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話怎麼來的?它讓你本來以為是A,卻在結果被轉向B(而且也說得通),同時知道那是語言遊戲,你不自覺會心一笑,沒有壓力。

引發笑點的心理歷程叫做「認知扭轉」或「認知轉彎(Turn)」。

我個人覺得很棒的人物典範是藝人吳宗憲,多數時候是轉了很多彎又令人好笑的臨場功力,但少數會取笑他人則不太好。看了本文後,可以再確認看看這個笑話的點怎麼製造。

本文同步刊登:關鍵評論網2019.7.14. 活用這幾種「認知扭轉」,你也能輕鬆戳中別人的笑點

best-friends-coffee-shop_329181-8510.jpg

一、笑話,是來自認知的突然扭轉

你會講笑話嗎?講笑話能轉換氣氛、拉近彼此關係,即使講錯了也可自我嘲諷,還是有親切幽默的效果。

笑話怎麼來的?它讓你本來以為是A,卻在結果被轉向B(而且也說得通),同時知道那是語言遊戲,你不自覺會心一笑,沒有壓力。引發笑點的心理歷程叫做「認知扭轉」或「認知轉彎(Turn)」,有時候不只是轉一個彎,是層層套疊的笑話。

#例一:

甲:「聽說你又要翹課?給我記住。」

聽到這,我們原先的認知基模被引發,「翹課」+「給我記住」連結了「衝突的準備」,心頭可能為之緊張。「基模(schema)」類似你在網路搜尋引擎打關鍵字時,打了第一個字,後面自動出現你常用的幾組詞的概念。

全文:「聽說你又要翹課?給我記住…給我記住,你不是一個人戰鬥。」

甲的第二句把前一句翻轉了,你突然頓了一下,緊張變放鬆,為自己剛剛的警報行為笑了。笑話便是製造這種認知轉彎,製造矛盾笑點。基模是文化內建的,所以講與聽的人在相同情境很重要。

研究笑話的心理學,叫做「幽默心理學」,網路可以進一步搜尋相關的研究內容,不過學術語言較多,底下我用自己的經驗與用語來分,讓大家輕鬆進入。

 

二、笑話類型:

笑話主要使用文字/語言結構作鋪陳,可能是幾句話,也可能是一段故事,並輔以其他線索,如肢體動作、當下情境氛圍、內建的刻板印象…底下區分為四類笑話類型。

1.對立面:反義與矛盾

其實就是講反話,前段句子與後段句子是對立的,讓人有被顛覆的感受,而真正的意思是在後段。

#「恭喜你!答.錯.」

#「你長得很耐看,但是我沒耐心看」

#在家養魚的秘訣:「一天灑一次飼料、三天換一次水、七天換一批魚。」

2.多義面:雙關語、意有所指、不完整的語境、譬喻

這類型比較複雜,主要利用「語言的多義與延伸」。例如「譬喻」指的是用一段話來突顯一個東西或一件事,不是直接說,EX:「你無法增加生命長度,只能增加生命寬度,我是說『肚圍』」。

1)雙關語:一個句子有雙面意義,講者視意圖任意切換,如對正在減肥的人講:「你身體要保重啊,我指的是『保持體重』。」

英文裡,甲:「其實我有隱疾。」乙:「I have too.」丙:「You have two?」 中文裡則有同語音但不同語意與字形的雙關語。

2)不完整的語境:模糊語意,等同話講一半,留下多樣語義空間,根本不知道要往那邊發展。

#例二:

甲:「你都用哪隻手擦屁股?」

乙:「右手啊,怎麼了?」

甲:「喔,沒事。我都是拿衛生紙擦。」

3)意有所指:反諷居多

EX:「志玲姊姊一結婚,總統候選人關注盡失,在我國,別人結婚94干我們的事!」此段話出自FB《眼球中央電視台》,他們報導新聞幾乎都是用反話,其實是種嘲諷。反諷也很好笑,境界很多,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3.唐突面:完全不相關的也能連,算是冷笑話

常見早餐店冷飲杯上的笑話,如:#例三

「三分熟的牛排跟五分熟的牛排見面了為何都不說話呢?」

答一:「因為他們都不熟。」

答二:「因為牛排不會說話。」

答一運用了語言的多義,前段的「熟」是物理性的,「不熟」同時涉及物理性與社會性。答二則完全翻轉基模,你以為是冷笑話,其實是冷知識,牛排本來就不會說話啊。冷笑話會覺得好笑,反而是因為笑話本身爛透了而讓人覺得荒謬。

#例四,跟情境有關的即時發揮:

