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阿鼻」一開始是兩個半百夫妻的爭吵,先生沈默,太太邊哭邊罵,或者也說是挑釁。畫面傳來第三者聲音,他們的兒子,碩士生,拿著攝影機,跟著父親一路走進浴室,說:「你剛剛想怎樣?是不是又要打人?」他說:「沒有,沒有」極盡閃躲,不得已又回客廳。本來紀錄片拍攝者是隱藏的,但作者一直質問他的父親,老先生招架不住說:「你先放下攝影機…」

從作者國小開始,父母吵架、家暴多年,從此未再有全家福的照片。母親被家暴多次,受很多傷,訴說著諸多委屈,這是我們熟悉的家暴故事開端,是社會努力使其浮上枱面的,然而就家庭系統而言,這並非是全部。

【諮商小說】「家庭暴力的生態與動力」(上) 受暴者有保障,施

(一)家暴事件

婦人六十多歲,妹妹陪同前來,她們說是法官建議來諮商的,不過先生不可能來,因此她們先過來看看。

婦人不知從何講起,總之是家庭暴力,近年先生懷疑她討客兄,也監看手機與外出,兩人常常吵架,最後先生揮拳,讓她多處重傷,後遺症不斷。不僅如此,先生講難聽話精神轟炸,還強迫發生性行為,她受不了時會躲到樓下女兒家,但他又會緊追不捨,在外敲門大聲嚷嚷,搞得左鄰右舍都知道,屢次報警。她的妹妹在旁補充:「都是真的,這個男人就是這麼誇張,我已經不當他是姊夫。好幾次都是我過去救她的。」

「嗯…」我等她們連珠砲說完,蠻長的,她的恐懼可以想像,不過氣氛倒比較像是在陳述:〔我們說的都是真的〕。也許有些人會說是妻子的問題,無法滿足先生,所以她想從專業這兒確認看法。

「沒有這回事,沒有什麼叫做應該的…那你怎麼可以忍受這麼久?」我問,家暴是事實,依法律行動吧,先保護人身安全再談諮商。

「我以為,只要忍讓,先生終有一天會懂,而且家醜不可外揚,另外,我不希望離婚後小孩覺得沒有爸爸媽媽…」很傳統的觀念,不過她的小孩其實已經三十多歲而且成家。「了解,所以你還不想走法律途徑是嗎?」我歸納她的猶豫。

「我是一直跟她說,早要離婚了她都不聽…」她妹妹打岔說。

孩子們長大後都搬出去住了,有些距離,但大女兒一家就住樓下。「子女們知道這些事嗎?」我問。

「知道,都不想管,我也不想打擾他們生活。」她說,「我是想離婚的,但又很怕他會暴衝,干擾到兒女還有鄰居。」比較起來,她比她妹妹冷靜許多。

我詢問現實條件,目前經濟權與房子登記都是她的,先生早些年退休,又中風過,生活孤僻,婦人反而這幾年參加社區活動頻繁,認識很多新朋友。雖然大致猜得出來這中間尚有夫妻互動及男女身心發展議題,然而,就家暴而言,人身保護仍是首要,可訴請保護令,甚至是訴請離婚。

她妹妹又說話了,「被一直打還不走人,我看喔,我姊大概已經被搞瘋了。心理師,你知道嗎,她常常害怕到睡不著,要麼靠精神科給的藥,要麼找我陪她睡…」

我了解,所以更應該有所作為,既然有妹妹這樣的支持者,這婦人怎麼都未行動,我好奇著有什麼我還不知道的嗎,然而時間短也不適合一直問。

我給幾個明確的自保動作(如下),可我覺得這次談話焦點怪怪的,我比較能確定妹妹要她離婚與打官司,但她本人則猶豫不決。她講了很多受苦的事,包括精神與身體的傷,可是她似乎不想離婚。

末了,她想要我打電話給他先生,要他來談話,「改變的人應該是他。可是我講沒用,能不能你們主動要他來。」

「呃…抱歉,我們沒有權力這麼做,這裡的談話是自由的,也是保密的,沒辦法應你的要求喔。不過你可以轉達,心理師說也希望先生來談一談。」我說。

我感覺婦人不是來尋求治療,也沒有想再來的意願,她覺得先生才是問題,她似乎在談話裡獲得是非判斷的支持,態度硬了點,回去會慎重轉告。

「心理師,不好意思喔,講這麼多負面的,你們平常聽這麼多會不會也憂鬱症啊?」她妹妹一邊離開一邊寒暄。

「不會啦,謝謝關心。」我湧起許多複雜的思緒。

 

