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人生之根源,所有的生長、成長都奠基於此,但家也可能是傷害人的地方,造成一輩子的陰影。但即使這樣矛盾,家仍然是每個孩子想守護的地方,保護自己的家及家人,也就是保護自己。

「如果沒有我這樣,也許他們就散了。」是所有孩子保護這個家的潛意識。孩子害怕失去家,順著潛意識,乖巧順從、守護或叛逆(代罪羔羊),成功引開父母衝突的注意力。

守護的孩子若不只一個,就成了守護者聯盟,他們分工合作維繫家的表面,但代價卻是自己的成長與內在。

DSCN3854    

守護的故事

學生因為憂鬱症量表分數過高被請來了解,探索壓力源時都沒什麼反應,但問到家庭狀況,她才略醒地回答。

父親打雜沒有正式工作,母親對家一手包辦,她是房仲員,經濟小康。母親人脈與社交關係好,父親看得不是滋味,缺乏安全感,一天到晚扯母親沾花惹草吵架。父親愛吵卻吵不贏,情緒低落沮喪,偶爾惱羞成怒動手打母親,曾有一次,母親摀著鼻子,她們看見鮮紅的液體從右手虎口緩緩流下,「還看,還不快幫媽媽處理!」父親生氣地說。

這些事發生在她小學三年級,姊姊高中一年級,她看見姊姊為安撫失落的父親,主動找父親說話,聽他抱怨與發洩,也替雙方傳話,調停衝突。她們姊妹睡一間,只要父母房傳來爭吵,她就看見姊姊醒來,緊繃地凝神傾聽,準備好隨時過去。

她知道家裡氣氛但不想管,國一她開始越來越晚回家,「在朋友那比較好啊,混時間也可以。」母親管教她反抗,衝突後都向姊姊抱怨。壓力累積的姊姊,有晚突然爆炸,在她凌晨到家後,姊姊直衝掐住她的脖子,大聲怒吼:「你可不可以乖一點啊。我真的很辛苦啊!」接下來的話她聽不清楚了,恐懼與害怕,還有喘不過氣讓她腦袋空白。姊姊哭了,自己打電話請警察幫忙,強迫就醫才知道是憂鬱症。姊姊大學不讀了,一邊休養一邊諮商,她呢?歷經此事也變乖,不再亂跑。

一年後,姊姊決定去日本留學,那是姊姊之前的夢想,在離開前一天她才知道這個訊息,有些驚愕。姊姊說:「這裡就拜託你了。我在日本還是會常常打電話回來。」

她高中二年級,突然被託付,「換她了嗎?」她心想,原本活潑的個性沈靜下來,心裡有說不出的重量。

換她聆聽雙方的抱怨,母親怨嘆、父親自卑退縮,承受這些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變得空空、無感,只在雙方衝突的危機時刻跳起來就好。「為什麼還要在乎呢?」我問。她就是怕家裡解體,即使已經20歲,還是常常下不了決定。

這些年,父母關係和緩多了,分居後各有各的生活圈,他們雖是老樣子,但她卻沒有比較輕鬆。她的生活越來越無趣,常感到莫名壓力,有負面思考卻不知道內容是什麼。

她曾說給朋友聽,她們幫她打抱不平父親的無能,沒想到她反而生氣,說朋友不該說父親壞話,她自己都覺得奇怪,不知道怎麼了。她感覺這個家只是維持住而已,父母的關係並沒有變好。 

問題不在孩子與父母的對立

這是我整理出來的故事。

她本人有問有答,但無法敘述一個故事,她的姊姊還在日本,預估還要一年半才回來,雖與姊姊常通電話,但也不是太重要的支持。去年她交了男友,但這種事對方也不能幫忙,生活一樣無感無趣,最近自己看破很多,反覺得同學們天真樂觀,不曉得如何親近。

諮商能幹什麼她也不知道,姊姊接受諮商後決定追尋自我,她能這樣做嗎,後面沒有人承接了啊。 

這個孩子從無感走向守護,姊姊從守護走向離家〈備註〉

諮商的方向不在鼓勵孩子與父母的對立,不是切斷與家裡的連結,而是先順著她的邏輯走,在現實生活處理家庭議題,孩子想保護父母,那就順著走吧,問她之前保護成功的經驗,如何做到的,接著討論關於保護的新思維,並從中發展具創造性的行動。改變所處的情境,就能接回自我概念,同時引發其他可能性。

我們開始討論,怎樣可以讓她掌握她的情境,掌握他父母的性格表現、情緒引爆點、行為模式,讓她可以在當溝通管道時引君入甕,灌輸新的觀點,達到她想要的和諧。這是用成人的觀點參與,而不是孩子的身份,與家庭分離但保持聯繫,再帶入自我發展。

〈備註〉參閱我的觀察,【諮商信念】處於家庭問題下的孩子:3種內心衝突。

【創作聲明】

故事主要彰顯某個人性、心理主題及關係情境。分為兩個形式,〈諮商小說〉人物、背景、情節皆為杜撰,強調某些類型、族群及心理機制的議題而編;〈諮商故事〉為心理師所經歷的自省或經驗,其中案主故事亦經過改寫,但若大量使用案主故事,則另會加註〈已徵求案主同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仁廷心理師 的頭像
    林仁廷心理師

    林仁廷心理師的社會心理講義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