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家裡老大,她童年一直沒有感受被愛,並不是說她的父母怎麼了,而是她沒有「家」的感覺。她感覺人生好像就是這樣,學業、職業、責任,一個人生活很悶。
當年齡再大一些,在社會跌跌撞撞也久了,人會興起「回家」的念頭,畢竟跟社會比起來(程度負8),家人關係(程度負5)似乎還好一點(好吧不一定),而且「血緣」是一種信念,期待無條件被接納的關係。可是一回家,與父母的關係還是跟童年一樣,完全沒有變,壓抑、責任、被指責,難得想重新來過,沒想到還是不知道怎辦才好。
『過去不知道怎麼回去,未來不知道怎麼前進,現在不知道怎麼獨處。』憂鬱症不是突然天上掉下來的,是壓抑與無助慢慢累積成的。
「離家與回家」的人生之路
她是家裡老大,她童年一直沒有感受被愛,並不是說她的父母怎麼了,而是她沒有「家」的感覺。她感覺人生好像就是這樣,學業、職業、責任,一個人生活很悶。
高中時認識的世界多了,性格外向的她懂得社會人際規則,談了初戀,覺得同齡男生很幼稚,第二次戀愛對象比她大九歲,管她管得很嚴。
她讀大學故意離開家,到繁華的台北,她打工自給自足,不依靠父母。台北花花世界,接觸更多朋友,她開了眼界,也交了第三、四任男朋友。她說感情是尋求被照顧的感覺,也盡力演好女朋友的角色,然而不知道為什麼每一段都受傷收場,被劈腿、被指責,她覺得很累。
畢業後她突然覺得父母老了,該回家多多關心他們,但是她不知道怎麼相處,父母依然碎念、不懂她,她覺得更累,以留在台北工作的理由少回家。
一個人很累很悶,她不知道該怎麼做了,也沒有興趣想未來的事,鬱鬱寡歡。再過幾個月,終於去了身心科,醫生說她是憂鬱症。
這是一段「離家與回家」的人生之路,每個人都經歷過,如果家不能回,最後是無路可走。
補償作用
我大學時的社團同學,他大一的時候體型圓滾滾,因為喜歡吃零食。他曾告訴我愛吃的原因,因為小時候家裡窮,很難得有點心,尤其是拿到夾心酥時,他跟弟弟都要把餅乾撥開,一片一片慢慢吃,有夾心的那部分更是最後當寶貝吃。我當時聽了,想像那個畫面,覺得好心酸喔,隔天買來夾心酥送他,但他說不用了,他現在有打工可以自己買,所以其實都吃很多。
後來我比較不常去社團,聽說他也退社了,兩人再相遇時是大四,他變瘦了。我問怎麼了,他說有很大的原因是,他不再吃零食了,尤其是夾心酥。
「夾心酥不是你童年的最愛嗎?」我疑惑地問。
「可是我吃夠了。」他說。
這便是補償作用的一種。
我們成人後會去彌補、修復童年所欠缺或失去的(包括創傷),這裡雖以食物做例子,但心理層次的愛與被愛、關係、成就、讚美、被認同也都會如此影響成人之後的行為選擇。
直到夠了為止,真正的自由/自主才開始。
當童年沒有感受到被愛,在壓抑的氣氛下長大,加上被強調榜樣與責任,很多孩子提前成熟、過早獨立,他很快適應社會,並且「離家」去社會尋找「家的替代品」。替代關係通常是愛情,女生可能會找年紀大的男生,而男生則是藉著賺大錢成為經濟強者才能交女朋友,然而缺乏情緒覺察與情感教育,受傷收場居多。
當年齡再大一些,在社會跌跌撞撞也久了,人會興起「回家」的念頭,畢竟跟社會比起來(程度負8),家人關係(程度負5)似乎還好一點(好吧不一定),而且「血緣」是一種信念,期待無條件被接納的關係。可是一回家,與父母的關係還是跟童年一樣,完全沒有變,壓抑、責任、被指責,難得想重新來過,沒想到還是不知道怎辦才好。
『過去不知道怎麼回去,未來不知道怎麼前進,現在不知道怎麼獨處。』憂鬱症不是突然天上掉下來的,是壓抑與無助慢慢累積成的。
「如何回應你的過去」
你經歷了很多事,生活真的很不容易,你有很多創傷,缺乏人際之間的信任基礎,儘管人生過程有苦有痛,你最終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歸屬關係。人的生命是一條長河,當你生活終於穩定下來時,過去傷痛所欠缺的會再度現身,要求我們重新面對。那是種自我療癒,只是當初沒有條件處理,現因生活穩定可能可以了,所以它又出現。然我們此刻並不敢確定是不是能處理,於是抗拒、壓抑,產生矛盾,轉成焦慮,之所以情緒起伏大、惡夢連連,都是在提醒我們要去處理它。
不處理確實會影響生活,影響關係的愛與信任,會讓你的伴侶、愛你的人感到要親近你很困難,關係卡住。
如何處理呢?
1.找心理專業協助,治療過去創傷,由他來陪你走過。多數需要長期諮商,從穩定有安全感的關係建立起。
2.自己可以試著做看看的:
(1)告訴自己「不是我的錯」,童年時我們的選擇有限,無論之前如何,請原諒過去自己的所有行為(若有錯也已經付出代價了)。
(2)試著對過去該照顧你的人沒有好好照顧你而生氣,好好憤怒。EX:失職的父母。別忘了你是孩子,他們是大人啊。
(3)接受人生的一切,因為已經發生了,你的人生還是要繼續,我們要選擇共處的方式(至於原不原諒那些人可以自由決定)。
(4)將第1~3點以文字書寫來呈現,以寫信的方式,分別是「寫給過去自己的信」、「寫給過去照顧者的信」及「寫給現在自己的信」。
1.2.可以同時做,如果過程不舒服超過你能接受的,就先暫停。1.2.同時做的時候也要找人從旁支持(EX:找伴侶抱抱,不需任何理由)
這一段「離家與回家」的人生之路不會無解,,是許多人都要面對的,你需要找人討論,有人支持與關注(壓抑的解方),再用更寬廣的角度包納、解釋這一切,最後做些行動,創造屬於自己的「回家之路」。
留言列表