(二)遇家暴事件的自保動作:

家暴若仍是進行式,人身安全當然是首要,若案主來諮商,除支持情緒外,我會先推法律知識與自保行為。

1.先傾聽,讓案主情緒獲得支持。

2.被打是事實,所以人身安全是首要,針對傷害事實但不對整個家庭作判斷。

3.給予正確觀念並支持,保護自己是正確的。多數案主仍被傳統束縛,EX家醜不可外揚;討論阻礙其中的原因會是什麼,EX害怕他人眼光,七老八老還離婚被閒言閒語。

4.住家若不安全,請案主躲至安全地方,也許親友處或旅館。

5.隨時收集證據,尤其是錄音筆、手機錄音的使用,但過程避免激怒施暴者。

6.可至警察局申請「暫時保護令」。一般保護令需經由法院,費時較久。

7.進入司法,訴請離婚,找律師諮詢。法律是一種手段,可以逼使對方溝通、面對現實,或者就直接離婚(走調解委員會或打官司)。

8.尋求他人支持:

他人支持不能只是精神支持,現實也要有所照應,然施暴者會去騷擾當事人的家人或朋友,是無法避免的風險,這也是求助最困難的地方。表達立場,尋求家人親友同盟,先溝通,不要擔心被叨擾,知會如何應付,如報警、收集證據等。

【諮商小說】「家庭暴力的生態與動力」(上) 受暴者有保障,施圖片來源:網路漫畫「實驗品家庭」

(三)故事裡的蹊蹺

果如預期,結果先生沒有來,打電話去是大女兒接的。

大女兒說父親不需要來,他們會自己解決,也有初步協調了。有結果當然很好,我好奇如何協調、結果怎樣,大女兒卻說了故事的另一部份。

她說『父親打母親沒錯,但其實母親是個控制與掌握欲強的人,我自己的成長、學校、朋友甚至婚後房子也都被決定。早年父親也順從母親的安排,父親負責工作,母親是家庭主婦,掌管金錢支出,東管西管。父親工作返家總被嫌東嫌西,兩人總是吵架,起初父親吵不過母親會躲進房間,後來才演變成動手。父親退休後兩人吵更兇,爭吵時母親都會說:「來呀,你不是很會打,你好膽試試看…」父親氣不過就動手了,母親被打後跑來樓下我家躲起來,父親在門外叫罵。現在父親中風後常待在家休養,仰賴母親照顧,又怪母親不陪他,甚至妄想母親外面有男人。我也是希望兩人離婚,我不想再當中間人,他們的事自己去解決。』

紀錄片「阿鼻」到最後,在兒子催促下,說好也辦好離婚的兩人又再度住回同個屋簷,維持不到幾個月的平和,又再度吵架與家暴。兒子拿著攝影機怒吼兩人,先對父親,「你不知道打人是不對的嗎?你還不承認!?到底有沒有?你媽沒教過你怎麼辦嗎?」,父親很疼兒子,沒有起身對罵,反像鬥敗的公雞,很多話都說不清楚,可是承認了「他真的不知道如何處理這樣的情緒與關係。」;接著兒子又去找母親,質問她「你有沒有想過父親的立場,你一直用你的角度來決定…你有沒有問過他?你不知道他不喜歡妳這樣嗎?他說了好多次你根本不理…你有沒有在乎他?你根本在乎你自己而已…」

兒子把兩個半百老人罵的狗血淋頭,無法反駁,我有點同情這對夫妻,他們沮喪的畫面,大概認為兒子說的有理,也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處理這樣的情緒與關係,從來沒有人教他們怎麼做。最後我了解到,這部紀錄片並不是要描述父母的荒唐,而是一個兒子對雙親的憤怒,控訴著自國小後便名存實亡的童年。父母忙著吵架,沒有善盡責任照護孩子。

孩子才是犧牲者。

 

參考書目:

《阿鼻》,鄒猷新,紀錄片,2011,59min。

【創作聲明】

故事主要彰顯某個人性、心理主題及關係情境。分為兩個形式,〈諮商小說〉人物、背景、情節皆為杜撰,強調某些類型、族群及心理機制的議題而編;〈諮商故事〉則以心理師自身經驗為省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