「老師,我有一個問題…」在研究生小組上一位學生發問。

「你問!」

「嗯,等下晚餐吃什麼?」

4.禁忌面:性的笑話

#例五

「餅乾是公的還是母的?」

「母的。」「為什麼?」

「因為她有屑屑(穴穴)。」

這種笑話好笑,是因為被「禁忌」加持了,抬面下不可說的被點出來,彼此心知肚明,你會笑表示你也聽的懂啊。這類笑話主要在閨房情趣、男女性癥等。

 

三、掌握當下情境的立體笑話

前述笑話類型多是文字型態,寫笑話用的,但其實最好笑的笑話是配合「情境」演出 ,當講的人與聽的人都身處其中,笑話就是立體的。

#例六:早餐店點飲料(真實故事)

有一天,我跟朋友到早餐店,朋友迅速地點了奶茶,我則因為看見他們推出不同的風味咖啡就很有興致地問:「什麼是海鹽咖啡?喔,原來如此,那什麼是夏威夷咖啡?喔~那皇家咖啡又是什麼?」

「瞭解了,謝謝」我說。

「給我一杯豆漿就好」我說。

我的朋友笑出來,說我在鬧對方。我說沒有啊,就聽完後完全沒興趣。

這個笑話也有文字版,但請大家想像一下,變成日常生活的情境與動作時,你就身處其境,是不是更好笑?立體笑話需要掌握當下情境,臨場發揮,也是幽默、增進人際互動的一種。來看底下的元素:

1.情境的掌握:

當下情境是什麼,哪些可以取材並塑造出一個笑話的引導?

#例七:比賽結束後

主持人:「比賽結束了,大家都還是朋友,好感人的畫面,在這個溫馨的時刻…(突然從歡呼動作變成冷面)…我要來進行輸家的嚴厲處罰。」

這裡笑點是主持人打斷了原本高漲的慶祝情緒,氣氛轉換了,觀者認知被扭轉而好笑,但對輸家就不好笑了,被澆了冷水。

情境就地取材,塑造一個朝向某方向的認知情境(往A去),但最後卻是焦點轉移(往對立面的B),這個動作叫鋪梗,也可用「講故事形式」進行。臨場發揮則運用了講者的表情、動作與地位來製造效果,同時判斷聽者的背景、彼此關係,以決定該怎麼說、怎麼表演才有效果。

#例八:咖啡廳裡

客人:「ㄟ你們咖啡裡有蒼蠅!」

服務生答一:「喔,別擔心,牠喝不了多少的。」

服務生答二:「喔,別擔心,牠應該已經被燙死了。」

這只是笑話,顯示某種荒謬,而不是在真實的情境裡講,否則會被打死。情境判斷很重要,若講者是服務生,千萬不能趁勢開玩笑,不同情境與對象,語句的語意也會不同,EX:「我要摸你屁股囉!」在一般場合是性騷擾,但在閨房裡則是樂趣。

2.部分真實:

已知的概念或真實的事才會發揮基模效果,自動連結某一件事,已知概念或真實就是我們常用的「時事梗」,講笑話需引用部分真實做轉化,導到我們想表達的真正意思。

#例九:

甲:「老王,為什麼你大兒子是留美經濟碩士,女兒是台大畢業高材生,而你小兒子是小偷,但你卻特別偏愛你小兒子呢?」

乙:「唉,因為,現在也只有他在賺錢啊。」

這段笑話用了一個故事/情境講某社會現實,在笑的同時心有戚戚焉。

3.嘲諷要朝向自己,而不是取笑別人(幽默的用意)

有時候我們會拿別人的事當成梗使用,當作笑話的元素,如當別人口誤說錯話,我們可能會拿來放大、強調,EX:「你剛剛說『花轟』?是什麼花?」,雖然也算笑話,但很接近取笑的邊緣,如果關係不錯就可以,若沒有把握,就以虧自己為主吧,這是最安全的作法。EX:一個接受自己是內向、不善交際的人,在會議上大家都推卸責任時,突然說:「好吧,既然沒有人願意,那我來當公關組好了。」這也是一個對立面的笑話,幽默是接納自己,讓別人也能放鬆大笑。

4.小心不要進入歧視

#例十:

甲:「要怎樣才能交到女朋友啊?」

乙:「如果你長大後是一個好男孩的話,你就會得到一個喔。」

甲:「那,如果我不是的話呢?」

乙:「那你就會得到很多個。」

如同禁忌面的笑話一樣,越多羶腥色與取笑別人的八卦,刺激越大當然反應也越大,確實效果越好,如刻板印象、貼標籤、黃腔,但這就脫離了幽默的本質,請特別留意。

 

取笑與講笑不同,講笑是需要學習的,找到情境裡可以發揮卻不傷大雅的點很重要,記得多幽自己一默,EX:「夏天我喜歡去銀行,一則喜歡去吹冷氣,一則是去看存簿餘額,肉體和心靈一下子都涼快許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仁廷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