歲,是用來認識世界;那麼,人生第二個二十歲,是用來認識自己。』

這是書籍背面斗大的一句話,跟我自己的人生理念不謀而合。

20歲之前,讀書考試、能力訓練、得到學歷及證照,像是遵循某套社會腳本,依序在各關卡闖關,坊間也有攻略可參考。這一階段沒什麼選擇,世界就是這樣,也只能跟著做,類似在新手村練等級,否則要做什麼?脫序者會淪落到另一個平行社會,人們皆被這樣警告。

20-40歲,踏入社會,雖然得到一部份自由,但必須要認識自己,界定特色,否則你跟別人沒有區辨度。此時選擇生涯、投入興趣並獲得掌聲/按讚數都是被認同的一種方式。社會心理學家Erikson認為「自我認同」從青春期發展至此年紀,預備要大放異彩了,不過亞洲社會不然,這個年齡層才算是萌芽,必須直到「成家立業」才被認同為獨立個體,否則還是要看父母長輩的臉色。

40歲之後,也就是本書所談的範圍,作者假定我們來到了人生最高點,該有的也到一定水準,客觀上你終於擁有自由與自主,可是踏出牢籠的那一刻卻感到害怕,你從不是「靠自己」接觸外面世界,感到多重力量拉扯。那些是:

(1)過去:

原生家庭的影響、過去的傷痛、未竟之事、內在陰影。以前先壓抑著,現在則被要求「彌補」。

(2)現在:

時代變遷、價值丕變,過去所相信的信念,現在不一定被認同,例如「家長父權—然現在孩子的資訊力比你強」,誰是老大?或「夫妻關係變化—從共同照顧孩子的角色變成兩人獨處關係」,有強烈失落感。

(3)未來:

空虛感,過去由社會所賦予的「假自尊」無用武之地,未來也就飄飄然,加上40歲後身體狀況下滑,力不從心,這些都是『中年危機』的內涵。

40歲後的自己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重新燃起活力,開啟「第二人生」--也就是你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社會原先給你的那一套,你不能選「套餐」,而是要從挑選食材開始,自己煮出一套像樣的也滿意的晚餐。1970年代美國就有叢書探討中年人生與發展,例如天下文化出版的《新中年主張》。

《年屆四十,中年迷路》這本書,是對中年期的提問與提醒,是初始之章,藉由作者諮詢多人的經驗重新盤點中年的現狀,並試著找到最值得自己努力與期待的事,書本每章節後則有一些需具體的方法:

1.空檔年:放自己一年假。如果實際不可行,白天繼續工作,但晚上或假日一定要空下來當成「空檔」獨處思考體驗。

2.培養自己的興趣。

3.諮商:這是找個專業,與你做鏡子般的對照與對話,會比自己摸索更快。

4.寫自傳:先整理自己的過往,寫出有主題的或以時間序為標題的編排,EX:「追尋避風港的人生」。做過整理就會有頭緒,類似整理房間後的感覺,會突然產生靈感要怎麼布置。

5.希望日記

對未來的期許,列出「想要做的,未完成的清單」,先不要管能不能做到,列了再說,這樣你的想望才可以出現,再繼續下一步:如何完成或選擇性完成。

 

中年期,是第二人生的開始,像是終於累積好在手上一定數量的樂高積木,開始創造自己的樂高模型,自得其樂、開心分享。

從此「人生嘛」這句話,就會是正向的讚嘆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