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神速進展,資訊如大江大海,東西多到太不確定了,變成要先確定什麼才敢去試試看
迫使專業不再是坐等上門,而必須促銷自己,展現「我有專業、我在這裡」
個人品牌的塑造,「個人私生活+專業展現」成為一種趨勢
【心理師生存指南】用私生活塑造個人品牌(人設)
以前讀諮商理論時講到「心理師在諮商關係中的角色」,他是透明像鏡子會反射的形象
主要焦點是案主,所有互動素材也需來自案主本身,如果心理師有回應,必有促發諮商進展的功能
有兩種狀況,心理師的個人感受會稍微現身
 
一、「自我揭露」
心理師分享個人故事,類似拋磚引玉鼓舞案主
使其普同化,讓案主知道面對困境時每個人都會有脆弱反應
 
二、覺察移情/反移情線索
要深入,諮商關係必有移情,心理師做為被投射的白板,移情現身,並使用這些冒出來的線索成為治療。
心理師要成為「被投射的白板」,當然是越白越好,案主才能不受限地勾起他的經驗,重現過去隱藏的情感
這裡的「白」,是心理師的故事、形象、背景、性格不必明顯,是透明像鏡子會反射的形象。
打個比方,投影機要投射在平面白牆上,牆壁不是重點,如果是凹凸不平、五顏六色,那投出來的畫面就不清楚了。
因此心理師必須神秘,你可以懂他的行事風格,但不會真的認識他。類似醫療行為,一般也不會認識醫生,重點在醫術和醫德。
 
近代諮商顛覆了過去
網路神速進展,資訊如大江大海,東西多到太不確定了,變成要先確定什麼才敢去試試看
民眾想先認識醫師或心理師,從他的粉絲頁開始,看看他的日常生活,從他是誰的第一印象中決定是否相信他的技術
現在選擇何其多,迫使專業不再是坐等上門,而必須促銷自己,展現「我有專業、我在這裡」
如果恪守過去讓心理師很神秘,大概就是佛系經營了,有緣自是個案。
於是心理師們百家爭鳴出現粉絲頁,各展特色
先是淺白的專業解釋
接著是個人日常、個人興趣,甚至延伸出他的家庭寫照
就像是「全台第一個梗圖心理師」,梗圖是生活、心理師是工作,但看起來似乎很特別
個人品牌的塑造,「個人私生活+專業展現」成為一種趨勢
沒有要評論此現象,只是紀錄一下這種轉變
我非常晚期才用FB跟LINE,本來覺得不該跟專業混在一起,結果現在用的很兇
我的初衷很清楚,希望分享我所知道的專業資訊,讓它日常化可吸收,並傳承下去,不必付費。心理衛生知識的普及,可以讓人們少走冤望路,小傷自己處理或找人幫忙,大傷才找專業協助,而且有基本常識的案主來諮商效果更好。
我自認我能觀察與抓取心靈的許多眉角,並整理成系統化且淺白的譬喻,我這麼厲害若太少人知道有天我卻死去,真是太可惜了。
2004年電影《功夫》上映,片尾一句「想學啊?我教你」給了我啟發,後來就這樣決定開粉絲頁留點東西,簡單諮詢也來者不拒,沒有名聲沒關係,好像梵谷也這樣,掛了之後會更值錢吧。(後來諮詢服務需要小收費,實在是早期的熱誠被辜負殆盡了)
現代心理師的挑戰是,諮商室內外界線會越來越不明顯,尤其要自創品牌的,你不再是單純的專業角色,你是助人者、是你自己的品牌,混成有你自己名字的專業心理師。
會不會角色多重混淆?會不會治療上有干擾?還用問,一定會啊。
但不是心理師宣傳的議題個人品牌的,現實/真實也已經是這樣了,一人多工多重身份
醫師也是啊,無論如何都會往那個方向前進了,我想助人者也是
不管你同不同意,它就是正在發生
我沒有要評論,也沒有答案建議
這是每個心理師需要想一想的,在強調個人品牌的時代,你要價值與界線要如何安放,又是為什麼
想想
想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